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肝火_我的中醫生涯之路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0章 肝火(1 / 2)

親愛的夥伴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肝火這個話題。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壓患者往往被認為是“肝火旺”。然而,可能大家並不清楚,在降低高血壓時,不僅要注意降火,還需要適當進行滋補。這是因為肝火過旺會灼傷肝腎之陰,從而導致陰虛。所以,通過食用一些補藥來降低血壓,實際上是一種“滋水涵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肝腎之陰來平息亢盛的肝陽,這就好比是以柔克剛。

此外,大家普遍認為,疏散肝火是小女人的專利。但實際上,原本屬於婦科專用藥的逍遙丸,其藥理已經被應用到了維護男性尊嚴的問題上。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男性性功能障礙患者,其症結並非是“虛”,而是“肝鬱”。相比之下,價格更為便宜的疏肝藥,反而能夠解決這一“根本”問題。

最後,說到減肥,大家可能都覺得隻有依靠瀉肚和去火才能實現。但你們是否知道,那些“喝口涼水也長肉”的胖人,他們的病症其實並非如此簡單呢?

症的根本在於腎陽虛,腎陽就如同人體的火力一般。人在幼年時火力尚未充足,而在老年時火力則開始逐漸衰弱,這兩個階段是最容易發胖的。孩子往往是胖嘟嘟的,而老人則呈現出虛胖臃腫的狀態,其原因是相同的:他們都缺乏足夠的火力。

因此,減肥最關鍵的並非使用瀉藥或去火藥,而是需要補充火藥和助陽藥!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振奮腎陽,增加人體的火力,從而將多餘的脂肪燃燒殆儘。

肝陽上亢

《內經》中提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火之動也。”這意味著所有像風一樣來勢迅猛的眩暈都與肝臟有關,是由肝火引發的。

對於脾氣大且血壓高的情況,如果屬於肝陽亢但尚不嚴重,可以通過飲用苦丁茶或構菊清肝茶來替代藥物治療。這兩種茶是春天特有的飲品,能夠泄瀉春天裡格外旺盛的“肝火”。

降大火吃藥,清小火喝茶

在眾多高血壓患者中,以肝火旺、肝陽上亢者最為常見。肝火旺是引發高血壓的關鍵因素之一,尤其在北方人群中更為突出。北方人通常身材高大,性格急躁,麵色紅潤,頸部粗壯,容易出現口苦、兩肋脹痛等症狀,同時舌頭兩邊也會呈現出相應的變化。

此外,北方人飲食口味較重,攝入鹽分較多,這也容易導致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可以通過脈象來察覺,一般表現為很緊的弦脈,就像琴弦一樣,給人一種很有力的感覺。這種脈象在春天尤為明顯,因為春天是中醫所說的“肝”的季節,肝臟的各種特性在這個季節都會被放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真正有力量的脈象,在初觸時並不會顯得那麼生硬,而是相對柔和的。相反,那種繃得很緊的脈象,多數情況下是由於血管硬化所致,而非身體強壯硬朗的表現。

春天,是大自然萬物複蘇的季節,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個時候,人體的火力也發生了變化,從冬天的潛藏狀態逐漸轉變成春天的升發狀態。而這種變化,也使得肝火更容易萌動起來。

對於那些本身就屬於肝陽上亢的人來說,三四月份更是腦血管意外的高發期。因此,專門收治這類病人的神經內科,在這個時候往往會人滿為患。

我們都知道,脈象弦的人,脾氣通常都比較急躁,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麵紅耳赤,甚至會引發頭痛等症狀。

一般來說,人到了四五十歲左右,就開始出現動脈硬化的情況。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每過一年,血管都會逐漸變窄,幅度大約在1到2之間。然而,如果一個人經常生氣、著急,那麼在短短的一分鐘內,他的動脈可能就會急劇收縮100,這種速度遠遠超過了長年累月的慢性積累!

