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夥伴們大家晚上好,今天咱們聊聊身體各器官的求救信號,知道了能救命!50歲後一定要記住!
疾病的確令人畏懼,但更讓人膽寒的是病發後的追悔莫及!許多疾病在發作前或發生時,都會向患者發出明顯的求救信號,然而,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很多人忽視了這些警示,從而延誤了治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今天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大家提前掌握疾病的先兆,了解身體發出的各種求救信號,以便及時采取行動,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心臟的求救信號
1.眼睛的彎月、皮膚黃色瘤
曾有一位年輕女孩,在眼睛的角膜下緣發現了一對形似月亮的弧形紋路。當時她並未在意,直到皮膚上開始出現大量黃色瘤子,她才急忙就醫。醫生在為其進行血液檢查時,驚訝地發現,她的血脂水平竟是正常人的十幾倍!進一步做ct檢查後,發現其冠狀動脈各分支均存在斑塊,醫生不禁感歎:“這個28歲的女孩,心臟卻如同82歲的老人一般!”這種眼睛上出現的“彎彎月亮”,在醫學上稱為“角膜弓”,加上皮膚上的黃色瘤,都是心臟發出的緊急“呼救信號”,千萬不可忽視!這些信號的出現意味著血脂過高,極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發嚴重的心臟問題。如果能夠及時發現並采取降脂治療等措施,或許能夠避免悲劇的發生。
2.肩頸臂痛且疼痛會轉移
在多數情況下,身體的疼痛部位往往就是病灶所在,但心血管病卻是個例外。心臟病發作時,會出現放射性疼痛,且疼痛範圍極廣,可能涉及胃部、下巴、肩膀、頸部、後背、左臂、左腿、牙齒甚至舌頭等部位。這是因為心臟缺血時,疼痛信號通過神經傳遞到脊髓的相應區域,而附近器官如肩膀、脖子、下巴、手臂等恰在此範圍內,因此會產生痛感。這種疼痛通常並非局部病變所致,而是心臟問題的警示。一旦出現此類疼痛,尤其是伴隨胸悶、氣短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3.長期反複過度出汗
明明沒有進行劇烈運動,卻在脖子、後背、頭皮、手心、腳掌大量出汗,且這種狀況持續超過一周,或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反反複複出現,這很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信號。這種出汗類似感冒發熱,卻不伴隨其他感冒症狀,需引起高度重視。心臟疾病導致的心肌缺血會影響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溫度調節,從而引發異常出汗。如果出現這種症狀,應及時進行心電圖等相關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心臟問題。
腎臟的求救信號
1.腳腫和眼腫
腎臟每天過濾的水分大約有200升,一旦腎功能受損,水分無法正常排出,堆積在體內,就容易出現水腫。兩個部位最為明顯:一是腳踝,如果發現腳踝明顯變粗,按壓後出現凹陷,即為可凹性水腫;二是早上起床後,眼瞼出現水腫。這種水腫是由於腎臟無法有效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鈉鹽所導致的。如果出現持續性的水腫,應及時進行腎功能檢查,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2.高血壓控製不住
很多人不知道,高血壓並不一定都是血壓本身的問題,很可能是腎臟出現了問題,這在醫學上稱為腎源性高血壓。尤其是年輕人出現高血壓,往往是腎臟疾病的預警信號。腎臟功能受損會影響體內的水和電解質平衡,進而導致血壓升高。如果高血壓患者在服用多種降壓藥物後仍然無法有效控製血壓,應考慮進行腎臟方麵的檢查,以找出潛在的病因。
3.尿泡沫增多、經久不消
當尿液中的泡沫顯著增多,且長時間不消散,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蛋白尿。這是因為尿液中蛋白含量增加,導致表麵張力改變,從而易於產生泡沫類似自來水中加入肥皂粉的效果)。但需注意,這種泡沫尿具有持久不消的特點,甚至放置一夜仍存在,以此可與正常尿液中的泡沫區分。蛋白尿的出現意味著腎小球濾過功能可能受損,是腎臟疾病的早期表現之一。如果發現尿液中有持續存在的泡沫,應及時進行尿常規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腎臟問題。
肝臟的求救信號
1.食欲不振
肝臟受損通常會導致消化不良,嚴重時甚至出現厭食油膩、惡心、嘔吐等症狀。這主要是由於肝細胞大量受損,導致分泌膽汁的功能降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食欲不振可能是肝臟疾病的早期表現,如肝炎、肝硬化等。如果長期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應進行肝功能檢查,以排除肝臟疾病。
2.臉色發黑
肝臟在鐵的代謝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當肝細胞遭到破壞時,細胞內的鐵會流入血管,增加血液中的鐵含量,導致臉色發黑。這種症狀在男性和閉經後的女性中尤為明顯。因此,當出現臉色發黑時,一定要警惕肝臟是否受損,並及時采取措施保護肝臟。臉色發黑還可能伴有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這些都是肝臟問題可能導致的後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蜘蛛痣
