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傑那道“嚴禁非公務接觸”的通知發布之後,明麵上的“糖衣炮彈”攻勢確實消停了不少,至少,敢再明目張膽往他辦公室和家裡塞東西的人少了。
委裡幾位資深的副主任,見到林傑時,笑容裡的溫度明顯降了幾度。
以前還會客套幾句“林主任年輕有為”,現在多是點點頭,擦肩而過。
偶爾在食堂碰到,他端著餐盤走過去,原本聚在一起低聲議論的某桌人,會默契地停下話題,埋頭吃飯,或者起身離開。
林傑清楚,自己斷了太多人的“財路”和“人情路”。
在很多人看來,他這不是清廉,是“不懂事”,是破壞規矩,是擋了大家的“前程”。
下午,林傑把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製度處處長李誌斌叫到辦公室。
李誌斌五十出頭,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戴著金絲邊眼鏡,是委裡有名的“老機關”,在藥政處待了快十年,對這裡麵的門道清楚得很。
“林主任,您找我?”李誌斌推開門說道。
“李處長,坐。”林傑指了指對麵的椅子,開門見山,“我看了近三年省藥品集中采購的工作總結和數據分析,也調閱了其他幾個兄弟省份的經驗。感覺我們省的采購流程,人為操作的彈性空間還是太大了。”
李誌斌推了推眼鏡回應:“林主任眼光犀利。確實,藥品采購涉及環節多,醫院訴求不一,企業情況複雜,完全剛性操作,有時候也很難滿足臨床急需和一些特殊情況。”
他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承認了問題,又強調了客觀困難。
林傑沒接他這個茬,直接從抽屜裡拿出一份厚厚的材料,推到李誌斌麵前。
“這是我初步梳理的一個思路,關於製定《江東省藥品集中采購實施細則》的構想。你看看。”
李誌斌臉上的笑容微微收斂,拿起材料,快速翻閱起來。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材料裡,林傑明確提出要推行“帶量采購、量價掛鉤、招采合一”的模式。核心要點包括:
一、建立以省為單位的藥品集中采購平台,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全部納入,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
二、明確采購目錄,根據臨床需要和專家評審,確定采購品種和預估采購量,帶量向企業招標。
三、優化評審規則,價格分權重合理提高,同時嚴格質量評審,引入企業信用評價體係。
四、壓縮中間環節,鼓勵生產企業直接投標,減少代理層級,擠掉流通環節的“水分”。
五、合同簽訂、貨款結算、配送管理等環節全程線上操作,留痕追溯,最大限度減少人為乾預。
六、建立嚴格的監督問責機製,對違規操作、不執行集采結果的行為嚴肅處理。
每一條,都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切向現有采購體係中最容易滋生腐敗和灰色地帶的環節。
李誌斌放下材料,沉吟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林主任,這個構想……方向是好的,也符合國家醫改的精神。但是……”
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詞句:“步子是不是邁得有點大?帶量采購,這個‘量’怎麼定?醫院能答應嗎?價格權重提高,質量怎麼保證?還有,那麼多藥品代理商,背後關係盤根錯節,一下子斷了他們的路,反彈會不會太激烈?”
他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直指要害,也是現實中最難啃的骨頭。
林傑看著他說:“問題肯定有,而且很多。但正因為問題多,水渾,才更需要立規矩,把水澄清。我們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
“李處長,你在藥政處多年,情況比我熟。這些問題,我相信你肯定也思考過。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問題一個個擺到桌麵上,找到解決的辦法,把它變成可操作的細則。”
李誌斌沉默了一下,問道:“林主任,這個細則,黨組和高書記那邊……”
“我已經向高書記做過初步彙報。”林傑打斷他,“高書記原則上是支持的,要求我們科學論證,穩妥推進。”
李誌斌眼神閃爍了一下。高衛東支持?
這在他意料之中,但也意味著,如果搞砸了,板子打下來,林傑是首當其衝,他這個具體操刀的處長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