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李忠民在電話裡冰冷的警告,想起趙凱在觀摩會上那幸災樂禍的嘴角。
他知道,如果他留下,這些人或許會暫時鬆一口氣,但絕不會停止他們的所作所為。
省醫的改革可能會停滯,甚至倒退,“青年近衛軍”可能會被逐個擊破,周院長的期望會落空。
那些盤踞在係統內的蛀蟲,會繼續蠶食著國家和患者的利益。
還有清溪,他的根。
鄉親們送錦旗時那熾熱的目光,父母臉上那從未有過的榮光……那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感激,更是對一種改變、一種希望的渴望。如果他留在京城,固然可以在更高層麵為基層呼籲,但那終究隔了一層。
而留在江東,他可以直接參與到這場變革中,親手去改變一些東西。
兩條路,兩種人生,在他腦中激烈地搏殺。
一條是康莊大道,風景秀麗,終點明確,可以攜愛人安穩前行。
一條是荊棘之路,迷霧重重,險阻未知,需要與同伴並肩戰鬥,去清掃路上的障礙。
他想起自己當初為什麼選擇學醫,為什麼在省醫麵對不公時要奮起反抗。
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前程,更是內心深處那份對“公平正義”、對“治病救人”初心的堅守。如果為了個人的安穩和前程,就放棄那些信任他、需要他的人,放棄那片更需要他戰鬥的土地,那他和他曾經鄙視的那些人,又有什麼本質區彆?
“在哪裡更能實現理想?”他曾經這樣回答過蘇琳的問題。
現在,答案似乎越來越清晰,卻也越來越沉重。
他拿起手機,找到蘇琳的號碼,手指懸在撥號鍵上,久久沒有按下。
他該怎麼跟她說?說有一個留在部委的機會,可以讓她結束現在的苦日子?
還是說,他決定放棄這個機會,回到那個旋渦中心,讓她繼續等待,甚至可能繼續麵臨風險?
他最終還是沒有撥出這個電話。
他需要自己先做出決定。
這一夜,林傑房間的燈亮了又滅,滅了又亮。
他時而坐在桌前對著文稿發呆,時而在房間裡踱步,時而站在窗前,透過窗簾的縫隙看著外麵天色由墨黑轉為深藍,再逐漸泛出魚肚白。
煙灰缸裡堆滿了煙蒂,濃茶換了一杯又一杯。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頑強地透過窗簾縫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光斑時,林傑終於停止了踱步。
他站在房間中央,臉上帶著一夜未眠的疲憊,他知道了自己的選擇。
這個選擇,或許不夠聰明,不夠“劃算”,甚至有些“傻”。
但這符合他走過的路,符合他內心最深處的渴望,也符合那些壓在他肩上的、沉甸甸的信任與期望。
他走到洗手間,用冷水狠狠洗了把臉,看著鏡中那個下頜線緊繃的自己。
是時候,去給梁院士一個明確的答複了。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