如果發現皮膚上出現大量蜘蛛痣,且長時間不退,或者原有的蜘蛛痣突然明顯增大,需警惕肝硬化、肝硬化加重甚至肝癌的可能性。蜘蛛痣被認為是肝功能衰竭的重要警示信號。蜘蛛痣是一種特殊的毛細血管擴張症,其出現與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下降有關。如果發現蜘蛛痣增多或增大,應及時進行肝臟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等)和肝功能檢查,以明確肝臟狀況。
胃臟的求救信號
1.反複發生的腹脹、反酸
反酸、腹脹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如果經常出現,反複發作,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幽門螺杆菌在作祟。長期下去,容易引發胃潰瘍,甚至增加胃癌風險。幽門螺杆菌是一種寄生在胃黏膜的細菌,它會破壞胃黏膜屏障,導致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如果出現頻繁的反酸、腹脹等症狀,應及時進行幽門螺杆菌檢測如碳13呼氣試驗等)和胃鏡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幽門螺杆菌感染和胃部病變。
2.明顯消瘦
對於年齡在40歲以上的胃潰瘍患者,如果短期內出現容易勞累、疲憊、乏力、食欲減退,以及消化不良性腹瀉,尤其在進食肉類後腹瀉加重,並伴有惡心、嘔吐、吐隔宿食或暗紅色食物,營養物質消化吸收障礙,全身狀態急劇惡化,營養狀況變差,消瘦明顯,體重急速下降,出現貧血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這些都可能是病情惡變的信號。胃潰瘍惡變是指胃潰瘍發生了癌變,這種情況下的治療效果通常較差,因此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尤為重要。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和病理活檢,以明確是否存在胃潰瘍惡變。
3.黑便
黑便除了可能是肛腸疾病外,還可能是胃出血。有胃潰瘍病史的朋友對此一定要格外警惕。如果潰瘍患者出現無法解釋的黑便,或者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並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都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惡變。黑便的顏色通常呈柏油樣,這是由於血液在腸道內被分解後形成的。如果出現黑便,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血管的求救信號:
1.四肢冰涼、痙攣。四肢冰涼往往是血管問題的明顯表現,當血管堵塞時,四肢無法得到足夠的血液滋養,就會變得冰涼。這種情況下,不僅會感覺四肢寒冷,還可能伴有刺痛感或麻木。此外,痙攣也可能是血管問題的信號之一。當動脈硬化發生時,下肢血管的遠端可能出現堵塞或狹窄,導致下肢供血不足。由於供血減少,肌肉的營養變差,在低營養高消耗的情況下,就會出現乳酸代謝異常,酸產物堆積。當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發缺血的疼痛,此時人體會不自覺地出現攣縮,這種感受與普通的腿抽筋非常相似,容易造成“腿抽筋”的假象。因此,如果頻繁出現四肢冰涼或痙攣,應該引起重視,及時進行血管檢查。
2.沒表情,撲克臉。撲克臉不僅與心情、性格有關,還可能是血管受損的征兆。如果在生活中發現周圍的人經常麵無表情,要提醒他們去做心血管檢查。因為一個人無論是生氣、微笑還是悲傷,隻要有表情,麵部肌肉就會活動。而當心血管係統受損時,身體本能地會降低各種耗氧動作,以減少能量消耗。比如,冠狀動脈出現明顯狹窄時,人就會感到乏力,自然沒有更多力氣進行表情反應。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表現出冷漠或無精打采的樣子,麵部表情減少。因此,觀察到親人或朋友出現這種變化時,建議他們進行心血管健康評估,以便早期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
大腦的求救信號:
1.突然頭暈、黑蒙。在吃飯時突然拿不住筷子,或突然出現頭暈、黑蒙等症狀,這可能是“小中風”發作的表現。“小中風”是局部的腦組織血氧減少或暫時中斷,通俗來說,就是大腦突然“短路”。出現“小中風”時,如果沒有及時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可能會發展為導致半邊肢體完全癱瘓的“大中風”。小中風”持續時間很短,患者在發病時往往會出現一些短時間內的不適症狀,如身體某側肢體麻木或無力、說話不利索或突然找不到正確的詞語表達、單眼或雙眼看東西不清楚或重影、行走困難或平衡失調、頭暈、頭痛、一過性意識喪失等。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有抽煙、飲酒習慣的人,一旦出現上述突發症狀,一定要立即去醫院就診。另外,即使症狀消失,也應及時檢查,以預防再次發作和更大規模的中風。
2.丟三落四,脾氣變暴躁。老年癡呆或阿斯海默症除了表現為丟三落四、記憶力減退外,還可能出現脾氣暴躁、挑剔、多疑、產生幻覺、暴力傾向增加、夜遊等現象。輕度階段:患者會顯示出記憶力減退,對近期發生的事情記憶模糊,難以記住新信息。中度階段:患者完成複雜任務需要旁人幫助,難以辨認物體和家中成員,夜間活動增加,讀寫困難,買東西常忘付款等。重度階段:生活難以自理,很難與人交流,大小便失禁,基本喪失行走、坐、微笑、吞咽等能力,常年臥床不起。這些症狀的出現意味著大腦功能受到了嚴重損害,需要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眼睛的求救信號:
