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學蘇姑娘的,”王月瑤笑道,“你說她的病蟲害圖譜畫得好,我就學著畫,果然比純文字管用。等去陽穀,我一定要見見她,向她請教草藥配法。”
喬鄆的眼神柔和下來:“她很隨和,肯定願意教你。陽穀的學堂裡有她的藥圃,種了上百種草藥,你見了肯定喜歡。”
第二天一早,喬鄆接到蘇婉的回信,裡麵夾著一片曬乾的麥藍菜。信裡說陽穀的蚜蟲問題解決了,農技官下周來,還說耬車零件已經在做了,等他回來改裝。蘇婉還提到,孩子們畫了很多農作圖,想送給“幫鄆哥哥的王姐姐”。
喬鄆把麥藍菜遞給王月瑤:“蘇婉送你的,說能提神。孩子們也畫了圖,等咱們回陽穀,讓他們給你。”
王月瑤接過麥藍菜,葉片乾而不脆,帶著淡淡的清香,她小心地夾進《試點記錄》裡:“替我謝謝蘇姑娘,也謝謝孩子們。”
上午,張萬財果然派了兩個夥計來破壞水渠,被守在暗處的護院抓個正著。夥計們嚇得當場招認,說是張萬財讓他們挖斷主堤,最好能淹了麥田。喬鄆讓護院把人送到濟州府衙,附上之前的謠言證據,張禦史當即下令,罰了張萬財五百兩銀,還讓他公開向王家莊道歉。
消息傳開,濟州府的鄉紳們紛紛派人來王家莊取經,有的甚至直接要求加入試點。王老爺捋著胡須笑道:“鄆小子,月瑤,你們這步棋走對了,用事實打了張萬財的臉,以後沒人敢再阻撓新政了。”
喬鄆看著院子裡前來取經的人群,對王月瑤道:“咱們該回陽穀了,農技官下周來,正好讓你和蘇婉一起看看,陽穀的經驗怎麼和濟州府結合。”
王月瑤點頭,眼裡閃著期待:“好,我早就想看看蘇姑娘的藥圃和你們的示範田了。”
啟程回陽穀的那天,王家莊的農戶們送了很遠,手裡捧著新蒸的麥餅和曬乾的紅棗,嘴裡說著感謝的話。喬鄆和王月瑤坐在馬車上,看著漸漸遠去的村莊,心裡滿是成就感。“這次回陽穀,咱們把兩地的經驗整合一下,”喬鄆說道,“你的農具改良和我的農桑技術,再加上蘇婉的草藥防治,肯定能讓新政更完善。”
“還有互助會的模式,”王月瑤補充,“王家糧行可以和陽穀的互助會合作,打通東平府和濟州府的糧道,讓農戶們的糧食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馬車行駛在官道上,秋日的陽光透過車窗,灑在兩人手中的資料上。喬鄆拿出蘇婉的信,再次翻看,王月瑤則看著陽穀的農桑地圖,時不時問幾句細節。兩人的對話裡,沒有猜忌,隻有對新政推廣的熱忱,和對未來的期待。
陽穀的曬穀場上,蘇婉正帶著孩子們布置歡迎的場地。竹匾裡擺著新曬的紅棗和花生,牆上貼著孩子們畫的農作圖,其中一張畫著喬鄆、蘇婉和一個陌生的姑娘孩子們猜是王月瑤),手裡都舉著麥穗,旁邊寫著“歡迎回家”。
“蘇姐姐,喬哥哥什麼時候到呀?”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拉著她的衣角問道。
“快了,”蘇婉笑著摸了摸她的頭,“等喬哥哥和王姐姐來了,咱們一起吃麥仁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夕陽西下時,遠處傳來馬蹄聲。喬鄆和王月瑤的馬車出現在村口,孩子們歡呼著跑過去,圍著馬車又蹦又跳。喬鄆跳下馬車,接過蘇婉遞來的水碗,喝了一口,熟悉的薄荷味在舌尖散開:“還是陽穀的水甜。”
蘇婉的臉頰微紅,側身讓王月瑤:“這位就是王姑娘吧?一路辛苦了,學堂裡給你備了茶水和乾淨的住處。”
“蘇姑娘不用客氣,”王月瑤笑著回禮,目光落在蘇婉腰間的藥袋上,“早就聽說你用草藥幫了很多農戶,這次來,一定要向你好好請教。”
三人站在曬穀場上,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遠處的麥田泛著金黃,學堂的燈火漸漸亮起,糧囤的輪廓在暮色中靜靜矗立。喬鄆看著身邊兩位各有風采的女子——蘇婉溫柔細心,是他紮根陽穀的根基;王月瑤乾練果敢,是他開拓濟州的助力。
他知道,新政推廣的路還很長,張萬財的餘怨、梁山的隱患、朝廷的變數,都是需要麵對的挑戰。但此刻,看著眼前的熱鬨景象,感受著身邊的默契與支持,他心中充滿了底氣。
晚飯時,夥房煮了麥仁紅棗粥,還擺上了陽穀的特色菜:炒野菜、燉羊肉、新蒸的麥餅。陳先生、趙掌櫃、劉老漢都來了,大家圍坐在一起,聊著濟州府的試點和陽穀的新規劃,笑聲和談笑聲在院子裡回蕩。
王月瑤喝著麥仁粥,讚不絕口:“蘇姑娘的手藝真好,比濟州府酒樓的粥還香。”
蘇婉笑著給她添了一勺:“喜歡就多喝點,明天帶你去藥圃看看,裡麵種了很多適合濟州府氣候的草藥,你可以帶些種子回去。”
喬鄆看著兩人相談甚歡的樣子,嘴角泛起淺笑。他舉起碗,對大家道:“陽穀是根,濟州是枝,有大家的幫忙,咱們的新政一定能枝繁葉茂。敬土地,敬收成,敬咱們的好日子!”
“乾杯!”所有人舉起碗,清脆的碰撞聲在夜空中傳開,像一首寫給農桑新政的讚歌。
夜深了,喬鄆坐在學堂的賬房裡,整理兩地的試點資料。蘇婉和王月瑤坐在旁邊,一個幫他分類圖紙,一個整理農戶反饋,偶爾低聲交流幾句,默契得像認識了很久。油燈的光芒柔和,照亮了桌上的計劃書,也照亮了三人眼中對未來的篤定。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