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陳院士。”林傑立刻切入正題,他知道時間寶貴,“我們醫院申報的‘國家重大慢性病防治研究’專項,前期所有技術評審都已高分通過,但在最後的行政審核環節,被省衛生廳以‘團隊構成合理性’和‘區域代表性’存在疑問為由卡住,要求三天內補充論證材料。這個時限根本不可能完成。”
陳院士的眉頭微微皺起:“團隊和區域問題?前期評審專家沒提出異議?”
“沒有!我們的團隊彙聚了院內相關科室的骨乾,區域代表性也完全符合指南要求。”林傑語氣肯定,隨即話鋒一轉,帶著一絲苦澀,“我們懷疑,這可能與省內一些……非學術因素的人事變動有關,有人想借此打壓我們醫院。”
他沒有點名道姓,但意思已經很明顯。
旁邊的中年學者聞言,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陳院士沉默了一下,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敲:“科研項目,首要的是學術價值和技術可行性。行政流程是為學術服務的,不能本末倒置。”
他看向林傑:“你把你們項目的核心亮點,用最簡短的方式跟我說說。我看看值不值得我開這個口。”
機會來了!
林傑精神一振,立刻打開公文包,但他沒有拿出厚厚一摞資料,而是抽出了一份隻有三頁紙的摘要報告和幾張關鍵數據圖表。這是他登機前,要求科團隊必須提煉出來的精華。
“陳院士,請看。”他將摘要雙手遞上,“我們項目的核心優勢在於,構建了一個覆蓋全省基層醫療機構的慢性病實時監測與乾預數據平台模型。與傳統研究不同,我們強調‘防’重於‘治’,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前識彆高危人群,實現精準健康管理。這是第一頁,是我們基於三十萬社區人群隊列構建的風險預測模型,準確率達到85以上……”
陳院士接過摘要,戴好老花鏡,看得很快。
林傑站在一旁,語速不快,但條理極其清晰,重點突出,每一個數據、每一個結論都紮實有據。
他沒有空泛的吹噓,隻講最硬核的技術突破和應用前景。
“……基於這個模型,我們開發了一套適用於基層醫生的簡易篩查和乾預工具,已經在三個試點縣推廣應用,數據顯示,試點區域腦卒中、心梗等急性事件的發生率,在一年內下降了12。”林傑指著最後一張效果對比圖說道。
陳院士放下摘要,抬起頭,目光中多了幾分認可。
他看向旁邊的中年學者:“這個思路,確實有點意思。數據也紮實。”
中年學者也點了點頭:“嗯,把大數據和基層預防結合,切入點很巧,成果也看得見。”
陳院士重新看向林傑,語氣緩和了不少:“項目本身,是很有價值的。你們前期的工作,也確實做得不錯。”
林傑的心提了起來,關鍵的時刻到了。
“不過,”陳院士話鋒一轉,“行政上的事情,比較複雜。我作為一個搞研究的,也不便過多乾涉具體的行政流程。”
林傑的心微微一沉。
但陳院士接著說道:“但是,對於有價值的科研項目,因為非學術原因被擱置,這是對科研資源的浪費,也是對科研人員積極性的打擊。”
他沉吟了一下,對旁邊的中年學者說:“王教授,你回頭以我們專家顧問組的名義,給項目評審辦公室發個文,就說……我們認為江東省醫這個項目,技術路線清晰,前期基礎紮實,建議予以重點關注,確保評審的公平公正。措辭你把握一下。”
那位王教授立刻點頭:“好的,陳老,我明白了。”
林傑瞬間感覺一股熱流湧上心頭!陳院士雖然沒有直接施壓,但這句“建議予以重點關注,確保評審公平公正”,無疑是在表明他的態度!這對於國家層麵的項目評審辦公室來說,分量極重!趙凱在省廳搞的那些小動作,在更高層麵的關注下,很可能就會失效!
“謝謝陳院士!謝謝您!”林傑激動地連聲道謝。
“不用謝我。”陳院士擺了擺手,神色嚴肅,“我是為了項目本身,為了國家的慢性病防治事業。你們回去後,把該補的材料,儘最大努力補上,程序上不要留人口實。”
“是!我們一定做到!”林傑用力點頭。
“好了,你回去吧。我後麵還有個會。”陳院士下了逐客令。
林傑再次鞠躬感謝,然後小心翼翼地退出了辦公室。
走出實驗樓,冰冷的空氣吸入肺中,他卻感覺渾身發熱。
迂回戰術,成功了第一步!
他不敢耽擱,立刻拿出手機,準備給周海峰院長彙報這個好消息。
然而,手機屏幕亮起,卻先彈出了好幾條未讀信息和未接來電提醒,都來自何偉和孫萌。
信息的內容,讓他的心猛地一緊。
“林主任,檢查組今天查得特彆細,揪住我們早期兩份會議紀要的格式問題不放……”
“趙處長親自質疑我們青年醫生扶持計劃的評審標準,說存在‘主觀傾向’……”
“他們要求調閱所有扶持項目的經費使用明細……”
林傑的眼神瞬間冷了下來。
京城的曙光初現,省城的狂風暴雨卻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他深吸一口氣,撥通了周海峰的電話。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