1.看東西模糊、重影、顏色變淡。隨著年紀增長,眼睛出現些許老花是正常的。但如果看東西模糊、重影、顏色變淡,就可能不僅僅是老花問題,而是白內障。白內障的發展因人而異,大多數情況下進展緩慢。有人會先感到中心視力下降,也有人會先出現周邊視力下降,有些人會覺得色彩渾濁。其他常見症狀還有視力模糊、怕光,看到的物體變暗、變形甚至失明。白內障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增加摔倒和其他意外的風險。因此,出現這些症狀時,應及時進行眼科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2.眼睛疼、惡心嘔吐。還有一種眼病,不僅會出現眼睛疼痛,還會導致惡心、嘔吐、頭痛等症狀,這種病就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可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如果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頭痛、眼脹、惡心嘔吐、怕光,虹視即燈光周圍有五彩繽紛的暈圈)等症狀,千萬彆掉以輕心。青光眼的發生通常與眼壓升高有關,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視力損害。因此,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進行詳細的眼科檢查和必要的治療。
3.視物變形。在各種危害極大的眼病中,黃斑變性是一種較為隱蔽的疾病。其主要症狀是視物扭曲變形,視力減退。由於不伴隨疼痛,所以經常容易被忽視。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心,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負責識彆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縱深、距離等信號。如果黃斑結構發生變化,視力就會下降。由於這種傷害不可逆,延誤治療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因此,中老年人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特彆是那些有家族史或高風險因素的人群,以便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黃斑變性。
骨骼的求救信號:
1.40歲後逐年變矮。從40歲開始,一般情況下,人的身高每10年大約降低半英寸約1.27厘米)。如果一年內身高降低超過1英寸合2.54厘米),或感到取高處物品變得費勁,就要抓緊時間到醫院檢查是否患骨質疏鬆症。男性最晚在40歲,女性最晚在45歲時,應每半年到一年測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內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關注,必須到骨科進行骨密度檢查。骨質疏鬆不僅會導致身高降低,還會增加骨折的風險,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因此,及時檢測和治療骨質疏鬆非常重要。
2.下蹲困難、關節腫脹。感覺膝關節變形、僵硬、腫脹、疼痛,活動時各個關節“哢哢”響;下蹲困難、雙腿行走不便、疼痛,上下樓梯困難。如果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都說明可能患上了膝關節退行性骨性關節炎。這種疾病的發生通常與年齡增長、關節過度使用或損傷有關,症狀會逐漸加重,影響日常活動和運動能力。因此,一旦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以減輕疼痛和延緩病情進展。
手指疼:
一般小手指和無名指疼痛,可能要考慮是頸67椎間盤出了問題;前臂外側和拇指食指疼痛麻木,要考慮頸56椎間盤的問題;如果肩痛或上臂疼,可能是頸45椎間盤有問題。手指疼痛和麻木可能是頸椎問題的表現,特彆是當疼痛伴隨頸部不適或僵硬時,更應該引起注意。頸椎問題不僅會影響手指功能,還可能導致頭痛、眩暈等症狀。因此,出現手指疼痛時,應及時進行頸椎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了解並識彆身體各器官的求救信號,是掌握自身健康的重要一步。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及時發現並處理健康問題,避免延誤治療,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與幸福。同時,定期進行體檢也是預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建議大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體檢項目,以全麵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那麼好親愛的夥伴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我們不見不散。
喜歡我的中醫生涯之路請大家收藏:()我的中醫生涯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