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手段……似乎真的走到了儘頭。正麵強攻,對方防禦森嚴,斷尾果斷。收集證據,對方層層設防,難以觸及核心。就算抓到一些邊角料的疑點,在對方強大的關係網和熟練的“切割”技術麵前,也顯得蒼白無力。
難道就這樣僵持下去?等著對方下一次不知從哪個角落射來的冷箭?
林傑的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麵上敲擊著,發出規律的輕響。
他想起周海峰的話,“讓他們知道你不好惹”,“他們現在比你還難受”。
這話有道理,但被動挨打,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必須換個玩法。
他的目光掠過桌上那份骨科報告,又掃過旁邊幾份來自急診科、心內科的青年醫生提交的新技術開展申請報告。這些報告寫得認真,數據詳實,思路清晰,看得出是花了心思的,但在科室初審環節就被以“技術不成熟”、“風險過高”或“資源有限”等理由壓了下來,最終隻是作為備案材料送到了質管辦。
這些年輕醫生,有熱情,有想法,肯鑽研,卻因為資曆淺、沒背景,或者不願意同流合汙,而被排擠在核心資源之外,他們的聲音微弱,他們的才華被埋沒。
一個念頭,如同黑暗中劃過的閃電,瞬間照亮了林傑的腦海。
既然舊的堡壘難以從外部攻破,為什麼不從內部著手,培育新的力量?
盤根錯節的勢力,之所以難以撼動,是因為他們壟斷了資源,把控了話語權,形成了一種穩固的、排他的利益共同體。想要打破這種局麵,光靠揭露和對抗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新的、健康的力量生長起來,逐漸稀釋、乃至取代那些腐朽的部分。
質管辦,監管隻是職能之一,更重要的是引導和建設。
為什麼不能利用這個平台,成為那些被壓抑的、有潛力的年輕醫生和技術骨乾的支撐點?
扶持他們,就是削弱對手。引進新技術,就是打破舊有的、可能藏汙納垢的利益分配模式。
這不正是質管辦“提升醫療質量安全”的題中應有之義嗎?
林傑猛地坐直了身體,眼中多日來的陰霾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銳利而明亮的光芒。
對,就這麼乾!
他不再猶豫,立刻拿起內線電話:“何偉,孫萌,你們進來一下。”
何偉和孫萌很快進來,看到林傑臉上不同於往日的沉鬱,而是帶著一種躍躍欲試的神采,都有些詫異。
“林主任?”
“坐。”林傑指了指對麵的椅子,將桌上那幾份青年醫生的新技術申請報告推到他們麵前,“這幾份報告,你們仔細看了嗎?”
何偉和孫萌互相看了一眼,何偉開口道:“看了,是急診科王鑫醫生關於‘創傷中心綠色通道流程優化’的,心內科劉倩醫生的‘新型抗凝藥在房顫患者中的應用觀察’,還有普外科張斌醫生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技術創新’……寫得都挺紮實,不過好像都在科室層麵被否了。”
“為什麼被否?”林傑問。
孫萌撇撇嘴:“還能為什麼?王醫生那個方案動了急診現有分診和會診流程的蛋糕,涉及好幾個科室協調,阻力大。劉醫生那個,聽說是因為她沒用科裡主推的那種價格更高的進口藥,而是選用了療效類似但價格更低的國產創新藥,觸及了某些人的利益。張醫生嘛……技術是好,但太年輕,上麵有老專家壓著,出不了頭。”
情況和林傑預想的差不多。
“你們覺得,這些方案本身,有價值嗎?”林傑看著他們。
何偉推了推眼鏡,肯定地說:“絕對有價值!王醫生的流程優化如果做成,能顯著縮短嚴重創傷患者的搶救時間。劉醫生的觀察研究很有前瞻性,符合國家鼓勵使用優質國產藥的導向。張醫生的腹腔鏡技術,我看過他的手術視頻,確實比科裡一些老醫生做得還漂亮,隻是缺乏平台展示。”
孫萌也點頭附和:“是啊,可惜了。”
“沒什麼可惜的。”林傑手指點了點那幾份報告,“科室不給他們平台,我們質管辦給!”
何偉和孫萌都愣住了:“我們給?”
“對!”林傑語氣斬釘截鐵,“從今天起,我們質管辦要調整一下工作重心。在履行好監管職責的同時,要拿出主要精力,大力扶持院內那些有真才實學、有創新精神、作風正派的年輕醫生和技術骨乾!幫助他們突破瓶頸,開展新技術,發表成果!”
他看向何偉:“何偉,你立刻以質管辦的名義,起草一個《省人民醫院醫療技術創新與青年人才培養扶持計劃》草案。要點包括:一,設立院內青年創新基金,由質管辦牽頭評審,對有價值的項目給予啟動資金支持;二,建立新技術臨床應用快速審批通道,對於前景好、風險可控的項目,質管辦可以組織專家進行論證,直接向院裡推薦,繞開不必要的科室壁壘;三,定期舉辦青年醫生學術沙龍和技術比武,營造創新氛圍,發現和選拔人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何偉聽得眼睛發亮,連忙拿出筆記本飛快記錄。
“孫萌,”林傑又轉向孫萌,“你負責摸底。把全院四十歲以下,主治及以上職稱,有過硬臨床技術或科研潛力,但目前發展受限的醫生名單拉出來,重點了解他們的專業方向、麵臨的困難和個人意願。記住,要低調,私下進行。”
“明白,林主任!”孫萌也興奮起來,她早就看不慣院裡一些論資排輩、打壓新人的現象。
“另外,”林傑沉吟了一下,“以質管辦的名義,給王鑫、劉倩、張斌他們幾個人發個正式通知,請他們帶著詳細的方案,明天下午來我這裡做個專題彙報。告訴他們,質管辦重視每一位醫生對提升醫療質量的思考和建言。”
“好!”何偉和孫萌齊聲應道,乾勁十足地出去了。
辦公室裡重新安靜下來。林傑走到窗邊,看著樓下院子裡來來往往的白大褂。他知道,這條路並不好走。必然會觸動原有的利益格局,招致更強烈的反撲。錢衛國、乃至他背後的趙凱,絕不會坐視他培植新的勢力。
但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有效、也最根本的破局方法。
不再執著於一時一地的得失,不再與那些藏在暗處的對手糾纏於具體的陰謀詭計。他要做的,是培育土壤,播種種子,讓新的、健康的力量在這家醫院裡生長起來。當這些力量足夠強大的時候,那些盤踞已久的汙穢,自然會失去生存的空間。
這需要時間,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和策略。
但他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