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模糊了自己通宵工作的痕跡,將功勞歸為“交流”和“參考”。
上午,李博士收到郵件,看完後目瞪口呆。
他立刻拿著筆記本跑去敲響了孫教授的房門。
半個小時後,孫教授和李博士一起出現在了林傑的房間門口。
孫教授的臉色依舊嚴肅,但眼神複雜了許多。
他看著林傑,沉默了幾秒鐘,才開口:“林醫生,那份分析……你看過了?”
林傑讓開身:“孫教授,李博士,請進。我也是剛粗略看了一下李博士發來的數據,有點不成熟的想法,就順手做了點驗證。”
孫教授走進房間,目光掃過桌上還開著的電腦和旁邊空了的咖啡杯,沒說什麼。
李博士激動地說:“林醫生,你太厲害了!你那個分組方法和統計模型,一下子就把問題搞清楚了!跟我們之前的結果完全相反!”
孫教授咳嗽了一聲,李博士立刻收聲。
孫教授看著林傑,緩緩說道:“林醫生,這次……多謝了。要不是你及時發現數據的問題,我們小組可就鬨大笑話了,也會誤導規範的製定。”
林傑擺擺手,誠懇地說:“孫教授您言重了。我也是團隊一份子,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是應該的。主要是李博士前期數據收集整理工作做得很紮實,給了我很好的基礎。我們算是……共同發現吧。”
聽到這話,孫教授愣了一下,深深地看了林傑一眼。
他原本以為林傑會借此機會炫耀一番,打壓一下他的風頭,沒想到對方如此謙遜,還把功勞分給了他的學生。
李博士更是滿臉感激。
孫教授臉上的線條柔和了一些,他歎了口氣:“後生可畏啊……林醫生,不光是技術,這份胸襟,也難得。以前……可能是我有些先入為主的偏見了。”
這話幾乎等於道歉了。
林傑笑了笑:“孫教授您太客氣了。您們在瓣膜領域的經驗,是我們年輕醫生需要努力學習的。後續規範撰寫,還有很多地方要請您把關。”
“互相學習,共同把規範做好。”孫教授的語氣變得真誠起來。
這件事像一陣風,很快在專家組內部傳開了。
原本一些對林傑持觀望甚至懷疑態度的專家,態度開始轉變。
能通宵幫競爭對手小組解決致命的數據問題,還如此謙遜不居功,這份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讓人不得不服。
連之前說話帶刺的劉主任,再見到林傑時,也難得地主動點了點頭。
楊昌瑉教授在一次小組會議後,特意留下林傑,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林,做得不錯。孫建明那個人,脾氣是臭了點,但是個直性子,有本事的人也傲。你能讓他服氣,不容易。”
林傑隻是笑笑:“楊教授,我隻是做了該做的事。”
梁啟華院士顯然也知道了這件事。在一次全體會議快結束時,他總結發言,特意提到了團隊協作和精神麵貌。
“……我們製定國家標準,不是為了個人名利,是為了推動行業發展,保障患者安全。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求真務實的態度,也要有團結協作的胸襟。最近我看到了一些很好的現象,有的同誌不辭辛苦,默默幫兄弟小組解決關鍵技術問題,而且不居功,不張揚,這很好!這才是我們專家團隊應有的風貌!”
他沒有點名,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林傑。
林傑平靜地坐在那裡,仿佛梁院士表揚的是彆人。
會後,梁院士把林傑叫到一邊,眼中滿是讚賞:“林傑,我沒看錯人。專業過硬,腦子清楚,更難得的是懂得團結人。好好乾,這個平台,能讓你走得更遠。”
“謝謝梁院士,我會繼續努力。”
隨著內部阻力的減少,專家組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
林傑憑借紮實的專業功底和日漸提升的個人威望,在團隊中說話的分量越來越重。
許多技術細節的爭論,往往在他給出分析和數據後,就能很快達成共識。
他不知不覺間,在身邊凝聚起一批認可他能力和為人的中青年專家,形成了他在京城的第一個“基本盤”。
周五晚上,林傑終於有空和蘇琳視頻。
屏幕那頭的蘇琳,背景是陌生的宿舍,牆壁有些斑駁,家具簡單。
“怎麼樣?清源那邊還習慣嗎?”林傑關切地問。
蘇琳笑了笑,眼下有些青黑,但精神看起來還行:“還行,就是比省醫忙多了,病人多,醫生少。不過挺充實的。”
她頓了頓,聲音低了些:“就是宿舍……隔音不太好,樓上晚上有點吵。”
林傑看著她強撐的笑容,心裡一陣抽痛。他知道,實際情況肯定比她說的要艱難。
“照顧好自己,有什麼事隨時給我打電話,或者找王鑫他們。”
“知道啦,你也是,彆太累。”蘇琳看著他,眼神溫柔,“聽說你在專家組乾得風生水起?”
“還好,總算初步站穩了腳跟。”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蘇琳笑了笑,正要再說些什麼,突然視頻那頭傳來一陣劇烈的敲門聲,砰砰作響,還有一個粗魯的男聲隱約傳來。
蘇琳臉色微微一變,匆匆說道:“好像有人敲門,我去看看,先掛了。”
視頻瞬間中斷。
林傑看著退回聊天界麵的手機,眉頭緊緊皺起,心裡升起一股強烈的不安。
清源那邊,到底什麼情況?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