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安第斯山脈深處的“聽雨閣”基地為了破解“燈塔”數據包而全力搭建“銀河係網吧”老鬼執意要這麼稱呼那個生物能源並行計算矩陣)時,遠在震海總部,一場關於技術應用路線的微妙分歧,正悄然浮出水麵。
陳遠的辦公室內,氣氛並不像往常那般隻有沉穩與決斷,反而多了一絲罕見的、基於理念差異的凝重。蘇晚晴坐在他對麵,秀眉微蹙,手中拿著一份剛剛送來的、關於“千機”自適應材料在古建築修複領域取得突破性成功的詳細報告。她今天穿著一身淡雅的天青色套裝,頸間係著一條印有水墨竹葉紋的絲巾,顯得既乾練又頗具東方韻味。
“陳遠,你看,‘千機’材料在西南那座千年古塔的修複案例,效果遠超預期!不僅完美保留了古韻,其自適應特性甚至能更好地保護本體結構。現在不僅僅是國內,國際古跡保護組織也發來了合作意向!”蘇晚晴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我們可以借此將‘千機’材料推向更廣闊的應用市場,不僅是古建修複,還有高端醫療器械、精密儀器防護……伊莎貝拉那邊已經收到了好幾份來自歐洲的合作詢價函,她認為應該抓住時機,快速推進商業化!”
她將報告推向陳遠,眼神灼灼。作為集團的商業掌舵人,她敏銳地嗅到了這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和品牌價值提升空間。
陳遠沒有立刻回答。他靠在椅背上,指尖輕輕敲打著光滑的桌麵。他今天穿著一件深灰色的立領襯衫,神色平靜,但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審慎。窗外城市的喧囂被厚重的玻璃隔絕,隻剩下室內空調輕微的送風聲。
“晚晴,”陳遠終於開口,聲音平穩,“‘千機’材料的成功,我當然樂見。它的潛力毋庸置疑。但是,你是否考慮過,過早、過快地將其投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可能帶來的風險?”
他站起身,走到那麵巨大的電子態勢圖前,圖上除了閃爍的“深空夥伴”節點和安第斯基地的標誌,還隱約有一些代表不同技術應用領域的、亮度各異的光點。
“‘千機’材料,本質上是從‘守望者’遺產技術中消化、衍生出來的產物。它涉及的物質重組和能量場自適應原理,遠遠超出了當前地球科技的理解範疇。”陳遠轉過身,目光銳利地看向蘇晚晴,“如果我們不能完全掌控其所有的物理特性和潛在的長周期影響,就盲目推向市場,哪怕隻是萬分之一的不可控風險,都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想想‘青帝’能源在不同環境下的‘水土不服’,如果不是老鬼歪打正著,後果不堪設想。”
蘇晚晴爭辯道:“我們可以設定嚴格的應用範圍和安全標準!先從古建築修複這種低風險、高社會效益的領域開始,限量、可控地試點!這本身就是一種最穩妥的探索和驗證!而且,我們現在正麵臨諾德斯特姆在官方層麵的掣肘,迫切需要更多的正麵案例和盟友來破局!‘千機’在古建修複上的成功,就是一把打破僵局的利劍!”
陳遠搖了搖頭:“我理解你的想法,也認同需要破局。但技術,尤其是超越時代的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揮舞得太快,可能傷及自身。我主張的‘謹慎可控’,不是保守,而是責任。我們需要更多的基礎研究,更完整的安全評估模型。”
就在這時,陳遠的內部通訊器響起,傳來了伊莎貝拉的聲音,顯然她也在遠程參與這次討論。
“陳,蘇,我必須說,我傾向於蘇的看法。”伊莎貝拉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來,帶著她特有的、混合著優雅與強勢的腔調,“商場如戰場,時機稍縱即逝。諾德斯特姆不會給我們慢慢做安全評估的時間。我們需要用實實在在的成果和影響力,來回擊他們的汙名化,並吸引更多搖擺不定的盟友。將‘千機’材料有限度地應用於古建修複這類具有極高人文價值和公眾好感度的領域,風險極低,而收益——無論是商業品牌還是政治籌碼——都極其可觀。”
她頓了頓,語氣稍微放緩:“陳,我理解你的謹慎。但有時候,過度的謹慎會錯失奠定勝局的機會。羅斯柴爾德家族數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掌控風險的關鍵,不在於完全規避,而在於精確的計算和快速的應變。”
陳遠沉默了片刻。蘇晚晴基於商業擴張和現實破局的需求,伊莎貝拉基於資本運作和戰略博弈的考量,都有其充分的道理。而他,則必須為整個團隊、乃至更廣泛的範圍,承擔起對未知技術可能帶來的、長遠影響的責任。
這種理念上的差異,是他們這個核心聯盟成立以來,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擺在台麵上。
辦公室內的氣氛有些凝滯。
最終,陳遠緩緩吐出一口氣,做出了決策。
“好吧。”他看著蘇晚晴和通訊器代表伊莎貝拉),“我同意進行限量、可控的試點應用。但是,有幾個前提條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蘇晚晴眼睛一亮,立刻坐直了身體:“你說。”
