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峰把整理好的研究報告攤在辦公桌上,封麵用加粗字體寫著“武脈科技融合研究項目申請報告”,裡麵夾著幾張數據圖表——有之前用生物傳感器測的細胞修複速率曲線,還有本源之力與武脈感知傳感器交互的精度數據。他手指劃過“項目方向”那一頁,上麵寫著“研發能與武脈者融合的ai設備,優先聚焦醫療輔助、災害救援兩大場景”,這是他昨晚改到淩晨確定的,既符合本源之力“修複細胞、與科技融合”的特性,也能切實幫到彆人。
“得跟團隊先通個氣。”他拿起手機,在研發部微信群裡發了條消息:“十點在小會議室開會,討論新項目,大家帶上硬件、算法相關的筆記本。”沒過一分鐘,小王就回了個“收到!峰哥又有新搞作?”,老張也跟著發了個“沒問題,正好把之前的傳感器原型機資料帶上”,群裡熱鬨起來,軒峰笑著放下手機——團隊的積極性,讓他對這個項目更有底氣。
十點整,小會議室坐滿了人,除了研發部的核心成員,還有公司硬件組的負責人李工。軒峰把報告分發給大家,指著圖表說:“之前我研究武脈本源之力時發現,這股力量能修複人體細胞,還能提升電子設備的精度。咱們這個新項目,就是要做能適配這股力量的ai設備——比如醫療上,用本源之力輔助治療疑難雜症;救援時,增強設備的防護和感知能力。”
小王翻著報告,指著“硬件適配”那頁問:“峰哥,本源之力是無形的,怎麼讓設備穩定接收啊?之前的傳感器隻能臨時用,長期用會不會出故障?”李工也點頭:“對,硬件得重新設計,比如加個能量接收模塊,還要防乾擾,不然在複雜環境裡沒法用。”
軒峰早想到這點,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巴掌大的金屬模塊:“這是我用之前軍用ai設備的剩餘零件改的原型模塊,能初步接收本源之力,你們看——”他按住模塊上的觸點,運轉內力,模塊上的指示燈從紅變綠,屏幕上跳出“能量接收穩定,精度92”的字樣,“下一步咱們要優化這個模塊,讓它更小巧,能集成到醫療儀器或救援服裡。”
老張翻到算法部分,皺著眉說:“算法得改,之前的武脈感知算法隻能識彆能量,現在要結合本源之力的特性,比如在醫療設備裡,得實時分析能量對細胞的修複效果,調整輸出強度,不然力度不夠沒效果,太強又可能有風險。”
“沒錯。”軒峰點頭,“算法組先做個能量調節模型,結合我之前測的細胞數據,把修複效率和能量輸出的對應關係算出來;硬件組就以這個原型模塊為基礎,設計小型化的接收模塊,爭取下周出第一版圖紙。”大家紛紛點頭,各自記下任務,會議室裡的討論聲從疑問變成了具體的方案規劃。
下午,軒峰拿著完善後的申請報告去找董事長。董事長翻了沒幾頁,就抬頭問:“這個項目的風險在哪?比如本源之力的穩定性,還有設備研發出來能不能落地?”
軒峰早有準備:“風險我評估過,第一,本源之力我已經能穩定控製,之前還用來治愈過小傷口,穩定性有保障;第二,設備落地方麵,林薇所在的醫院已經表示願意參與測試,軍方也對救援設備感興趣,隻要研發出來,有現成的測試場景。而且這個項目能填補武脈與科技結合的空白,不管是對公司還是對社會,都有價值。”
董事長放下報告,手指敲了敲桌麵:“你之前做軍用ai、找銅牌,都沒讓人失望過。這個項目,公司批了!財務那邊會撥兩百萬專項研發資金,成立‘武脈科技融合項目組’,你任組長,有權調動研發部、硬件組的資源,有需要隨時跟我提。”
軒峰心裡一鬆,連忙道謝:“謝謝董事長!我們肯定儘快出成果。”
走出董事長辦公室,軒峰摸了摸手腕的金色手串,突然傳來一道沉穩的聲音:“此項目能造福人類,值得投入。你既要管好研發,也要記得初心,彆讓技術偏離助人的方向。”他知道這是深黃珠子裡的俠魂在提醒,輕輕攥了攥手串,心裡默念“我記住了”。
回到辦公室,軒峰立刻召集項目組開會,宣布公司批準的消息和資金情況:“硬件組下周出接收模塊圖紙,算法組同步做能量調節模型,下周咱們先集中精力攻克醫療設備的核心技術——就從輔助治療的儀器開始,先解決‘能用上’的問題,再優化‘用得好’。”
小王舉著手說:“峰哥,我跟硬件組對接,爭取把模塊做小到能裝在醫療儀的手柄裡!”老張也說:“算法組明天就開始調模型,用你之前的細胞數據當基礎,保證精準度。”
軒峰看著大家乾勁十足的樣子,拿起桌上的原型模塊,指尖的本源之力輕輕注入,模塊的指示燈再次亮起綠色。他知道,這個項目的啟動,不僅是對本源之力的進一步探索,更是把武脈的力量真正用到實處的開始——接下來,就是把圖紙上的方案,變成能救人、能助人的實際設備了。
喜歡珠魂:十二武脈請大家收藏:()珠魂:十二武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