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陽穀粱挺,智尋官糧,勇融團隊_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 > 第64章 陽穀粱挺,智尋官糧,勇融團隊

第64章 陽穀粱挺,智尋官糧,勇融團隊(1 / 1)

陽穀的高粱田裹著一股焦苦氣,半人高的高粱稈歪歪扭扭地趴在地上,像被抽走了骨頭——有的被蚜蟲啃得葉片精光,隻剩光禿禿的稈子;有的被連日的風雨吹得攔腰折斷,斷口處流出黏糊糊的汁液,沾著細小的蟲糞。喬鄆蹲在一叢倒伏的高粱前,指尖捏起葉片背麵的蚜蟲,蟲體一擠就流出墨綠色的漿液,順著指縫往下淌:“這是‘高粱蚜’,專吸高粱的汁液,”他對身邊的老農高老爹道,“再加上土壤板結,根係紮不深,風一吹就倒,您家這四畝高粱,要是再不救,今年收的連喂雞都不夠。”

高老爹手裡攥著一把斷成兩截的高粱穗,枯瘦的指節泛白:“俺種了三十年高粱,從沒見過這麼糟的年景,”他指著田埂邊的空糧囤,“去年收的高粱還夠吃,今年開春買了高記糧行的‘抗蚜高粱種’,花了三倍的錢,結果種下去才發現是普通種——高四說‘蚜蟲多是天旱’,讓俺們買他的‘抗旱肥’,其實就是摻了土的草木灰,俺沒錢買,隻能看著高粱倒在地裡。”他說著,往田邊的土坯房瞥了一眼,裡麵傳來小孫子餓得“嗚嗚”哭的聲音,高老媽正拿著竹篾編的蟲拍,在高粱田裡徒勞地拍打,拍落的蚜蟲沒一會兒又爬滿了新的葉片。

王月瑤推著一台“高粱防倒抗蚜耬”走過來,棗木車架兩側加了可拆卸的竹製支架,前端是帶細齒的“蚜蟲梳”——能輕輕刮掉葉片背麵的蚜蟲,後端的播種鬥旁多了個“肥槽”,裡麵裝著蘇婉熬的“壯根肥”,播種時能同步給高粱根施肥,讓根係紮得更深。“剛才去縣衙附近打聽,”她擦了擦手上的蚜蟲屍體,竹支架上還沾著細小的高粱葉,“高四和縣衙的倉官李仁勾結,李仁把朝廷撥的‘賑災高粱種’私分給高四,高四摻上普通種賣高價,還讓梁山的‘船火兒’張橫派二十個嘍囉看著糧庫,誰要是敢說閒話,就把誰家的高粱田踩平。”

蘇婉提著藥箱快步走來,藥箱裡的陶罐碰撞出輕響,她拿出兩個陶罐:一個裝著深綠色的“抗蚜膏”,罐口沾著高粱葉的碎末,另一個是淡黃色的“壯稈液”,裡麵飄著細碎的蓖麻葉——“這抗蚜膏用陽穀特有的蓖麻葉、苦參和硫磺熬的,蓖麻葉的汁液勁大,蚜蟲沾著就死;壯稈液加了豆餅和骨粉,能讓倒伏的高粱重新挺直,還能增強抗風性。”她蹲下身,用小毛刷將抗蚜膏仔細塗在高粱葉上,動作輕得像怕碰斷稈子:“得先把有蚜蟲的葉片摘下來,用開水燙了再埋,不然蚜蟲的卵會跟著雨水滲進土裡,明年還得犯。”

喬鄆激活信息探查掃過高粱田和高記糧行:【作物:陽穀紅高粱高粱蚜感染率90,倒伏率50,預計減產90)】

【核心衝突:高四壟斷高粱種摻假種抬價200)+李仁私吞賑災種挪用朝廷撥款50兩)+勾結梁山張橫二流武師中遊,擅長“水戰拳”,嘍囉多為陽穀本地人,家人被高四控製)】

