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台莊水調,秧穩田豐_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 第48章 台莊水調,秧穩田豐

第48章 台莊水調,秧穩田豐(1 / 1)

台兒莊的運河水帶著淡淡的腥氣,順著破損的堤岸漫進稻田,渾濁的水流裡飄著細碎的浮萍。喬鄆站在田埂上,看著農戶們挽著褲腿在水裡撈秧苗——剛移栽的秧苗被漫灌的河水衝得東倒西歪,有些甚至連根拔起,飄在水麵上。“這不是澇,是灌溉沒章法,”他對身邊的趙虎道,“運河堤岸破了不修,想澆水時沒水,不想澆時水漫田,再壯的秧苗也經不住這麼折騰。”

趙虎扛著一台“控流移栽耬”的模型,棗木架上安著可調節的水閥,前端的鐵鏵能精準挖穴栽秧,後端綁著帶孔的導流板——是王月瑤針對台兒莊的灌溉亂象改的,既能控製澆水量,又能固定秧苗根部。“剛才問了老船工張老爹,”他抹了把臉上的水痕,“運河堤岸的修補權被鄉紳吳四爺攥著,他說‘堤是吳家修的,澆水得看吳家臉色’,每年收完糧才肯修堤,平時故意留著缺口,好拿捏農戶。”

村頭的運河碼頭邊,幾個農戶正圍著吳四爺求情。吳四爺穿著油亮的綢緞衫,手裡把玩著玉扳指,腳邊放著一箱剛收的“澆水錢”:“急什麼?等收了夏糧,自然給你們修堤。現在要澆水,每戶先交三文‘堤費’,少一文都彆想動運河水!”

人群裡,張老爹氣得渾身發抖,他手裡的船槳重重砸在地上:“吳老四!去年你收了堤費,卻隻修了個小補丁,一場雨就衝垮了!今年還想騙錢?”

“老東西,彆給臉不要臉!”吳四爺的打手上前一步,推了張老爹一把,“再囉嗦,連你家的船都給扣了!”

蘇婉提著藥箱快步走過去,扶住差點摔倒的張老爹,從藥箱裡拿出一瓶跌打酒:“張老爹,先擦擦藥。”她轉頭看向吳四爺,語氣平靜卻堅定,“運河是官修的,不是你吳家的私產,克扣修堤錢,故意刁難農戶,就不怕官府治罪?”

王月瑤蹲在田邊,快速組裝控流移栽耬模型:“這耬車能一邊栽秧一邊控流,水閥調到‘半開’,正好滿足秧苗需水量,導流板能把多餘的水引回水渠,不會淹田。台兒莊的田塊碎,耬身做了折疊設計,窄田埂也能推。”

喬鄆激活信息探查掃過稻田和堤岸:,高處乾裂,秧苗存活率60)】

【核心矛盾:吳四爺壟斷堤岸修補權挪用修堤公款,故意拖延修堤)+灌溉無規劃缺乏分水設施,水流失控)】

【解決方案:王月瑤“控流移栽耬”+蘇婉“穩根護秧膏”+修建“分級分水渠”連接運河,按田塊高低分配水量)】

【關鍵線索:吳四爺與運河漕運官勾結,每年私吞朝廷下撥的修堤銀五十兩】

“吳四爺,”喬鄆走上前,從袖中掏出一份文書,“這是知府大人親批的‘運河水利令’,要求立即修補堤岸,保障灌溉,若有延誤,嚴懲不貸。另外,我們已經查到你私吞修堤銀的證據,要不要給大家念念?”

吳四爺臉色一變,搶過文書看了一眼,見上麵蓋著鮮紅的官印,眼神慌亂起來:“你……你們彆胡說!修堤銀早就花光了!”

“花在哪了?”林硯從人群後走出,手裡拿著一本賬冊,“這是你去年的收支記錄,修堤隻花了十兩,剩下的四十兩都給漕運官送禮了,還有你給自家蓋新房花的二十兩,也是從修堤銀裡挪的吧?”

陳默撚著胡須,補充道:“漕運官已經被巡查官盯上了,你要是還執迷不悟,隻能跟著一起坐牢。”

吳四爺癱坐在地上,看著賬本上的記錄,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打手們見狀,紛紛後退,不敢再囂張。農戶們爆發出歡呼聲,圍上來搶著看賬冊,罵聲此起彼伏:“原來是他吞了修堤錢!”“難怪堤總也修不好!”

縣丞很快帶著差役趕來,核實證據後,當場下令將吳四爺押走:“喬主事,修堤和灌溉的事,就拜托你們了!官府會派工匠協助,所需材料一律優先供應。”

接下來三天,台兒莊的田間地頭熱鬨非凡。喬鄆帶著農戶和工匠修補堤岸,用糯米漿混合石灰加固堤身,缺口處砌上厚實的青石板,防止再次衝垮;王月瑤和鐵匠一起調試控流移栽耬,水閥反複校準,確保每株秧苗都能分到合適的水量,折疊耬身在窄田埂上靈活穿梭,引得農戶們連連稱奇;蘇婉帶著婦人熬製穩根護秧膏,大鐵鍋裡的菖蒲、黃芪翻滾著,褐色的膏體冒著熱氣,她一邊熬藥一邊講解:“每株秧苗根部塗一錢膏,既能防爛根,又能讓根紮得穩,不怕水流衝。”

