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議論不再是私下竊竊私語,而是開始在某些小範圍的飯局、茶座上,被一些人貌似無意地提起。
傳播這些消息的人,往往都帶著一種“我也是聽說的”、“為他好才說”的表情。
林傑甚至接到了兩個退休老領導的電話,語氣語重心長。
“小林啊,這次乾得漂亮,我們都為你高興。不過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啊。”
“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長著呢。有些位置,急不得,要講究個水到渠成。”
這些話,聽起來是關心提醒,實則是在施壓,暗示他應該“知進退”,不要對更高的位置抱有非分之想。
更讓林傑感到壓力的是,省委組織部的考察組,確實下來了一趟,但考察的對象似乎並不止他一個,還有另外兩位資曆更老的廳級乾部。
考察過程也是不顯山不露水,談完話就走,沒有任何明確信號。
這種懸而未決的狀態最是磨人。
晚上回到家,蘇琳看他眉頭不展,給他倒了杯熱水:“是不是為外麵那些傳言煩心?”
林傑歎了口氣,靠在沙發上:“樹欲靜而風不止。我現在是體會到了。”
“那你是怎麼想的?真想當那個副省長?或者一把手?”蘇琳在他身邊坐下,輕聲問。
林傑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不想是假的。哪個乾部不想進步?但這次,感覺不一樣。功勞太大,反而成了負擔。現在提拔我,等於把我架在火上烤,會成為眾矢之的。可不提拔,又無法服眾,顯得省委賞罰不明。估計現在省委領導也很為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怎麼辦?就這麼乾等著?”
“等吧。”林傑揉了揉眉心,“這個時候,以靜製動是最好的選擇。主動去要,或者表現出任何急切,都是落了下乘。該是我的,跑不掉。不是我的,爭也沒用。”
話雖這麼說,但身處漩渦中心,想要完全平靜又談何容易。
幾天後,林傑被馬書記叫到了辦公室。
隻有他們兩個人。
馬書記沒坐在辦公桌後,而是和林傑一起坐在沙發上,親自給他泡了杯茶。
這個姿態,讓林傑心裡微微一動。
“林傑啊,這次抗疫,你居功至偉。”馬書記開門見山,“省委是看在眼裡的,也不會虧待任何有功之臣。”
林傑坐直身體:“書記,我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馬書記擺擺手,打斷他的謙辭:“功勞就是功勞,不用謙虛。叫你來,是想聽聽你自己的想法。對於下一步,有什麼考慮?”
這個問題很直接,也很敏感。
林傑沉吟片刻,沒有直接回答想去哪裡,而是說道:“書記,我服從組織安排。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會儘全力把工作做好。我個人覺得,經過這次疫情,我們省的公共衛生體係暴露出了不少短板,急需補強。如果組織上信任,我願意繼續留在衛健係統,把這件事抓起來,打造一個真正平戰結合、能夠應對未來風險的堅固防線。”
他沒有提任何個人職級的要求,而是著眼於工作,表達了自己願意繼續啃硬骨頭的態度。
馬書記深深看了他一眼,手指在沙發扶手上輕輕點了兩下。
“嗯,公共衛生體係建設,確實是當務之急。”馬書記緩緩說道,“你的那份方案,我看過了,思路很好,魄力也很大。誌軍同誌臨走前,也向我極力推薦過。”
他停頓了一下,話鋒微轉:“不過啊,林傑,你還年輕。有時候,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方方麵麵,都需要平衡。你的能力和成績,省委有數。關於你的安排,常委會還需要慎重研究。”
從馬書記辦公室出來,林傑心裡大致有了譜。
提拔肯定會有,但可能不是外界傳言的那些顯赫位置。
省委需要平衡,既要用他這匹能乾事、也能惹事的“千裡馬”,又要安撫其他方方麵麵的關係和情緒。
他這個“功臣”的煩惱,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喜歡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請大家收藏:()醫路青雲之權力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