【智鬥關鍵:李仁將私藏的賑災種埋在糧庫後院的枯井裡,鑰匙藏在縣衙的書房抽屜;高四每周五用牛車運假肥去各村,路線經高粱田北側的石橋】

【石勇作用:擅長追蹤曾在鏢局當趟子手),能通過腳印和車轍找到枯井位置;流星錘可破壞牛車車輪,避免硬拚】

【主角狀態:體質47高級武師初期),全程主導計謀,武力僅用於保護農戶,不主動開戰】

“按計劃來,用腦子解決問題,不動刀槍,”喬鄆召集團隊和石勇圍在一起,低聲布置,“林硯,你去縣衙找李仁的文書,就說要核對賑災種的發放記錄,趁機查看他書房的抽屜,記清鑰匙的位置;陳先生,你帶兩個護院去石橋踩點,在橋邊挖淺坑,裡麵鋪拌了抗蚜膏的高粱稈——牛車一壓就陷,還能粘住車輪;趙虎,你帶護院在高粱田邊挖‘誘蚜溝’,裡麵鋪拌了抗蚜膏的麥麩,引蚜蟲掉進溝裡;蘇婉,你多熬些抗蚜膏,裝在陶罐裡,用來堵牛車的車輪;王月瑤,你把防倒耬的支架加固,幫農戶把倒伏的高粱扶起來,用支架撐住;石勇,你跟著高四的嘍囉,通過他們的腳印和車轍,找到糧庫後院枯井的位置,注意彆驚動他們。”

石勇站在一旁,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流星錘,聽到“找枯井”,眼神亮了亮——追蹤是他的老本行,卻還是有些猶豫:“俺隻幫農戶找種,不摻和你們跟官府的事。”

“放心,”喬鄆拍了拍他的肩膀,“找種是為了給農戶救急,官府那邊有陳先生和林硯,你隻需要幫咱們確定枯井的位置,其他的不用管。”

石勇點了點頭,轉身消失在高粱田的陰影裡——他的腳步很輕,踩在鬆軟的土上幾乎沒有聲音,像一陣風掠過。

當天下午,石勇就回來了,手裡拿著一把沾著泥土的枯井繩:“枯井在糧庫後院的老槐樹下,上麵蓋著塊青石板,石板上壓著兩袋假肥,鑰匙應該在李仁的書房——俺跟著嘍囉的腳印,看到他們去縣衙找過李仁,回來後就去了枯井那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喬鄆心裡一喜,立刻讓林硯去縣衙。林硯裝成核對文書的樣子,在李仁的書房裡轉了一圈,果然在抽屜的夾層裡找到了一把銅鑰匙,上麵還沾著枯井裡的泥土。他悄悄記下鑰匙的樣子,回來後讓鐵匠鋪連夜打了一把一模一樣的。

第二天一早,高四的牛車果然往石橋方向去了。喬鄆帶著團隊和農戶,在橋邊等著——淺坑裡的高粱稈已經鋪好,抗蚜膏也裝在了陶罐裡。牛車剛上橋,車輪就陷進了淺坑,高粱稈纏住了車輪,抗蚜膏的味道嗆得牛直哞叫。

“怎麼回事?”高四從車裡探出頭,剛要喊嘍囉推車,陳先生帶著農戶們圍了上來,手裡舉著摻假的高粱種:“高掌櫃,你賣假種,還私吞賑災種,俺們已經告訴縣尉了!”

嘍囉們一聽“縣尉”,頓時慌了——他們的家人都在陽穀,要是被官府抓了,家人就沒人管了。有個嘍囉突然喊道:“俺們不幫高四了!俺們要回家!”其他嘍囉也跟著附和,紛紛扔下手裡的棍子。

張橫在最後一輛車裡,見勢不妙,揮著拳頭就朝喬鄆衝來——他的“水戰拳”專打要害,喬鄆側身避開,剛要出手,石勇突然從高粱田邊跳了出來,流星錘輕輕一甩,纏住了張橫的手腕,“哢嚓”一聲,張橫的手腕就被纏得動彈不得。

“俺說過,隻幫農戶,”石勇看著張橫,眼神冰冷,“你要是再敢欺負他們,俺的流星錘可不認人。”

張橫疼得直咧嘴,卻不敢反抗——他能看出,石勇的武藝比他高得多,再鬨下去隻會更慘。

這時,縣尉帶著捕快趕來,手裡拿著林硯找到的賬本:“高四、李仁,你們私吞賑災種,賣假種坑害農戶,證據確鑿,跟我走一趟!”

