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訓練營的氣氛,和之前打夏季聯賽時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說夏季聯賽像塊熱鬨的試金石,到處都是想抓住機會的毛頭小子和邊緣人,那訓練營就是真正的戰場——空氣裡飄著的不是興奮,是嚴肅到發緊的專業感,還有藏不住的殘酷。在這裡,沒人再把“試試水”當回事,保羅·加索爾、詹姆斯·波西、洛倫岑·賴特、賈森·威廉姆斯這些名字,以前林凱隻在電視轉播和體育雜誌上見過,現在卻能和他們穿同款訓練服,在同一個球場上跑位、對抗。
白巧克力威廉姆斯運球時手腕翻飛,球像粘在手上似的,隨便一個變向就能把人晃得找不著北;加索爾在低位接球,背身靠住人,一個緩慢卻紮實的轉身,指尖輕輕一挑,球就順著籃筐內沿滾了進去;波西防守時像塊貼上來的膏藥,不管對手怎麼變向,他總能踩著碎步跟住,胳膊肘還時不時頂一下,用小動作乾擾節奏。
林凱站在場上,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職業”和“業餘”之間的鴻溝有多寬。
他的日子比夏季聯賽時難過多了。
在nba級彆的對抗下,【幻影存在】那點效果幾乎被磨平。這些老將個個都是火眼金睛,就算偶爾被他詭異的跑位晃一下神,也就半秒鐘的功夫,馬上就能調整過來,甚至還會反過來預判他的下一步。身體對抗上的差距更明顯,進攻時他想靠一下對手,結果自己先被撞得趔趄;防守時對手稍微發力扛一下,他就像被推了一把的稻草人,腳步直接亂了。
有次隊內分組對抗,林凱被分到防替補控衛厄爾·沃特森。沃特森拿球後根本不跟他虛晃,就憑著速度和力量,一步就從他身邊衝了過去,輕鬆上籃得分。下一個回合,沃特森更直接,拿球後故意用肩膀頂著林凱往裡推,像台小推土機似的,硬生生把他頂到籃下,然後起跳造了他一個犯規。
罰球的時候,沃特森站在罰球線上,低頭看了眼站在旁邊的林凱,嘴角勾了下,語氣帶著點戲謔:“菜鳥,歡迎來到nba。”
林凱攥著拳頭,指甲掐進掌心,沒說話。他知道,這不是羞辱,是每個新人都要經曆的過程——在這裡,沒人會因為你是“菜鳥”就手下留情。
訓練師很快給林凱製定了專屬的增肌和力量訓練計劃。從那天起,他成了健身房裡待得最久的人。早上球隊合練結束,彆人去休息、聊天,他抱著啞鈴做彎舉,一組接一組,直到手臂酸得抬不起來;下午戰術訓練完,他又紮進力量房,練深蹲、練臥推,汗水順著下巴滴在地板上,暈開一小片濕痕。
飲食也變得單調。早餐是水煮蛋、雞胸肉和燕麥,午餐是烤牛肉、西蘭花和糙米飯,晚餐還是雞胸肉配蔬菜,連點醬油都很少放。那些以前愛吃的漢堡、可樂,現在隻能遠遠看著。有時候他嚼著沒味道的雞胸肉,嘴裡發苦,卻還是逼著自己咽下去——他知道,想留在這兒,就得先把身體練起來。
除了練身體,林凱還迷上了看錄像。他把自己訓練和比賽的錄像反複看,找出每次跑位失誤、傳球不到位的地方,記在小本子上;更常看的是那些nba頂級無球高手的比賽錄像——雷吉·米勒如何在三分線外繞著掩護跑位,如何在防守人貼上來的瞬間突然加速甩開;理查德·漢密爾頓怎麼利用隊友的掩護切入,接球後如何調整節奏投籃;甚至連未來才會大紅大紫的克雷·湯普森的錄像,他也找出來看,研究他無球時的站位和接球投籃的穩定性。
【幻影存在】的能力他也沒放下,隻是不再執著於“讓自己消失”。他開始琢磨怎麼把那點“視線誘導”用在細節上——比如隊友過來擋拆的瞬間,他故意放慢半拍腳步,讓防守人誤以為他要繞掩護,結果他突然變向,從另一邊切進去;或者在無球空切時,他手臂稍微動一下,像是要往左邊跑,等防守人重心偏移,他馬上往右邊切。
這些細微的操作,需要極致的專注力和對球場的洞察力。他經常在訓練結束後,一個人留在球館裡加練。拿著球在場上跑,模擬比賽中的場景,一遍遍地試,失敗了就重新來,直到能熟練做出那個動作,才收拾東西離開。
他的努力,沒逃過一些老將的眼睛。
有次訓練結束後,詹姆斯·波西路過場邊,正好看到林凱在練防守腳步,停下來看了一會兒,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你現在還防不住我,但你跟人的時候像塊牛皮糖,甩都甩不掉。保持這個勁。”
保羅·加索爾則溫和多了。有次隊內傳球訓練,林凱給加索爾傳了個擊地傳球,角度很刁鑽,正好避開了防守人的手,加索爾接球後輕鬆得分。訓練間隙,加索爾走到林凱身邊,笑著說:“你的傳球很有想法,就是有時候不夠穩定。繼續練投籃,下次我在低位要位,等你來傳。”
