秦誌明書記“一年之期”的軍令狀像一道緊箍咒,牢牢套在了林傑頭上。
二期資金算是看到了曙光,但“醫防融合”這塊硬骨頭,比想象中更難啃。
委裡內部的阻力開始顯現,尤其是涉及到未來可能調整的利益格局,各種消極應對、陽奉陰違的情況多了起來。
林傑召集核心團隊開會,商討“醫防融合”的突破思路。
會上,一個負責信息化的處長抱怨道:“各家醫院都把數據當成命根子,說什麼患者隱私、數據安全,其實就是不想把家底亮出來。連省醫,咱們林主任自己的大本營,這次都推三阻四,說要等統一部署。”
緊接著,另一位分管疾控的副主任接過話:“疾控這邊也難,”“覺得我們是去搶飯碗的,擔心以後被邊緣化。基層疾控人員待遇本來就低,積極性不高。”
王鑫氣得直拍桌子:“這都什麼時候了!秦書記等著看成果,他們還在這裡打自己的小算盤!”
林傑一直沉默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劃著。
他知道,光靠行政命令壓下去,即使一時奏效,也會留下隱患,無法持久。
林傑終於開口,打斷了眾人的抱怨。“光我們在這裡關起門來吵沒用。得讓決策層,讓那些手握資金和政策的領導,真正理解‘醫防融合’不是我們衛健委沒事找事,而是勢在必行,是花小錢省大錢、惠及長遠民生的事情。”
“怎麼讓他們理解?再去彙報一次ppt?”王鑫問。
“這次,不止ppt。”林傑說,“我們要帶他們看和聽。”
幾天後,一場特殊的“醫防融合”專題研討會在省政府常務會議室召開。
與會者除了相關省領導、廳局負責人,還多了幾位“特殊”的列席代表。
會議開始,林傑沒有直接講方案,而是先播放了一段精心製作的短片。
畫麵裡,是基層疾控人員冒著嚴寒酷暑進行流調、采樣的真實記錄;
是社區醫生拿著紙質檔案,艱難地管理著數百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日常;
是醫院門診裡人滿為患,醫生疲於應付常見病、多發病的場景。
畫麵樸實,卻充滿力量。
短片結束,林傑走到台前,語氣沉痛的說:“各位領導,剛才大家看到的,是我們醫療衛生體係‘防’與‘治’脫節的縮影。疾控的預警難以直接轉化為醫院的精準乾預,醫院的大量診療數據無法有效反饋指導社區的預防。這種割裂,導致我們像救火隊,哪裡起火撲哪裡,疲於奔命,成本高昂,效果卻事倍功半。”
他切換ppt,展示了基於前期試點數據的分析:“如果我們能打通‘醫’和‘防’,比如,將醫院診斷的高血壓患者信息,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無縫對接到社區健康管理係統,由社區醫生進行持續的隨訪、用藥指導和生活方式乾預,會發生什麼?”
他展示了一組對比數據:“在我們初步試點的一個街道,通過這種模式,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製達標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腦卒中、心梗等嚴重並發症的住院率下降了百分之十五。僅僅這一個街道,一年預估能為醫保節約資金超過百萬元,這還不算患者家庭因避免大病帶來的巨大經濟和精神負擔。”
數據直觀,衝擊力強。
幾位領導開始低聲交換意見。
這時,林傑示意工作人員:“下麵,我們請幾位來自一線的同誌,談談他們的感受。”
首先發言的是一位來自偏遠縣疾控中心的中年科長,他皮膚黝黑,手指粗糙,說話帶著濃重的口音,有些緊張,但眼神懇切:“領導們好,我是柳河縣疾控的老趙。我們那地方,山多,人散。以前發現個傳染病苗頭,等我們把信息層層報上去,再等上麵指示下來,黃花菜都涼了。要是醫院的診斷信息能早點跟我們聯通,我們就能更快地找到密切接觸者,劃定風險區域,說不定就能把疫情捂在最小的範圍裡。我們不怕跑斷腿,就怕信息不通,白跑啊!”
他的話樸實無華,卻道出了基層最真實的困境和渴望。
接著是一位戴著老花鏡、頭發花白的社區全科醫生王阿姨,她拿著一個厚厚的、邊角都磨破了的隨訪本:“我管著社區裡三百多個慢病老人。很多老人記性不好,吃藥不規範,血壓血糖控製得一塌糊塗。等難受得不行了再去大醫院,往往就是大病了。要是能早點知道他們在醫院看了啥病,用了啥藥,我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去提醒、去幫忙。現在全靠這本子和兩條腿,太難了……”
她說著,聲音有些哽咽。會場一片寂靜。
最後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由女兒推著進來的。老人中風偏癱,說話不太利索,女兒代他發言,聲音帶著哭腔:“我爸就是高血壓沒管好,突然就中風了。現在這樣,他自己受罪,我們全家也跟著拖垮了。要是……要是早有人能經常提醒他吃藥,管著他少吃鹽,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真實的案例,真摯的情感,讓在場的所有官員動容。
數據和模型是冰冷的,但這些來自一線和患者的聲音,卻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
林傑適時地總結,語氣凝重的說:“各位領導,‘醫防融合’不是為了技術而技術,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它關乎的是無數個‘老趙’能否更有效地工作,關乎的是無數個‘王阿姨’能否減輕負擔、提升服務,更關乎的是無數個家庭能否避免像這位老人一樣的悲劇!這背後,是健康,是生命,是千家萬戶的安寧!”
他環視全場,繼續說:“投入‘醫防融合’,短期內看是增加了協調成本和信息化投入,但長遠看,它提升的是整個醫療衛生體係的運行效率,節約的是巨額的醫保基金和社會成本,換來的是人民群眾更高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這筆賬,無論是經濟賬,還是民生賬、政治賬,都值得算,都必須算!”
會議室內安靜了片刻,隨即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劉副省長摘下眼鏡,揉了揉眼角,對旁邊的秦誌明低聲說:“書記,看來這‘醫防融合’,不搞不行啊。這不僅僅是衛生部門的事,更是關乎民生福祉和社會穩定的大事。”
秦誌明書記微微點頭,目光深邃地看著林傑,以及那幾位來自基層的代表。
會後,林傑送走各位代表,王鑫興奮地跑過來:“主任,這次效果太好了!我看領導們都被打動了!”
林傑臉上卻沒有太多喜色,他望著窗外,沉聲道:“打動歸打動,真正的難題,現在才開始。數據壁壘、利益藩籬,哪一塊是那麼容易打破的?”
他轉過頭,對王鑫吩咐道:“通知技術團隊,把‘聯邦學習’那個方案的論證再加快!光有領導和群眾的認可還不夠,我們得拿出能落地的、能破解‘數據孤島’的技術鑰匙!”
王鑫收斂了笑容,鄭重地點點頭:“明白!”
接下來要攻克的技術和利益堡壘,又該從哪裡尋找突破口呢?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