捕快們上前,將高四和李仁捆了個結實,張橫也被押走了——縣尉說,會把他交給梁山,讓梁山的人處置。

解決了高四和李仁,喬鄆帶著團隊和石勇,用鑰匙打開了糧庫後院的枯井——裡麵果然堆滿了金燦燦的賑災高粱種,還有不少袋抗蚜的農藥。農戶們看到種,激動得歡呼起來,高老爹抱著一袋種,老淚縱橫:“俺們的高粱有救了!俺的小孫子有飯吃了!”

接下來的幾天,陽穀的高粱田煥發生機。王月瑤的防倒耬派上了大用場,農戶們用支架把倒伏的高粱扶起來,抗蚜膏塗在葉片上,蚜蟲紛紛掉進誘蚜溝裡;蘇婉的壯稈液澆在高粱根上,原本乾癟的稈子漸漸挺直,新抽的高粱穗飽滿圓潤;石勇則跟著趙虎,幫農戶們挖“排水溝”——高粱怕澇,排水溝能讓根係更透氣,他的流星錘用來砸土塊,比鋤頭還快,農戶們都笑著喊他“石壯士”。

傍晚,高老爹在高粱田邊擺了晚飯,糙米飯、炒高粱苗、高粱麵窩頭,還有一碗高粱米羹。高老爹的小孫子捧著窩頭,吃得滿嘴是渣:“爺爺,這窩頭真甜!”高老爹笑著摸了摸孫子的頭,又給石勇遞了一碗羹:“石壯士,多虧你幫俺們找種,這羹你趁熱喝!”

石勇接過羹,喝了一口,高粱的清甜在嘴裡散開——他很久沒吃過這麼踏實的飯了,以前在梁山,吃的是搶來的糧,心裡總不踏實,現在幫農戶做事,吃的是自己掙來的飯,反而覺得香。

喬鄆看著石勇,心裡知道,他已經慢慢融入了團隊。石勇不再像以前那樣沉默寡言,會主動幫王月瑤測試防倒耬的支架,會跟趙虎討論怎麼挖排水溝更省力,甚至會教農戶們用流星錘的技巧來砸土塊——當然,隻是砸土塊,不是傷人。

夜色漸濃,高粱田裡的燈籠亮了起來,映著挺直的高粱稈和飽滿的高粱穗,像一片紅色的海洋。喬鄆看著身邊的夥伴:林硯在整理賬本,陳先生在和縣尉商量後續的賑災種發放,蘇婉在熬新的抗蚜膏,王月瑤在修改防倒耬的圖紙,趙虎和石勇在高粱田邊巡邏,兩人偶爾還會聊幾句——趙虎在問石勇以前在鏢局的事,石勇也願意多說幾句。

喬鄆知道,石勇雖然還沒說“加入團隊”,但心裡已經認同了他們。接下來的路,還有更多的州縣等著他們,還有更多的困難等著應對,但有了石勇這個一流高手,有了團隊的默契,有了農戶的信任,再難的路也能走下去。

遠處的高粱田邊,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石勇突然停下腳步,流星錘握在手裡,警惕地看向陰影處。喬鄆也跟著看過去,隻見一個黑影一閃而過,手裡拿著一把刀,像是梁山的嘍囉。

“是張橫的人,”石勇低聲道,“他們肯定是來報複的,俺去追!”

“彆追,”喬鄆拉住他,“他們隻是來探路的,咱們隻要護好農戶和高粱田,他們不敢怎麼樣。明天咱們在高粱田邊設幾個陷阱,用抗蚜膏和誘蚜溝,就能對付他們。”

石勇點了點頭,放下流星錘——他發現,跟著喬鄆,不用靠打打殺殺,也能護好農戶,這種感覺,比以前在梁山自在多了。

夜色更濃了,燈籠的光映在石勇的臉上,他看著高粱田裡忙碌的農戶,看著身邊的團隊,心裡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四處漂泊,因為他找到了能讓他安心的地方,找到了能一起護著農戶的夥伴。

喜歡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請大家收藏:()穿越水滸:鄆哥稱帝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本心之源 女帝教我當大師,開局全款買凶宅 夜王與白姬之詩 記述 誤綁後,高冷仙尊喊我道侶寶 修仙背靠大佬,我混的風生水起 北平烽火淬青春:鋼鐵誓言 詩酒江湖:開局李白叫我親兄弟 凡人修仙:瘋了吧!你一百歲了還要修仙 一抹星辰照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