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帶著人,象征性地又跑了幾個科室,但明顯心不在焉,沒了最初的銳氣。那個被點破與錢衛國關係的王專家,更是全程黑著臉,幾乎一言不發。
下午四點,模擬檢查的反饋會在醫院大會議室召開。院領導班子、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臨床科室主任幾乎全部到齊。會場座無虛席,氣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重頭戲來了。
趙凱坐在主席台正中,努力維持著表麵上的鎮定,但眼神卻難以完全掩飾。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代表檢查組做反饋總結。
他先公式化地肯定了一下省醫在宏觀層麵的一些成績,用語空洞,一帶而過。
然後,話鋒迅速轉向了“存在的問題”。
“……在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方麵,檢查組發現,省醫在某些領域,存在急於求成、基礎不牢的現象。”趙凱的目光掃過台下坐在前排的周海峰和林傑,語氣加重,“特彆是新成立的質管辦,在推行某些創新製度時,存在製度設計不夠嚴謹、流程操作不夠規範、數據支撐略顯薄弱等問題。”
他雖然沒有再直接提“暫停整頓”,但措辭嚴厲,將韓主任吹毛求疵挑出的那些細節問題,逐一列舉,並刻意放大其嚴重性,試圖給與會者留下一個“質管辦工作華而不實、問題重重”的總體印象。
“……比如這個手術視頻點評製度,”趙凱拿起一份材料晃了晃,“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在隨機抽樣、匿名處理、結果運用等關鍵環節,都存在明顯漏洞,容易引發新的矛盾,甚至可能影響醫療隊伍的穩定和團結!我們認為,這項製度需要重新進行嚴格的合規性和風險評估!”
台下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不少科室主任,尤其是外科係的,都露出了各異的神色。有人皺眉,有人若有所思,也有人暗自點頭,顯然對這項觸及他們“傳統領地”的製度抱有疑慮或抵觸。
趙凱看著台下的反應,略顯得意。他就是要利用這種場合,利用專家身份和上級部門的權威,從根本上動搖林傑推行的改革,孤立他,打擊他的威信。
林傑坐在台下,麵色平靜地聽著,手指在筆記本上無意識地劃動著。
他知道,這是趙凱的反撲,試圖在更大範圍內否定他的工作。
趙凱繼續著他的“問題清單”,語氣越來越嚴厲,幾乎將質管辦的工作批得一無是處。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傾聽的周海峰院長,突然拿起麵前的茶杯,不輕不重地往桌上一頓!
“咚!”
一聲悶響,瞬間打斷了趙凱的發言,也讓整個會場陡然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周海峰身上。
周海峰收起臉上的笑容,緩緩起身,並沒有看趙處長,而是麵向台下的全院中層乾部開口說:
“趙處長,各位專家,辛苦了。感謝檢查組為我們指出了這麼多……嗯,細致入微的問題。”
他特意在“細致入微”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帶著明顯的諷刺意味。
“不過,”周海峰話鋒陡然一轉,聲音提高,帶著壓抑的怒火,“聽了半天,我有個疑問!檢查組對我們省醫質管辦工作的評價,是否……有失公允?!”
“有失公允”四個字,他幾乎是擲地有聲地說出來的。
會場一片嘩然!所有人都驚呆了!
周海峰這是……直接硬剛衛生廳的處長?!為了一個林傑,一個質管辦?!
趙凱的臉色瞬間變得難看至極,他看向周海峰,眼神裡充滿了震驚和憤怒:“周院長!你這是什麼意思?!我們檢查組是嚴格按照標準,客觀公正地進行核查!”
“客觀?公正?”周海峰冷笑一聲,目光轉對視著趙凱回複,“趙處長,我尊重廳裡的檢查,也尊重各位專家的勞動。但是,評價工作,總要看主流,看實效吧?”
他拿起林傑準備的那份數據報告,用力拍了拍:“質管辦成立四個月!醫療糾紛下降超過15!患者滿意度提升8個百分點!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這些惠及患者、降低風險的硬邦邦的成績,在檢查組的反饋裡,怎麼就變成了輕描淡寫的一句‘有些效果’,然後就被一大堆雞毛蒜皮、吹毛求疵的所謂‘問題’給淹沒了?!”
周海峰的聲音越來越大:“是!質管辦是新部門,林傑同誌是年輕乾部,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完善,這我們承認!我們也虛心接受一切真誠的、有利於改進工作的批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