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見會最終在不歡而散的氣氛中結束。
會議沒有達成任何結論,隻有滿地的質疑和幾乎凝成實質的敵意。
與會者紛紛離場,那位“長康藥業”的劉總臨走前,還特意湊過來,皮笑肉不笑地低聲道:“林主任,佩服,真是佩服!年輕氣盛,敢想敢乾!希望……你能一直這麼硬氣下去。”
林傑麵無表情地看著一個個離開,會議室隻剩下他和還在整理記錄的李誌斌。
李誌斌合上筆記本,歎了口氣,走到林傑身邊:“林主任,這會……開得有點僵啊。”
“意料之中。把今天的會議記錄,特彆是反對意見,詳細整理出來。一條都不要漏。”林傑吩咐道。
“好的。”李誌斌點點頭,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林主任,剛才王院長他們說的,雖然難聽,但……也代表了一部分現實。醫院補償機製的問題不解決,光在藥品采購上動刀,阻力確實會非常大。”
林傑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
醫改是個係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
但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在他職權範圍內,先砍掉最不合理、腐敗風險最高的環節。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林傑看著空蕩蕩的會議室,“先把采購的水攪清,後麵的問題,才能看得更清楚,也才好下手。”
李誌斌沒再說什麼,抱著記錄本離開了。
林傑獨自坐在會議室裡,他知道,今天在會上,他看似言辭犀利,邏輯清晰,但實際上,他並沒能說服任何人。
那些反對者,並非不懂道理,而是利益使然。
在巨大的利益麵前,道理往往是蒼白無力的。
接下來的幾天,各種無形的壓力接踵而至。
先是委內風向的微妙變化。
原本一些見麵還會跟他點頭寒暄的處長、副主任,現在遠遠看到他就繞道走,或者假裝沒看見。
去食堂吃飯,他經常一個人占據一張桌子,周圍空出一圈,仿佛他帶著某種瘟疫。
有一次在樓道裡遇到分管規劃信息的錢強副主任,錢強倒是沒避開,反而停下腳步,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林主任,最近風頭很勁啊。聽說你那個采購細則,把天都快捅破了?年輕人,有銳氣是好事,但也得注意方式方法,水至清則無魚嘛。”
林傑淡淡回應:“錢主任,水太渾了,容易淹死人。我隻是想讓大家都在明處遊泳。”
錢強嗬嗬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沒再說什麼,但那眼神裡的意味,林傑讀得懂:看你還能撲騰多久。
更讓林傑心煩的是來自高衛東那邊的沉默。
征求意見會結束後,他按程序向高衛東做了彙報,詳細說明了會上的爭議焦點。
高衛東聽著,偶爾問一兩個細節,但始終沒有明確表態支持還是否定,隻是讓他“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進一步完善細則”。
這種態度,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說明高衛東也在權衡,在觀望。
一把手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委內其他班子成員和處室負責人的站隊。
晚上,林傑加完班回到宿舍,發現蘇琳來了,正在廚房給他熱湯。
“你怎麼過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林傑有些意外,心裡卻是一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