所以,那些確實能出現“氣死人”悲劇的人,往往都是肝火比較旺盛的人。

對於肝火旺的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病情還沒有發展到陰虛的程度,那麼治療起來相對會比較容易一些。隻需要吃一些清肝火的藥物,就可以起到降血壓的作用。因為瀉肝火實際上就等同於降低血壓。若選擇中藥,像龍膽瀉肝丸,當歸龍薈丸、腦立清、天麻勾騰飲之類的中中成藥,都適合因肝火引起的高血壓,去火的本事都十分了得。當然,你的的高血壓如果不是火真的很盛,用這類藥還是要特彆謹慎的。

如果屬於肝陽亢的高血壓症狀還不算嚴重的話,那麼喝苦丁丁茶或者栒菊清肝茶都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甚至可以代替藥物來進行調理。這兩種茶可以說是春天的專屬飲品,它們具有清瀉春天裡特殊旺盛的肝火的功效。

不過,需要特彆提醒的是,即便確實存在肝火較旺的情況,飲用苦丁茶時也千萬不要泡得太濃。這是因為苦丁茶的性質較為苦寒,過量飲用或者長期飲用都可能會對胃氣造成損傷。相比之下,栒菊清肝茶就要溫和許多,它主要由枸杞和菊花這兩種成分組成,在一般的超市裡都能夠輕鬆買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購買菊花時,一定要注意區分白菊花、黃菊花和野菊花。其中,白菊花的性質甘涼,比較適合經常飲用。對於那些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裡工作、不太喜歡喝茶或者擔心喝茶會影響睡眠的人來說,可以考慮改用白菊花來泡茶。而黃菊花的性質則是苦澀的,雖然去火的效果比白菊花更為顯著,但並不適合長期飲用,最好是在身體有火氣的時候再選擇飲用,在“和平時期”還是以白菊花為佳。至於野菊花,其寒性更為明顯,更不適合長期當作茶來飲用。

如果你因為肝火太盛,導致眼睛發紅,比如在春天常見的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或是眼睛長了“針眼”,即“麥粒腫”,這時可以把野菊花泡在杯裡,用水的蒸汽來熏眼睛,每次持續熏15分鐘,通過黏膜吸收野菊花的清熱功效。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特彆適合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眼部炎症。熏眼時,應保持適當距離,避免蒸汽過燙損傷眼周皮膚,同時閉眼緩慢呼吸,讓藥力緩緩滲透。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緩解由於肝火上升引起的眼部不適,減輕紅腫、灼熱和異物感。

對於苦丁茶,有兩種情況是不宜飲用的。第一種是得了風寒感冒,怕冷、無汗、鼻流清涕時,此時體內寒邪束表,若再飲用苦寒之品,會進一步損傷陽氣,導致寒邪內陷。苦丁茶的苦寒性質會加重這種類型的感冒症狀,如頭痛、四肢酸痛、體溫難升等。相反,這時候適宜喝薑茶,用薑來驅除寒氣,促進身體發汗解表,恢複正氣。第二種情況是總感到手腳不溫、畏寒怕冷、平時不敢吃冷東西、大便很少成形的人,這類人屬於虛寒體質,陽氣不足,脾胃虛弱,適合多吃羊肉、桂圓、紅棗之類的溫熱食物來溫補陽氣、健脾暖胃。如果喝苦丁茶,則會進一步損傷脾胃陽氣,加重腹痛、腹瀉的虛損症狀,使身體更加不適,甚至引發慢性消化問題。

對於那些脾氣大、血壓高的人,可以利用身體自身的降壓穴位來調節。當生氣或者感到血壓突然升高時,可以讓家人注意一下耳朵,耳後有一條靜脈會非常突出,這就是耳穴上與血壓有關的“降壓溝”。此時可以自行用手輕揉,從上至下緩慢按摩,揉到它不那麼突出為止,有助於平肝潛陽、鎮靜安神。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從醫療器械商店購買一個“三棱針”,它的針頭比我們用的縫衣服針要粗,帶有三個棱,刺破皮膚時出血更順暢。用它來刺破那個暴露的青筋,放幾滴血,之後你會覺得頭腦輕快一些,心情也會平靜一點,血壓會隨之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出血,尤其適合高血壓患者在情緒激動後應急使用。

