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老人去後山的第三天,軒峰和老張的采集工作終於迎來了收尾。老人選的采集點確實如他所說,土層薄、離地下斷層近,傳感器捕捉到的地殼能量波動比之前清晰三倍不止——不僅能記錄常規的振動頻率,連輕微餘震時地下岩層的細微摩擦信號都能精準捕捉。
這幾天裡,老人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來采集點,伸出手按在地麵上感知片刻,然後告訴軒峰:“現在地下的勁兒穩了,適合測基礎數據”“傍晚可能有次微震,到時記著盯著屏幕,能采到波動峰值”。每次老人的提醒都精準無誤,比如前天傍晚,監測站還沒發布預警,老人就提前半小時說“要震了,幅度很小”,沒過多久,傳感器屏幕上就跳出一道小小的波動曲線,正好補充了微震狀態下的數據空白。
“多虧了大爺,咱們這次采集的數據不僅量夠,精度也遠超預期。”老張對著電腦裡的數據集,興奮地跟軒峰說,“之前在市區實驗室模擬的那些數據,跟這些實地采集的比起來,差太遠了。回去把這些數據導入係統,預警準確率至少能提高三成。”
軒峰點點頭,看向正在不遠處觀察地麵的老人,心裡滿是感激。這次來川西,原本以為隻是單純的采集數據,沒想到還遇到了能感知大地能量的老人,不僅幫他們高效完成了任務,還讓他對自然武脈者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原來武脈能量還能這樣與自然環境結合,感知大地的變化。
當天下午,兩人收拾好最後一台傳感器,確認所有數據都已備份傳輸,準備第二天一早返程。老人聽說他們要走,從家裡拿來一個布包,遞給軒峰:“小夥子,這幾天看你們是真心想做實事,幫老百姓預警災害,我也沒什麼好送的。這個是‘震紋石’,是我年輕時在山澗裡撿的,它能跟著地下的勁兒變溫,要是附近有震,它會微微發燙,能幫你提前感知大地能量。你帶著它,說不定以後能用上。”
軒峰接過布包,打開一看,裡麵是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深褐色的表麵布滿了細密的紋路,摸起來微涼,質地很溫潤。他剛把石頭握在手裡,手腕上的手串突然輕輕發熱,石頭也似乎有了微弱的呼應,像是有股淡淡的能量在兩者之間流動——這是手串第一次對除了銅牌之外的物品產生共鳴。
“謝謝您,大爺,這石頭太珍貴了,我一定會好好保管。”軒峰趕緊把震紋石小心地放進背包內側的口袋裡,生怕磕碰到。他知道這塊石頭不一般,不僅能輔助感知大地能量,說不定以後還能在尋找其他線索時派上用場。
老人笑著擺擺手:“不用客氣,隻要它能幫到你,幫到更多人,就好。以後要是還來川西采集數據,記得來村裡找我。”
夕陽西下,山間的餘暉灑在小路上,軒峰和老張背著背包,跟老人揮手告彆。看著老人漸漸遠去的背影,軒峰摸了摸背包裡的震紋石,又看了看手腕上的手串,心裡踏實又期待——這次川西之行,不僅圓滿完成了應急項目的數據采集任務,還意外收獲了能輔助感知能量的震紋石,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會更順利。
喜歡珠魂:十二武脈請大家收藏:()珠魂:十二武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