“第一,試點範圍嚴格限定在具有重大文化價值、且修複需求迫切的非承重結構古建築上,由我們派出最頂尖的技術團隊全程監督指導,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所有應用數據,包括材料性能變化、環境交互影響等,必須全程記錄,建立獨立的數據庫,用於後續分析和模型完善。這比商業利潤更重要。”
“第三,”陳遠看向蘇晚晴,眼神深邃,“這件事由你全權負責,但也由你承擔全部風險。如果出現任何預料之外的問題,我們必須有壯士斷腕的決心,立刻停止並回收所有已應用材料,不計代價。”
蘇晚晴迎著他的目光,沒有絲毫退縮,鄭重地點了點頭:“我明白。我會親自盯緊每一個環節。”
伊莎貝拉也表示了同意:“很合理的平衡,陳。我會在歐洲這邊配合,篩選合適的、具有象征意義的古建修複項目,作為下一個試點目標。”
分歧暫時彌合,戰略得以推進,但陳遠心中那根關於“責任”的弦,卻繃得更緊了。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川流不息的城市,心中暗道:技術的步伐越來越快,他必須確保這輛狂奔的馬車,不會因為速度過快而脫離掌控。
接下來的日子,蘇晚晴展現了驚人的執行力和細膩的操作手腕。她並沒有急於將“千機”材料推向市場,而是精心選擇了第二個試點項目——與一家極具聲望、專注於東方木質結構古建築修複的華夏非物質文化遺產基金會合作,修複一座位於江南水鄉、已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宋代木構廊橋。
這個選擇極具智慧。木質結構修複對材料的兼容性、穩定性和“呼吸性”要求極高,挑戰更大,一旦成功,說服力也更強。同時,與“非遺”基金會的合作,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的文化格調和公眾親和力,有效避開了單純商業化的質疑。
項目啟動當天,細雨蒙蒙,古老的廊橋在煙雨中更顯滄桑。蘇晚晴親自到場,她換上了一身素雅的藕荷色中式改良長裙,外罩一件同色係的薄羊絨披肩,長發用一根簡單的玉簪挽起,顯得溫婉而莊重,與周圍的環境渾然一體。她與基金會那位白發蒼蒼、卻精神矍鑠的老會長一起,為項目奠基。
修複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如何讓“千機”這種充滿未來感的材料,不著痕跡地融入古老的木質肌理,同時還能發揮其自適應保護的特性,對技術團隊是極大的考驗。蘇晚晴幾乎常駐項目現場,與老師傅們、技術專家們反複商討、試驗。
期間,老鬼從安第斯基地打來視頻電話湊熱鬨,看到現場畫麵,忍不住嘖嘖稱奇:“哎呦喂!蘇總這是要把高科技玩出花來啊!這廊橋修好了,怕不是能自己調節濕度溫度,冬天不結冰夏天不長黴?以後改名叫‘智能恒溫非遺廊橋’算了!”
蘇晚晴被他逗笑,無奈道:“鬼叔,您就彆添亂了。我們這可是在跟時間和曆史賽跑。”
老鬼卻難得正經了一下:“蘇總,要我說啊,你這事兒乾得漂亮!科技這玩意兒,不能老是高高在上,就得接接地氣!讓老祖宗的東西也能沾沾未來科技的光,這叫什麼?這叫……文明的接力棒!比造殲星艦有意義多了!”
他的話糙理不糙,讓蘇晚晴心中更多了一份篤定。
數月後,廊橋修複工程悄然竣工,沒有大肆宣傳。但當那座古橋以煥然一新、卻又古韻盎然的姿態重新橫跨在潺潺流水之上時,還是引發了文物保護界和當地民眾的巨大轟動。經過精密儀器檢測,融入廊橋關鍵節點的“千機”材料,不僅完美加固了結構,其微弱的能量場竟然真的能與周圍環境互動,有效緩解了木材因濕度變化引起的脹縮,仿佛給古橋穿上了一件無形的、會呼吸的“智能防護服”。
老會長激動地拉著蘇晚晴的手,老淚縱橫:“蘇總……謝謝!謝謝你們!這座橋,至少還能再站八百年!”
消息不脛而走,之前因為官方審查而對震海持觀望態度的部分機構和人士,態度開始鬆動。震海集團的形象,從一個“激進、神秘的高科技公司”,悄然向“兼具科技實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文化守護者”轉變。
陳遠在總部收到蘇晚晴發來的竣工照片和報告,看著照片中那座在夕陽下散發著溫潤光澤的古橋,以及橋邊蘇晚晴那帶著疲憊卻滿足的笑容,他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寬慰的笑意。
他拿起內部電話,接通了蘇晚晴:“晚晴,辛苦了。你做得很好。”
電話那頭,蘇晚晴的聲音帶著一絲如釋重負的輕快:“是我們做得很好,陳遠。而且,這證明了一點——有時候,給高科技一顆擁抱傳統的心,或許才是它最好的‘控製閥’。”
陳遠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或許,蘇晚晴和伊莎貝拉是對的。在謹慎的框架內,積極地探索技術與人、與社會的融合,本身就是一種更高級的“可控”。
而此刻,在安第斯山脈深處,那座由“青帝”能源驅動的“銀河係網吧”,也即將迎來它的“開業大吉”。宇宙的奧秘與地球的煙火氣,正在以一種奇妙的方式,並行不悖地展開。
喜歡海王歸來,千億謝禮碾碎背叛請大家收藏:()海王歸來,千億謝禮碾碎背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