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馮靜雲辦公室出來,林傑後背有點濕。他知道,這隻是第一關。
真正的考驗,在活動本身。
搞好了,或許能打開局麵;搞砸了,正好給了馮靜雲收拾他的借口。
接下來一段時間,林傑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這次被他改造過的“文化建設”活動中。
他親自審核技能比武的科目設置,要求貼近實戰,杜絕花架子。
他瀏覽各地市報送的演講案例,要求必須真實,有血有肉,對於明顯是編造、歌功頌德的,直接打回去重寫。
活動通知下發後,下麵的反應兩極分化。
一些務實的醫院院長和科室主任很歡迎,覺得這是個練兵和展示的好機會。
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醫院,聽說有差旅補貼,參與熱情更高。
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滿。
某個地市衛健委負責宣傳的副主任直接打電話到林傑辦公室抱怨:“林主任,我們節目都排好了,請的是市歌舞團的老師!現在突然要加什麼技能比武,我們哪有時間準備?還有這演講,非要講什麼真實案例,萬一講不好,不是自曝家醜嗎?”
林傑沒客氣:“沒時間就擠時間!業務技能是醫生的根本,什麼時候準備都不為過!自曝家醜怕什麼?有醜遮著才更醜!我們要的是真實的形象,不是粉飾的太平!”
碰了幾次釘子後,下麵的雜音小了不少,隻能按照新的要求重新準備。
活動正式啟動那天,委裡大會議室布置得簡單而莊重。
沒有華麗的舞台背景,沒有昂貴的燈光音響,隻有紅色的橫幅和必要的設備。
技能比武環節放在上午。
心肺複蘇、清創縫合、穿脫防護服……一個個項目緊張進行。
來自全省各地的醫護代表同台競技,評委都是各領域的權威專家,點評一針見血,毫不留情。
台下觀摩的同行們看得聚精會神,不時低聲交流。
那種專業、嚴謹、甚至有些殘酷的競爭氛圍,讓整個會場都透著股不一樣的精氣神。
下午是演講比賽。
一個來自偏遠縣城的年輕醫生,講他如何在沒有足夠設備的情況下,憑借所學知識和經驗,成功為一個危重產婦接生;
一個省城大醫院的護士,講她如何被不理解的患者家屬打罵,委屈得躲在值班室哭,但聽到呼叫鈴響起,還是擦乾眼淚衝了出去;
還有一個老醫生,講他幾十年行醫生涯中最後悔的一次誤診,警示後人……
有的故事讓人振奮,有的讓人心酸,有的發人深省。
台下很安靜,很多人聽著聽著就紅了眼眶。
連坐在主席台上的馮靜雲,表情也比平時凝重了許多。
活動結束,評出獎項,簡單頒獎。
沒有冗長的總結,林傑隻講了幾句,感謝參與,強調這種務實、求真、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是醫療係統最寶貴的文化。
媒體記者們很興奮,他們拿到了不少鮮活的素材。
第二天,本地主流媒體的報道出來了,客觀報道了技能比武的激烈和演講內容的真實感人,標題用了《江東衛健係統“文化練兵”:不談虛的,隻來真的!》,反響出乎意料地好。
林傑仔細看了網上評論,大多數是正麵的,認為這樣的活動才接地氣,才真正展現了醫者仁心和專業素養。
他稍稍鬆了口氣。
活動結束後第二天,林傑在樓道裡碰到馮靜雲。
馮靜雲停下腳步,看著他,臉上掛著微笑:“林傑同誌,這次活動,搞得不錯,媒體反響也很好。辛苦了。”
林傑謙遜地回應:“都是馮書記領導有方,同誌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馮靜雲點點頭,沒再說什麼,轉身走了。
林傑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心裡並沒有放鬆。
這位女書記的心思,比張哲難猜得多。
她嘴裡說的“不錯”,到底有幾分真心?
他轉身回到辦公室,桌上還堆著青林縣試點和基層醫改的文件。
他拿起一份關於“智慧醫院”建設試點的征求意見稿,眉頭微微皺起。
據說,馮靜雲對這項工作很感興趣。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