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辦公室裡的那番談話,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壓在林傑心裡。周海峰讓他不要再插手,把後續調查交給上麵處理,話裡的擔憂和警告他都懂。但躺在床上,一閉眼,就是那幾張發黃的藥單,還有“維庫溴銨”和“葡萄糖酸鈣”那幾個刺眼的字。
蘇曉萌對腎上腺素的微弱反應,王濤那個蹊蹺的鈣劑醫囑,李為民在麻醉科的背景……這些碎片在他腦子裡打轉,拚湊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如果這真是一場精心偽裝的謀殺,那僅僅揪出王濤和李為民就夠了嗎?他們背後那條提供“彈藥”的線,是不是還安然無恙?
第二天上班,林傑儘量讓自己看起來和往常一樣。查房,寫病曆,處理急診病人。但眼神總是不自覺地往行政樓方向瞟。
快中午的時候,機會來了。急診科需要補充幾種不常用的搶救藥,藥房說庫存不足,讓科室派人自己去庫房找找看,確認有沒有遺漏。這種跑腿的活兒,平時都是讓小護士或者實習生去,但今天劉斌剛開口喊人,林傑就站了起來。
“劉哥,我去吧,正好活動活動。”林傑說著,拿起申請單就往外走。
劉斌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也沒多說,點了點頭。
藥劑科的核心庫房在醫院後勤樓的地下一層,陰涼,乾燥,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藥味。巨大的金屬貨架一排排矗立著,上麵分類擺放著各種藥品和耗材。
管理庫房的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師傅,姓吳,正戴著老花鏡在門口的小桌子上核對出庫單。看到林傑進來,抬了抬眼皮。
“急診科的?領什麼藥?”吳師傅語氣平淡,帶著點長年累月待在這種環境裡的沉悶。
“吳師傅,不是領藥,是核對一下這幾種藥的庫存,藥房說沒了,讓我們來看看是不是漏記了。”林傑把申請單遞過去,語氣客氣。
吳師傅接過單子看了看,嘟囔了一句:“這些藥平時用得少,估計是真沒了。”不過他還是站起身,帶著林傑往裡走。
林傑跟在他身後,目光快速掃過貨架上的標簽。他來這裡,核對藥品是次要的,主要是想看看有沒有機會接觸到更核心的東西——藥品的入庫記錄,特彆是三年期左右的老檔案。
庫房很大,走到最裡麵,有一個用玻璃隔出來的小辦公室,裡麵放著電腦和幾個厚重的文件夾。林傑瞥見靠牆放著一個老式的木質檔案櫃,上麵貼著“曆年入庫登記”的標簽。
他的心跳稍微快了一些。
吳師傅在幾個貨架前找了找,果然沒找到那幾種藥。“看吧,就說沒了。等下一批采購吧。”
“行,謝謝吳師傅。”林傑道了謝,卻沒有立刻離開,目光落在那個檔案櫃上,裝作隨意地問道:“吳師傅,咱們這些入庫記錄都保存多久啊?”
吳師傅走回小辦公室,端起搪瓷杯喝了口水:“按規定是長期保存。不過地方小,太老的都打包存到彆處去了。怎麼,你要查東西?”
“哦,沒什麼,就是隨便問問。”林傑笑了笑,掩飾道,“以前實習的時候,帶教老師讓我們查過資料,覺得你們這記錄挺全的。”
吳師傅“嗯”了一聲,沒太在意,繼續核對他的單子。
林傑知道不能久留,引起懷疑就麻煩了。他正準備離開,目光掃過吳師傅桌角壓著的一本通訊錄,上麵有個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陳永貴病案室)。
老陳?病案室那個管理員?
一個念頭閃過。老陳能私下留存他覺得重要的病曆複印件,那在藥劑科,會不會也有類似的人,或者類似的漏洞?
他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再次向吳師傅道謝,離開了庫房。
回到急診科,林傑心裡有了個模糊的計劃。直接去查入庫記錄風險太大,周海峰那邊暫時也沒有消息。他需要另一個突破口。
下班後,他沒有回宿舍,而是繞到了醫院後門那條小巷子裡的麵館。正是飯點,麵館裡人不少,熱氣騰騰。他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點了一碗牛肉麵。
吃了沒幾口,一個人在他對麵坐了下來。
是蘇琳。她穿著便裝,圍著圍巾,臉頰被冷風吹得有點紅。
“這麼巧?”林傑有些意外。
“不巧。”蘇琳拿起桌上的菜單看了看,“給你發信息你沒回,猜你可能會來這裡。”
林傑這才想起,下午忙,手機調了靜音一直沒看。他掏出手機,果然有蘇琳的未讀信息。
“有什麼事?”林傑壓低聲音。
“你先說。”蘇琳放下菜單,看著他,“你看完藥單了,對吧?院長不讓你查了?”
林傑不得不佩服蘇琳的敏銳。他點了點頭,把發現鈣劑和肌鬆藥可能相互作用的情況,以及院長的警告,簡單說了一下。
蘇琳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劃著桌麵上的水漬。等林傑說完,她沉默了一會兒。
“院長的顧慮是對的。張洪斌沒倒,你現在衝得太猛,容易成為靶子。”她抬起頭,眼神清亮,“但藥單這條線,不能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知道。但我現在接觸不到更核心的東西,比如當時的藥品批號,入庫記錄。”
“批號……”蘇琳重複了一遍,若有所思,“我記得,你之前說過,手術用的是頭孢曲鬆鈉,批號是cja17?”
林傑一愣,他沒想到蘇琳記得這麼清楚。“對,病曆上是這麼記錄的。”
“這個批號,我記得。”蘇琳的聲音更低了,“曉萌出事後的那段時間,我像瘋了一樣查各種資料。有一次,我在醫務科翻看過去的藥事管理委員會會議紀要,好像看到過關於這個批次藥品的討論……印象不深了,好像有點問題。”
林傑的心猛地提了起來。“會議紀要在哪裡?”
“應該在醫務科的檔案櫃,或者……可能在周明主任那裡?”蘇琳也不太確定,“那是三年前的東西了,不好找。”
“隻要有就好。”林傑看到了希望。藥事管理委員會的會議紀要,屬於內部文件,但比起直接去藥劑科查入庫記錄,通過醫務科這邊接觸,相對更“名正言順”一些。
“我試試看能不能找到。”蘇琳說,“但你得答應我,就算找到了什麼,也彆輕舉妄動。張洪斌在衛生廳經營那麼多年,醫院裡不知道還有多少眼睛。”
“我明白。”林傑看著蘇琳,心裡有些感動。她知道風險,但還是選擇幫他。
麵來了,兩人低頭吃麵,沒再談論這個話題。但彼此都知道,一條新的調查路徑,已經悄然開啟。
接下來的兩天,林傑照常工作,耐心等待。他不敢主動去催蘇琳,隻能按捺住內心的焦灼。
第三天下午,林傑剛處理完一個手部外傷的病人,正在洗手,一個小護士跑過來:“林醫生,醫務科蘇乾事讓你去一趟,說有點事。”
林傑心裡一動,關掉水龍頭,擦了擦手。“好,我馬上過去。”
走進醫務科辦公室,隻有蘇琳一個人在。她麵前攤著一些文件,看到林傑進來,使了個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