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影燈刺眼的白光籠罩著三號手術間。
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液和電刀灼燒組織的特殊氣味。
林傑站在主刀位,深綠色的手術服包裹著他挺拔的身軀,隻露出一雙沉靜如水的眼睛。
他的對麵,腹腔鏡顯示屏上清晰地展現著患者腹腔內的景象——胰頭部位一個不規則占位,與周圍血管、十二指腸關係密切。
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普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外科手術中最複雜、最考驗主刀醫生技術、耐心和決斷力的手術之一。
手術間裡異常安靜,隻有監護儀規律的滴答聲、麻醉機輕柔的氣流聲,以及器械護士遞送器械時輕微的碰撞聲。
但每個人都清楚,在這間手術室之外,在幾十公裡外的衛生廳觀摩示教室裡,幾十雙眼睛正通過高清直播信號,緊緊盯著這裡的一舉一動。其中,就包括趙凱和那三位虎視眈眈的外省專家。
“手術開始。”林傑的聲音透過口罩傳出,平靜得不帶一絲波瀾,仿佛這隻是一台再普通不過的常規手術。
他伸出手,器械護士將超聲刀精準地拍在他掌心。
觀摩示教室。
巨大的屏幕被分成三塊,分彆顯示著心臟外科、神經外科和普外科的手術實時畫麵。但此刻,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第三塊屏幕上——那個正在進行著最高難度腹腔鏡手術的畫麵。
趙凱坐在第一排正中,身體微微前傾,嘴角掛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他旁邊的馬博士,則拿著一個平板電腦,時不時在上麵記錄著什麼,偶爾和身邊的陳教授低聲交流兩句。
“林主任倒是沉得住氣。”馬博士輕笑一聲,“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關鍵在遊離和吻合。看他這遊離胰頸的角度,是不是有點太激進了?萬一損傷門靜脈……”
他的聲音帶著專家特有的挑剔口吻,像是在進行學術討論,但話裡話外的質疑意味,卻清晰地傳遞給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幾個地市醫院的院長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替屏幕裡的林傑捏了一把汗。
手術室內,林傑對這一切恍若未聞。他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顯示屏和手中的器械上。
超聲刀在他的操控下,像一支精準的畫筆,在複雜的解剖結構中遊走,分離組織,凝閉血管。
動作行雲流水,沒有絲毫拖遝,每一個步驟都清晰、準確。
“吸引器。”林傑簡短地下達指令。
一助立刻將吸引器頭遞到合適的位置,吸除術中產生的煙霧和少量滲血,保持術野清晰。
“ok鉗。”
器械護士迅速將預裝了血管夾的施夾鉗遞上。林傑看準目標,精準夾閉一條供應腫瘤的小血管,“哢噠”一聲輕響,血管應聲而斷,幾乎沒有出血。
示教室裡,原本還有些竊竊私語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
即便是那些對林傑抱有同情或擔憂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屏幕裡展示的手術技巧,堪稱教科書級彆。
那份舉重若輕的從容和精準到毫米的控製力,是做不了假的。
馬博士臉上的笑容稍微收斂了一些,他湊近屏幕,仔細看著林傑處理胰頸後方與門靜脈粘連處的動作,眉頭微微蹙起。這裡是最危險的區域之一,一旦失誤,就是致命性的大出血。
然而,林傑的操作依舊穩定。他采用鈍銳結合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分離著那些纖細的粘連,超聲刀的功率調節得恰到好處,既有效分離組織,又避免了對重要血管的熱損傷。
“漂亮!”示教室裡,一個來自地市醫院的外科主任忍不住低聲讚歎了一句,“這個層麵處理得太乾淨了!”
趙凱瞥了那人一眼,眼神微冷。
馬博士清了清嗓子,再次開口,試圖找回場子:“分離技術是不錯,不過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真正的難點在後麵——消化道重建。特彆是胰腸吻合,是術後胰瘺的高發環節。看他選擇什麼吻合方式了,如果是傳統的端側吻合,胰瘺風險可不低……”
他的話語,再次將眾人的心提了起來。胰瘺,是這類手術最常見也最危險的並發症之一。
手術室內,關鍵的切除步驟已經完成。
腫瘤連同部分胰頭、十二指腸、膽總管下段、部分胃及空腸上段被完整遊離。
接下來,就是最考驗技術的消化道重建環節。
“準備吻合。”林傑的聲音依舊平穩。
他選擇了胰管空腸黏膜對黏膜吻合加胰腸套入式吻合。
這是一種相對複雜但被認為能有效降低胰瘺風險的吻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