來勢迅速的眩暈頭昏,也多是由於肝火造成的。肝陽上亢,氣血上衝,就會引發突發性頭暈。要瀉這種肝火,耳朵上還有一個穴位,叫“耳尖”。把耳朵豎著折疊一下,最高點的地方就是“耳尖穴”。此處為肝經循行所過,放血可清瀉肝火、醒腦開竅。同樣可以用三棱針放血的方法去火。操作前應保持情緒穩定,坐位或臥位皆可。這種方法對於因為肝火引起、在春天最容易出現的紅眼病、針眼之類症狀效果更好,能快速緩解眼部充血與脹痛。

這種放血療法一般要先揉揉準備放血的部位,讓它充分充血,然後用酒精或碘伏嚴格消毒,避免感染。之後用三棱針快速點刺,迅速擠出三四滴血即可,不可過量。操作後可用消毒棉球按壓止血。腳上也有“消氣穴”和“去火穴”,那就是太衝穴,這是肝經的原穴,也是疏肝理氣的關鍵穴位。這個穴位在大腳趾和二腳趾之間的縫隙處,向後約1.5寸的位置,要捏骨尋經地去揉,找到最酸脹的點。手指甲要剪平,要能掐進去,指甲長就會掐破皮膚。掐進去之後你會覺得深層有問題,真正生了氣或者因為生氣血壓就要升高的人,那個穴位就會感覺很痛,甚至會摸到一個結節或疙瘩,這就是中醫講的“痛則不通”,說明經絡不通了。每天堅持按摩510分鐘,可疏肝解鬱、平抑肝陽。通過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有效地緩解生氣和肝火引起的各種不適,幫助身體恢複平衡,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在中醫的理論體係中,人體的穴位被視為與各個器官密切相關的敏感點。當一個穴位在按壓時出現異常感覺,比如疼痛、結節或者酸脹,這通常意味著該穴位所屬的經絡以及與其相連的器官可能出現了問題。例如,按壓某個穴位時感覺到明顯的痛感或結節,這可能預示著相關的器官功能失調或受到阻礙。此時,通過按摩這個穴位,可以調節和治療相關器官的問題。按摩的過程應持續到結節逐漸消失,疼痛感也不再明顯,這樣才表明達到了理想的治療效果。

還有一個穴位叫陽陵泉,這是膽經的一個重要穴位,位於小腿腓骨小頭的下方。中醫認為,肝和膽不僅在生理上緊密相連,還與人的情緒狀態密切相關。在現代社會中,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人們的情緒波動較為頻繁,這直接影響到膽經的正常運作。前段時間流行的敲膽經保健法,正是因為膽經位於身體的最外側,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出現問題。因此,經常刺激陽陵泉穴位,就像撥動琴弦一般,使其產生電麻感並直接傳到腳底,對於疏解因生氣、肝火旺導致的膽經鬱結之氣,具有顯著的療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於腰腿發酸的高血壓患者,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補著降”。《素問·六節臟象論》中提到:“肝者,其充在筋。”這表明人體的筋脈需要依賴肝精的滋養。而《素問·上古天真論》也指出:“肝氣衰,筋不能動。”當肝的氣血不足時,筋脈就會失去原有的功能。如果血壓控製不佳,且病程較長,尤其是年齡較大的人,其病症可能不僅僅是肝火過旺這麼簡單。過旺的肝火長時間燃燒,會逐漸消耗肝腎的陰液。這時,患者雖然頭部脹感減輕,但會出現頭暈、健忘、失眠、視力模糊等症狀。此外,腰腿酸軟也是常見現象,這和高血壓初期的腳底踩棉花感有所不同。

一旦出現腰腿酸軟的症狀,就意味著病情已不再是簡單的肝火旺盛,而是需要滋陰補腎,甚至陰陽雙補。總之,此類情況需要通過補益的方法來降低血壓。中醫治療高血壓時,不僅關注血壓的數值高低,更重要的是判斷患者的體質屬於虛證還是實證。虛證患者的血壓可能比實證患者更高,治療時更為複雜,需要采用“補著降”的策略。

杞菊地黃丸是常用的一種“補著降壓”的中成藥,許多湯藥也會在其基礎上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症狀的需要。這類患者常常感到眩暈、耳鳴、腰膝酸軟,且沒有怕冷的問題,舌頭發紅,舌苔較少。如果脾胃功能不佳,容易腹瀉,可以在服用杞菊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補脾胃的藥物,如二陳丸、香砂養胃丸或參苓白術丸等。

