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醫院的行政樓大會議室,下午三點,座無虛席。
全院中層以上乾部,各科室主任、副主任、護士長,能來的都來了。
空氣裡彌漫著一種混雜著好奇、不滿和等著看戲的躁動。
主席台上,院長王博濤坐在正中間,臉上掛著勉強的笑容,左右兩邊分彆是院黨委書記和幾位副院長。
林傑的位置被安排在王博濤的右手邊,一個既顯眼又微妙的位置。
會議開始,王博濤照例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開場白,感謝林主任在百忙之中回“娘家”指導工作,然後話鋒一轉,提到了最近院裡關於分級診療的一些“討論”和“不同聲音”。
“今天呢,正好林主任也在,我們就把一些問題擺在桌麵上,開誠布公地談一談。”王博濤說著,目光掃向台下前排,“馬主任,劉主任,你們幾位不是有很多想法要向林主任彙報嗎?趁著這個機會,大家都聽聽。”
心內科主任馬文山早就按捺不住了,他扶了扶眼鏡,沒拿話筒,聲音洪亮帶著情緒:“林主任,咱們都是老熟人了,打開天窗說亮話!你搞的那個分級診療,我們省醫上下,意見很大!”
他直接開炮:“把我們的病人往下轉,說的輕巧!病人信任的是我們省醫的牌子,是我們這些老家夥的技術!轉到下麵,設備跟不上,醫生經驗不足,出了問題誰負責?還不是要轉回來找我們擦屁股!這不是折騰病人是什麼?”
神經外科的劉一手主任慢悠悠地接過話,語氣更冷:“林主任現在位置高了,考慮的是全省大局。但我們省醫也要吃飯,也要發展。病人量下來,手術量減少,科室績效怎麼發?年輕醫生怎麼培養?拿什麼去跟全國其他頂尖醫院競爭?你不能為了你的政績,就把我們省醫的根基給動搖了吧?”
骨科趙德柱主任嗓門更大:“就是!我看這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把我們省醫掏空了,去填那些無底洞!林傑,你彆忘了你是怎麼起來的!沒有省醫的培養,你能有今天?”
這幾句話相當不客氣,幾乎是指著鼻子罵“忘本”了。
台下響起一陣低低的嗡嗡聲,有人點頭,有人皺眉,更多人則是看著主席台上的林傑,看他如何反應。
王博濤臉上有些掛不住,嗬斥了一句:“老趙,注意說話方式!”但語氣並不嚴厲。
林傑一直安靜地聽著,臉上沒什麼表情,甚至當趙德柱直接點他名字時,他也隻是眼皮抬了一下。
等幾人說得差不多了,他才伸手調整了一下麵前的話筒。
“馬主任,劉主任,趙主任,”他開口,聲音平穩地說,“你們說的,我都聽到了。病人安全,醫院發展,醫生待遇,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他沒有直接回應他們的指責,而是拋出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問題:“但是,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我們省醫,作為全省醫療機構的龍頭,我們的終極目標,難道就隻是守著現有的病人,維持著表麵的繁榮嗎?”
林傑繼續說道:“我們心內科,每年接診多少穩定期高血壓、冠心病病人?他們需要的是每月來我們這裡開藥,占用專家號資源,還是需要在社區得到持續的、便捷的健康管理和隨訪?我們神經外科,多少腦卒中恢複期病人長期占用著急性期病房,隻是因為社區康複跟不上?我們骨科,多少關節置換後的病人因為缺乏規範的康複指導,功能恢複不理想,最終導致手術效果大打折扣?”
他一連串的問題,讓台下不少中層乾部陷入了思考。
“大醫院人滿為患,醫生疲於奔命,看的卻大量是常見病、慢性病;基層醫院門可羅雀,資源閒置,能力萎縮。這種畸形的狀態,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這種模式,能持續多久?”林傑的目光掃過全場,“如果我們省醫的眼光,隻盯著自己碗裡的這點存量,那我們這個龍頭,遲早會變成一座孤島,甚至……一座圍城。”
馬文山忍不住反駁:“說得輕巧!道理誰都懂!但現實是……”
“現實就是必須要改變!”林傑打斷了他,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而且,改變不能隻停留在口號上,必須要有具體的行動!所以,今天我來,不是來向大家解釋分級診療有多麼正確,也不是來請求大家支持的。”
他頓了一下,看向王博濤,又麵向台下說:“我是來宣布,省衛健委決定,以省人民醫院為標杆和核心,率先啟動‘省級優勢專科醫療聯盟’建設試點!”
“什麼?醫療聯盟?”
“什麼意思?”
台下頓時一陣騷動,連王博濤都愣住了,事先他完全不知道還有這一出。
林傑不給他們消化的時間,直接拋出了方案核心:“試點第一期,選取心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內分泌科等五個我省優勢專科,以省醫為牽頭單位,聯合試點區域內的三家市級醫院和十五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緊密型專科聯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聯盟內,實行‘人才共享、資源下沉、技術同質、管理統一’!”他一條條闡述,清晰而有力,“省醫的專家,不再隻是守在自己的門診和病房!而是要輪流、定期下沉到聯盟內的社區中心和市級醫院,進行坐診、帶教、查房、手術指導!同時,建立暢通的綠色轉診通道,確保急危重症患者能第一時間上轉省醫,而康複期、穩定期患者能順暢下轉到基層!”
他看著台下神色各異的眾人,特彆是那些臉色鐵青的老專家:“這不是要掏空省醫,恰恰相反,這是要擴大省醫的影響力!是把省醫的技術和品牌,像種子一樣播撒到基層去!是要構建一個以省醫為核心,輻射全省的醫療網絡!將來,評價一個專家水平的,不再僅僅是他個人做了多少台高難度手術,還要看他帶出了多少能獨當一麵的基層醫生,管理好了多少社區患者的健康!”
“至於各位主任擔心的績效問題,”林傑話鋒再次一轉,“聯盟內,將實行醫保資金‘總額打包、結餘留用’的激勵政策。省醫通過技術下沉和管理輸出,幫助基層提升能力,減少不必要的上級醫院就診,節省下來的醫保資金,將按比例反哺給省醫和參與的專家個人!同時,下沉專家的勞務報酬,由聯盟專項資金足額保障,標準不低於在省醫本院的工作量核算!”
這一下,台下徹底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