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民在全省醫療工作大會上暈厥被抬走,趙凱當場被帶走,這消息以驚人的速度在江東省醫療衛生係統內部蔓延開來。
各種版本的傳言和小道消息充斥在每個辦公室、每個食堂角落、每個微信群裡。
“聽說了嗎?李廳長是裝的,想逃避調查!”
“趙凱直接被銬走了,據說涉案金額上億!”
“林傑這次是真狠啊,當著那麼多人的麵,直接把天捅了個窟窿!”
“捅得好!早就該有人治治這幫蛀蟲了!”
“彆高興太早,李忠民背後沒人?我看這事兒沒那麼簡單……”
外麵的風風雨雨,林傑仿佛渾然不覺。
他依舊每天準時出現在省醫常務副院長的辦公室裡,處理著似乎永無止境的日常事務,批閱文件,主持會議,下科室檢查。
隻是,他明顯感覺到,周圍的目光更加複雜了。敬畏有之,疏遠有之,忌憚更有之。
以前還會湊上來套近乎的一些中層乾部,現在遠遠看見他就繞道走,仿佛他身上帶著什麼致命的病毒。
他在等,等一個明確的結果。
三天後,一個普通的周二下午。
林傑正在聽取後勤關於醫院老舊電路改造方案的彙報,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進來的是院辦主任周明,恭敬中夾雜著一絲惶恐。
“林院長,省紀委……來了兩位同誌,想請您過去……配合了解一些情況。”周明的聲音壓得很低,仿佛怕驚擾了什麼。
彙報工作的後勤科長臉色瞬間就白了,緊張地看著林傑。
林傑放下手中的筆,臉色平靜如常,仿佛早有預料。“好,我知道了。”他對著後勤科長點點頭,“方案先放我這裡,我看完再找你。周主任,請紀委的同誌稍等,我馬上就來。”
他整理了一下桌上的文件,鎖好抽屜,這才不慌不忙地站起身。
周明看著他沉穩的背影,心裡暗暗咂舌,這心理素質,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來的是省紀委第三紀檢監察室的兩位乾部,一位是麵容嚴肅的中年人,姓張,是副主任;另一位是較為年輕的記錄員。他們沒有過多寒暄,直接表明了來意:鑒於林傑同誌在公開場合反映的問題涉及重大,省紀委高度重視,經省委主要領導批準,已聯合省審計廳、省公安經偵總隊等部門,成立“11·02”專案組,正式對趙凱、李忠民及相關人員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調查。按照程序,需要向林傑同誌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並調取其所掌握的全部證據材料。
談話地點安排在省醫行政樓一間僻靜的小會議室。
過程嚴謹而高效。
林傑條理清晰地將自己如何發現省醫設備采購、耗材管理中的疑點,如何順藤摸瓜查到“康健科技”和“鼎基公司”,如何通過外圍調查隱約追蹤到資金流向境外,以及最終如何在大會上公開舉報的經過,原原本本做了陳述。
他將早已準備好的、備份了多次的證據u盤,鄭重地交給了張副主任。
“林傑同誌,感謝你的配合和提供的寶貴線索。”張副主任收起記錄本,語氣緩和了些許,“你要有心理準備,這個案子牽扯麵可能很廣,調查過程也許會很長,也會遇到各種阻力。在此期間,希望你堅守崗位,穩定好省醫的大局,同時注意自身安全。”
“我明白,請組織放心,我一定全力配合調查,也會做好本職工作。”林傑站起身,語氣堅定。
送走紀委的同誌,林傑站在辦公室的窗邊,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
專案組的成立,意味著扳機已經扣下,子彈正沿著膛線旋轉飛出。
但這顆子彈最終能擊中目標,還是會半路炸膛,或者被更堅硬的盾牌擋住?他不知道。
李忠民被送往醫院後,一直以“高血壓危象、需要絕對臥床”為由,住在高乾病房,拒絕接受任何探視和詢問,調查一時難以深入。而社會上、係統內,也開始出現一些微妙的聲音。
有人說林傑是“官場異類”,破壞“潛規則”,不顧大局。
有人開始翻林傑的舊賬,質疑他如此年輕擔任要職是否合規,與蘇琳的關係是否涉及“裙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