另外,金匱腎氣丸也常用於“補者降”治療高血壓。這類患者除了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外,還會出現小便顏色淡、尿量大,尤其是夜尿頻繁、腰腿酸軟且怕冷的症狀。他們的舌頭顏色較淡,缺乏血色,表現出明顯的衰老跡象。金匱腎氣丸是一種補腎陽的藥物,性質溫熱,有些人在服用時可能會出現上火、口瘡或大便乾結等問題。此時,可以用黃連清胃丸或苦丁茶等去火藥物進行佐助。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上火通常是臨時性的,是由於服用補腎陽藥物引起的,並非體質的永久性變化。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應保持“補著降壓”的基本原則不變,隻需通過其他去火藥進行輕微調整即可。

很多女性一進更年期就先出現血壓問題,而且隨情緒變化而波動很大:除了頭暈頭痛,還有心煩易怒、兩脅脹痛、舌質紅,看著也和肝火旺的高血壓很相似。但這種更年期前後的血壓也是要補著降的,因為這個年齡的女性已經被火消耗了多數精力,一般不會是純粹的肝火旺,也經不起純粹清肝火的去火藥。有個方子很簡單,很對症,叫二仙湯,就是用補腎的仙茅、仙靈脾、巴戟天,配上補肝的當歸,和去火的知母、黃柏,整個方子仍是以補為主。

中醫醫生自身也難免有高血壓問題,但出現這個問題,他們首先不是吃藥,而是先通過入靜的方式,通過練功使火平息,把血壓降下來。簡而言之,人靜就是把大腦皮層對下級神經的管理、乾擾全部排除掉,使人從社會性的個體變成生物性的個體,發揮出生物性個體自身的調節能力,以及與自然之間的互相調節能力。中醫始終強調的天人合一其實就是這個意思,隻是人們不通過入靜已經很難達到這個境界了。

說到眼睛乾澀、頭目不清晰,即便不是血壓高的人也會出現,比如在辦公室長期伏案,或看電腦的人,他們更容易陰虛。因為他們心不靜,被欲望折磨,火大,雜念也多。

思想是雙刃劍,能成人也能傷人。所以有人心太重了就不會感到幸福,就敏感,對小事也不放鬆,較勁,就上火了,上火後的直接問題就是傷陰,日久天長的就成了陰虛,從心病變成身病了,從功能問題變成器質問題了。

如果沒有高血壓,隻覺得眼睛乾澀、舌頭紅、心裡起急、腰腿總感到酸軟的,身體不是虛胖的那種,可以用枸杞泡水,每天喝茶時放十幾粒,或者乾脆就喝枸杞茶,時常吃點杞菊地黃丸也能比較平緩地補陰。

3.腿酸與肝腎陰虛

《內經》熱舍於腎,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

腎經有熱,水不能克製火,就要消耗精髓,使骨髓枯虛。

腰腿酸軟的症狀,在虛性高血壓之外也很常見,中醫一般都診斷是肝腎陰虛。這是因為火把肝腎裡麵的陰精燒乾了,耗空了,由肝腎供給營養的骨頭就虛了,站久了就會酸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腿酸都可以用肝腎陰虛一個詞解釋過去的,這是很多人誤診的開始。

中醫的診斷是對人體生病之後的身體狀態的診斷,即便你是癌症,中醫診斷也可能是氣滯血淤,和月經失調的診斷類似,聽起來都不是大毛病。不管是癌症,還是內分泌失調,中醫關注的是得病後人的改變,而不是疾病本身。所以,雖然古代沒有現在的艾滋病,但古代的方子卻能治,至少能讓人糊裡糊塗地活下去。這就是因為中醫是看人,不是看病,是治人,不是治病。因此,診斷清楚是某種疾病並不是中醫的強項,中醫的強項是看人下菜碟,是量體裁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西醫有解剖學做基礎,能迅速查明病因,也未必全能治好,但肯定能讓人明明白白地死。所以,如果想發現引起人體異常的原因,要先通過西醫查清楚,再由中醫治療。

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何裕民教授對腿酸這個症狀特彆重視。他是治療癌症的專家,接治過很多由慢性肝炎變成肝癌的病人,他發現了這些病人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在發現癌症之前總覺得很疲憊,主要是腿腳的筋很酸。這個症狀不細心體會可能就滑過去了,但恰恰這個症狀就可能是肝癌的前兆了!