就這麼幾句簡單的話,卻像給林凱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他知道,這些老將的認可,比任何讚美都管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季前賽很快開始了。
林凱獲得的出場時間很少,大多是在垃圾時間——比如比賽最後幾分鐘,雙方分差已經拉開二十分以上,主力都下場休息了,教練才會叫他的名字。
他的數據依舊不好看,有時候一場比賽下來,可能就得了2分,或者搶了1個籃板,甚至還有過0分0籃板0助攻的“三無”表現。但偶爾,他也能打出點亮眼的操作——比如一次快攻中,他看到隊友在籃下被人防住,突然把球往籃板上一拋,另一個隊友跟進扣籃得分;或者一次無球跑位,他借著掩護甩開防守人,接球後馬上出手,三分球空心入網。
這些瞬間雖然短暫,卻總能讓場邊的教練和隊友眼前一亮。
季前賽的客場之旅也讓林凱吃了不少苦。背靠背比賽的時候,打完一場,連夜坐飛機趕往下一個城市,第二天早上就要起來訓練,晚上又要比賽。肌肉酸痛得厲害,睡眠也不夠,有時候在飛機上靠著窗戶就能睡著。
但也正是在這種高強度的節奏裡,林凱感覺自己對【幻影存在】的掌控力在慢慢提升。被動效果越來越自然,不用刻意去想,就能在跑位時輕微乾擾防守人的視線;主動施展“視線誘導”時,雖然精神消耗還是很大,但成功率比以前高了一些——以前十次可能隻能成功兩次,現在大概能成功三次。
他能感覺到,【幻影存在】正在從v1的“初學乍練”,慢慢朝著“初窺門徑”靠近。
一天晚上,球隊在鹽湖城打完一場季前賽,住進了酒店。林凱洗完澡,躺在床上,渾身酸痛,卻怎麼也睡不著。他隨手拿起床頭櫃上的時尚雜誌——這是酒店提供的,他平時沒事的時候會翻一翻,一方麵是想了解這個時代的流行文化,另一方麵,潛意識裡,或許也是在找關於“特定高魅力、高知名度異性”的線索。
雜誌翻到中間一頁,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孩吸引了他的目光。
女孩站在陽光下,笑容很甜,眼神清澈,氣質又清新又優雅,正對著鏡頭比了個輕輕的招手動作。旁邊的文字寫著,她是正在崛起的好萊塢新星,憑借《公主日記》係列電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美國甜心”。
安妮·海瑟薇。
林凱的心跳莫名快了幾拍。
他想起了斯嘉麗·約翰遜——當初就是因為接觸到斯嘉麗那種“神秘、冷豔”的特質,他才觸發了【幻影存在】。那安妮·海瑟薇這種“清新、優雅、像公主一樣”的特質,如果能觸發“雙修”能力,會帶來什麼?
是更精準的投籃?畢竟“優雅”的特質,似乎和投籃的穩定性很搭;還是更靈活的籃下腳步?像公主跳舞一樣,在籃下穿梭;甚至,會不會是某種能提升團隊士氣的能力?比如在場邊的時候,能讓隊友的狀態更好?
這個念頭一旦冒出來,就像生了根似的,怎麼也壓不下去。
林凱自嘲地笑了笑——他現在就是個隨時可能被球隊裁掉的邊緣球員,一場比賽隻能打幾分鐘,連名字都沒幾個人知道;而安妮·海瑟薇是好萊塢新星,走到哪兒都有記者圍著,粉絲成群。他們之間的差距,比nba球場到好萊塢的距離還遠,簡直是天塹。
可轉念一想,當初遇到斯嘉麗的時候,他不也隻是個剛打夏季聯賽的菜鳥嗎?那時候誰能想到,會觸發【幻影存在】這種能力?
這麼看來,這個看似荒謬的想法,好像也不是完全沒可能。
隻是,想接觸到安妮·海瑟薇那個層次的人,他首先得變得更強,更有名氣。至少,得先在nba站穩腳跟,成為一個能穩定出場的球員,而不是隨時可能卷鋪蓋走人的菜鳥。
一個新的目標,帶著點香豔,又充滿了挑戰,悄悄在他心裡埋下了種子。
但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想這些遙遠的事。
季前賽已經接近尾聲,球隊裁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訓練館裡的氣氛又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都在拚命表現,生怕自己是被裁掉的那個。
林凱摸了摸口袋裡的訓練計劃表,指尖傳來紙張的粗糙感。他知道,決定他能不能留在nba的時刻,很快就要到了。
喜歡nba之雙修大帝請大家收藏:()nba之雙修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