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使一藥助一藥,相須互用功效添,
相殺能製它藥毒,相畏毒性被製限,
相反增毒要記牢,相惡配伍功效減,
單行無須它藥配,七情配伍奧妙顯。
在我十七歲的某一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爺爺那張飽經滄桑的臉上,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金鵬啊!時光荏苒,如今你都已經十七歲了,而且跟我學習中醫也有十一年之久了。從今天起,你就可以獨立坐診看病啦!”
我驚愕得合不攏嘴,連忙說道:“爺爺,我現在年紀還這麼小,怎麼可能有人相信我呢?”
爺爺微微一笑,安慰道:“孩子,你不必擔心。隻要你能準確地診斷出患者的病症,並開出有效的藥方,自然會贏得大家的信任。咱們家附近這十裡八村的人,經常來診所看病的那些人,可都是看著你從六歲起就在診所裡長大的啊!所以,你不要有心理負擔,放心大膽地去看病就好。隻要你把十八反、十九畏、君、臣、佐、使這些基本概念分清楚,就不會有問題的。這十多年來,你的努力和進步我都看在眼裡,我相信你絕對沒問題的。以後呢,周一到周五由我來坐診,周六周日就輪到你啦。今天正好是周六,所以今天就由你來坐診吧。我會在旁邊看著,等你開完藥方後,我再幫你審核一下。”
爺爺說完,便轉身走進了內室,隻留下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診桌前,心中既緊張又興奮。
沒過多久,一位中年婦女手捂著肚子,步履蹣跚地走進了診所。她一進門,就焦急地四處張望,嘴裡不停地呼喊著爺爺的名字。然而,無論她怎麼喊叫,爺爺都毫無反應,仿佛沒有聽到她的聲音一樣。
我看到這一幕,連忙迎上去,關切地對她說:“張姨,您先彆著急,快坐下。今天爺爺不在,是我在這裡坐診呢,您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跟我說就好啦。”
張姨有些猶豫地看著我,似乎對我的醫術不太放心,但還是勉強坐了下來,說道:“小韓大夫啊,你爺爺不在啊?我本來是想找他給我看看的,他看了這麼多年病,我比較信任他。”
就在這時,爺爺可能聽到了我們的對話,從裡屋走了出來。他微笑著對張姨說:“張姐,今天我孫子坐診,你就放心吧。他跟著我學了這麼久,醫術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他有什麼診斷不準確的地方,我會在旁邊指導他的。”
聽到爺爺這麼說,張姨終於放下心來,緩緩坐好。我開始詢問她的症狀,得知她最近胃脘痛反複發作,疼痛難忍。尤其是3天前受寒之後,胃痛突然加劇,痛勢非常劇烈,還伴有泛吐酸水、惡心欲嘔等症狀。而且,她特彆喜歡溫暖的環境,按壓胃部時疼痛會有所緩解。
我觀察了一下張姨的舌頭,發現舌質偏暗,舌苔薄白,脈象弦緊。綜合這些症狀和體征,我判斷她的病情屬於寒邪犯胃,導致胃陽被遏,胃失和降。因此,我決定采用溫中散寒、宣通陽氣的方法來治療她的疾病。
我猶如一位妙手回春的神醫,揮筆開出處方:高良薑、香附、蘇梗、陳皮、佛手、香櫞皮、炒川楝子、元胡、瓦楞子、黃芪、大棗、桂枝……等等,宛如一幅精心繪製的畫卷,先服上方6劑。
開完以後,爺爺如一位嚴謹的考官,仔細審查完畢,告訴張姨放心大膽地服用。張姨聽聞爺爺的訴說,如釋重負,興高采烈地拿著用藥回家了,仿佛捧著一顆希望的種子。
第二位患者,王梅,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女,19歲,未婚。她發熱兩日,體溫高達38.8c,頭疼得如被重錘敲擊,全身酸痛得仿佛被千萬隻螞蟻啃噬,咳嗽胸悶,咽赤澀痛,苔薄黃,脈弦數。證屬外感風熱,入侵肺絡。此時,宜用辛涼劑解表清肺,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乾涸的大地。處方:青蒿10克,桑葉12克,薄荷6克,牛蒡子12克,瓜蔞皮10克,大貝10克,銀花15克,連翹15克,板藍根12克,7劑,水煎服。
就這樣一上午的時間我接待了六個患者,並且都開出了對症的方藥,經過爺爺審查全部對症。
中午,爺爺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說:“不錯啊,金鵬,一上午表現得很出色,看來這些年沒白學。”我心裡美滋滋的,不過也不敢驕傲。
下午,診所裡來了個神色匆匆的年輕人。他說自己最近總是失眠,精神狀態差到了極點。我仔細詢問他的生活習慣,得知他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觀察他的舌苔,發現舌質紅,少苔,脈象細數。我判斷這是陰虛火旺導致的失眠。
我思索片刻,開出了以黃連阿膠湯加減的藥方,用黃連、黃芩清心火,阿膠、雞子黃滋腎陰,再加上一些安神的酸棗仁、柏子仁等。爺爺審核後,點了點頭,說:“思路很清晰,就按這個來。”年輕人拿著藥方,滿懷希望地離開了。看著他的背影,我更加堅定了學好中醫、幫助更多患者的心。這一天的坐診,讓我收獲滿滿,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下來的幾周,我都在周六周日坐診。這天,張姨滿麵笑容地來到診所,一進門就拉著我的手說:“小韓大夫,你開的藥太管用啦,我的胃痛好多了,現在吃飯都香了。”聽到她的誇獎,我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
可沒過多久,診所裡來了個棘手的患者。他麵色蒼白,呼吸困難,說自己胸痛難忍。我仔細詢問症狀、查看舌苔脈象,卻一時難以判斷病因。爺爺在一旁鼓勵我:“彆慌,慢慢分析。”我深吸一口氣,重新梳理思路。突然,我想到之前看過的醫案,結合患者情況,大膽判斷是胸痹,開出了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的藥方。爺爺審核後,認可了我的診斷。患者服藥一段時間後,病情逐漸好轉。這次經曆讓我明白,中醫之路還很長,我要不斷學習積累,才能更好地救死扶傷。
此後,找我看病的人越來越多,我也在一次次實踐中不斷成長。有一天,診所來了個神秘的老者,他穿著古樸,氣質不凡。
他說自己身上有一種怪病,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我不敢大意,仔細地為他檢查,可症狀十分複雜,我一時陷入了困境。爺爺也眉頭緊皺,我們反複研討,卻始終沒有頭緒。就在我幾乎要放棄時,老者不經意間提到自己曾去過一個偏遠的山穀,回來後便開始發病。
我突然靈光一閃,聯想到一本古籍中記載的山穀瘴氣致病的案例。我大膽推測老者是中了特殊的瘴氣之毒,便開出了獨特的解毒藥方。
爺爺雖然有些疑慮,但還是同意讓老者先試試。一段時間後,老者再次來到診所,他容光煥發,對我豎起了大拇指。這次經曆讓我明白,中醫的世界博大精深,每一次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我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探索前行。
喜歡我的中醫生涯之路請大家收藏:()我的中醫生涯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