中醫的是藏血的,主管筋脈,筋的問題一般都和有關係。中醫的涵括西醫的肝,所以肝炎、肝硬化時肯定是相對血虛的,血虛就不能養筋了,筋就要酸,肢體就覺得沒力氣。而且肝的問題越嚴重,這個症狀越明顯,到了癌症階段,肯定是身體消耗到了極限,所以病人會異乎尋常地覺得筋骨酸。

不像其他慢性病似的提倡散步慢走,西醫治療肝炎、肝硬化病人時要求病人儘量平臥,而且最好把腳墊高,為的是讓下肢的血液多一些回到肝裡,對肝臟本身進行一次營養的自我灌注,相當於每天自己輸血一次,養一次肝,因為平臥時回流到肝臟裡的血能增加30!可見,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都發現四肢筋骨和肝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

所以,何教授再三提示,如果過去就有乙肝病毒陽性或肝功能已經不好的人要特彆小心,肝硬化乃至肝癌的轉變是一個無聲的過程,很難從症狀上感覺得到,如果工作很累,精神壓力很大,很可能從肝炎跳過肝纖維化、肝硬化的階段直接變成肝癌了。

何教授治療過的一個病人,是個銀行高管,牽頭一個項目。他肝功能之前就有問題,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項目進行到一半時他就覺得特彆累,腳上的筋非常酸,等到項目完成終於有時間去仔細檢查,才發現在一年的時間裡轉為肝癌了!

4.地黃丸係列:治虛火,修複體質

王綸《明醫雜著》補陰之藥,自少至老,不可缺也。

補陰的藥要常吃,從年少到年老,不可缺少。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陰虛火動難治。火鬱當發,看在何處?重者則從其性而升之。實火可瀉,黃連解毒之類。虛火可補。有補陰,火即自降,炒黃柏、生地黃之類。

陰虛火旺治療困難。有火就要發出去,發的時候要看火在哪條經。實火可以用黃連解毒之類的瀉火,虛火可以用黃柏、生地之類的補陰降火。

不止一個專家對年過40歲的男性提倡吃六味地黃丸,因為到這時候各種各樣的欲念為非作歹也多年了,難免上火,難免消耗陰氣。這也充分證明了朱丹溪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理論。就是說,即便沒有疾病,陰虛也比陽虛更容易發生,需要用藥物把陰補上去,他因此定製了大補陰丸。現在我們用的六味地黃丸與其同理,而後者作用和緩。

六味地黃丸最初是明朝錢乙開給小孩子的方子,因為孩子的體質是稚陰稚陽的,無論是陰還是陽都很稚嫩,經不起力量過大的藥物;六味地黃丸很平和,一共六味藥,三味是補的﹣﹣生地、山藥、山萸肉,三味是瀉的﹣﹣澤瀉、茯苓、丹皮。三補三瀉,補泄平衡了,補起陰來就不會上火了。

據說康熙四十九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當時任江寧織造,患病兩月未愈,臥床不起。康熙獲知,親賜六味地黃湯,曹寅遵旨服藥,很快就痊愈了,後來又繼續服用六味地黃丸,身體健旺勝前。可見,那時候人們已經將六味地黃丸作為養生保健品了。

六味地黃丸的適應症很多,包括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甲亢,總之都是消耗性疾病,遷延日久,傷到了陰,吃六味地黃丸等於是在收拾虛火造成的殘局,修複被傷害的體質。

六味地黃丸藥性平和,對症的服用者為手腳心熱、嗓子發乾、怕熱,夜裡睡覺會出汗一般是盜汗,就是在醒後發現自己一身是汗)。這個時候未必有明確的疾病,是處於一種機能紊亂,屬於亞健康狀態,吃六味地黃丸可以改變紊亂,防止其進一步發展。


最新小说: 攤牌了,不舔了,我爹是人族戰神 卸甲姑爺踏江城 我的農場上交易華夏諸天 治好總裁夫人,你就是女婿! 從白丁到人生贏家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