張老爹主動帶著船工們幫忙挖分級分水渠,他們駕著小船,在運河和田塊間穿梭,按照田塊高低,挖出三級水渠:高處田塊接“細流渠”,中等田塊接“常流渠”,低窪田塊接“溢洪渠”,多餘的水通過溢洪渠流回運河,再也不會淹田。“喬主事,這分水渠挖得好!”張老爹撐著船槳,笑著喊,“以後澆水不用看誰臉色,按田塊領水,公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試種田裡,王月瑤推著控流移栽耬走在前麵,鐵鏵精準挖穴,秧苗放進穴裡,水閥輕輕一擰,適量的水澆在根部,導流板順勢將土推平,秧苗穩穩立在田裡。蘇婉跟在後麵,給秧苗根部塗護秧膏,動作麻利。喬鄆則在分水渠邊安裝“量水標尺”,標尺上刻著不同田塊的需水量,農戶一看就懂,再也不會澆多澆少。

三天後,試種田的秧苗挺直了腰杆,翠綠的葉片上掛著水珠,根部牢牢紮在土裡,即使有微風拂過,也隻是輕輕搖晃,再也不會被衝倒。農戶們圍在田邊,紛紛讚歎:“這耬車真神!以前栽秧得三個人,現在一個人就夠了,還栽得穩!”“分水渠也管用,俺家高處的田終於能澆上水了!”

晌午,張老爹在自家的漁船上擺了午飯。糙米飯、運河裡的鮮魚、水芹炒雞蛋,都是台兒莊的特色。“這魚是剛從運河裡撈的,”張老爹給喬鄆夾了塊魚肉,“以前運河水渾,魚少,現在堤修好了,水清亮了,魚也多了!以後咱們種稻、捕魚兩不誤,日子越過越紅火!”

喬鄆嘗了口魚肉,鮮嫩的味道在嘴裡散開。蘇婉遞過一碗清熱的荷葉茶:“台兒莊的水濕氣重,這茶能去濕。吳四爺被抓了,他的田產被官府沒收,正好改成互助會的農具站和技術學堂,方便推廣新技術。”

王月瑤拿著一張新畫的“稻漁共生”圖紙,鋪在船板上:“我和張老爹商量了,在低窪田塊挖小魚塘,種上水稻,塘裡養魚,稻花落在水裡喂魚,魚的糞便肥田,一舉兩得。控流移栽耬還能改改,加個撒魚苗的小鬥,栽秧時順便放魚苗,省功夫。”

陳默撚著胡須,看著遠處忙碌的農戶,對喬鄆道:“台兒莊的灌溉和修堤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可以聯動運河漕運,把多餘的糧食通過運河運出去,賣個好價錢。鄰縣沛縣也是運河沿岸,灌溉問題和台兒莊類似,可以讓張老爹帶著經驗過去,船工們走運河方便,推廣起來快。”

林硯推了推眼鏡,補充道:“我算了算,修建分級分水渠花了八十兩,控流移栽耬每台成本四兩,互助會補貼一兩,農戶負擔不大。吳四爺私吞的修堤銀被追回三十兩,正好用來買魚苗,發給農戶搞稻漁共生。”

傍晚,夕陽把運河水麵染成金紅色。修補好的堤岸像一條青灰色的長龍,守護著兩岸的稻田;分級分水渠裡,清水順著不同的渠道流進田塊,秧苗在水中輕輕搖曳,透著勃勃生機;漁船上的炊煙嫋嫋升起,和岸邊的田埂、遠處的村莊構成一幅熱鬨的田園圖。

“明天我和張老爹去沛縣看看,”喬鄆對眾人道,“陳先生和林硯留在台兒莊,盯著稻漁共生的試點和漕運對接;蘇婉,你把穩根護秧膏的配方和分水渠的修建方法整理成手冊;王月瑤,你留在台兒莊,指導鐵匠鋪趕製改良後的栽秧放魚苗耬,等沛縣確定推廣,再帶工具過去。”

蘇婉從藥箱裡拿出一個布包,遞給喬鄆:“裡麵是濃縮護秧膏和防蚊藥包,沛縣的運河蚊子多,你帶在身上。還有這個——”她遞過一小包秧種,“這是試種田裡選的良種,耐澇抗倒,讓沛縣的農戶先試種。”

王月瑤也遞過一個控流移栽耬的模型:“給沛縣的鄉紳看看,這是咱們在台兒莊的成果。要是他們的灌溉有特殊問題,我遠程改圖紙,保證合用。”

喬鄆接過布包和模型,指尖觸到模型上光滑的水閥,心裡滿是踏實。運河上,張老爹的漁船劃過水麵,激起層層漣漪,船工們的號子聲傳來,粗獷而歡快。農戶們的歌聲也跟著響起,是改編的運河小調,唱的是“渠分千家水,秧穩萬畝田”。

夜色漸濃,運河邊的燈籠亮了起來。喬鄆看著身邊默契協作的夥伴,蘇婉在整理草藥手冊,王月瑤在和鐵匠討論耬車改進,陳默在和張老爹商量沛縣的行程,林硯在核對明天的物資清單,趙虎在堤岸巡邏,身影沉穩。雖然沛縣的推廣還需費心,但看著台兒莊這片從“灌溉亂地”變“豐產良田”的土地,感受著團隊的默契與農戶的信任,他知道,隻要順著民心走,跟著土地的需求乾,再難的水利難題,也能變成滋養豐收的源頭。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萌妻出逃:霸總追愛 荷葉閒客中短篇小說選集四 神話物理局 NPC說我才是虛擬人格 我進的不是戀愛遊戲嗎 何以為民 逼我老婆改嫁?我反手一個大逼兜! 年代1968:牛棚裡的幸福生活 北大荒?開局自帶兩百平物資倉庫 婚內不同房?你當本世子舔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