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腳踝的劇痛仿佛還在昨日,但日曆上的數字明明白白標注著,距離受傷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周。
林凱穿著厚重的保護靴,獨自坐在灰熊隊訓練館的場邊塑料椅上。場館中央,隊友們正在進行激烈的對抗訓練,汗水順著他們的下頜線滴落,砸在地板上暈開小小的濕痕。球鞋摩擦木質地板的尖銳聲響、籃球撞擊地麵的“砰砰”聲、教練在場邊的嘶吼聲……這些曾經每天環繞在他耳邊的聲音,如今聽著既熟悉又遙遠,像隔著一層模糊的玻璃。他的右手手指無意識地蜷縮、張開,指尖似乎還殘留著籃球表麵那粗糙的皮革觸感,連掌心的薄繭都在隱隱發癢,提醒著他有多渴望重新拿起那顆球。
這四周的傷病期,比他想象中更漫長,也更煎熬。最初兩周,腳踝的劇痛和腫脹讓他連正常行走都困難,隻能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發呆,腦海裡一遍遍回放受傷時的畫麵。等疼痛和腫脹終於消退,隨之而來的是更磨人的恢複期。每天清晨,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在訓練館,先在理療室接受半小時冰敷,再用二十分鐘做電療和超聲波,舒緩緊繃的肌肉和韌帶。之後的兩小時,他會泡在上肢力量區,臥推、引體向上、坐姿劃船……每一個動作都拚儘全力,杠鈴的重量一次次加到極限,直到手臂酸痛得抬不起來才肯停下。訓練服濕了一件又一件,擰出的汗水能在地板上積成小水窪,他卻像感覺不到疲憊似的,隻想著能多練一點,再多練一點。
這段時間裡,他瘦了一圈,臉上的嬰兒肥褪去,下頜線變得更清晰。但身上的肌肉線條卻愈發明顯,尤其是肩膀和手臂,肉眼可見地粗壯了不少,連袖口都顯得有些緊繃。體重秤上的數字增加了約3公斤,隊醫說大部分是肌肉,但他心裡清楚,這些新增的力量能不能轉化成賽場上的對抗優勢,還得等真正上場才能檢驗。
比身體變化更重要的是,這段無法上場的日子,讓他有了全新的視角去理解籃球。每天下午,他幾乎都泡在錄像分析室裡,電腦屏幕上循環播放著灰熊隊的比賽錄像,還有聯盟裡其他強隊的戰術拆解。主教練胡比·布朗第一次發現時,還以為他隻是無聊打發時間,可沒過幾天,當林凱指著屏幕上的細節提出自己的看法時,胡比·布朗和助理教練喬爾格都愣住了——這個才打了半個賽季的菜鳥,對戰術的理解深度,對對手習慣動作的觀察,竟然已經趕上了隊裡的老球員。
那天下午,加索爾也來分析室看錄像,林凱正好在研究太陽隊中鋒的技術特點。他指著屏幕上慢放的畫麵,聲音清晰:“你看這裡,保羅,他每次準備上前掩護時,左肩會先下沉零點幾秒,幅度很小,但隻要注意看就能發現。如果我們的內線能提前察覺到這個動作,就能提前卡住位置,不讓他順利擋拆。”
加索爾湊近屏幕,反複看了幾遍,眼中漸漸露出驚訝的神色。他拍了拍林凱的肩膀,笑著說:“不錯的觀察,林。我之前都沒注意到這個細節,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狡猾了?”
林凱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他心裡清楚,是傷病剝奪了他上場的機會,卻也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真正“閱讀”比賽。再加上【幻影存在】這個能力本身就需要極致的觀察和預判,兩者相互配合,他的籃球智商幾乎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
即便不能進行有球訓練,他對【幻影存在】的掌控也沒有落下。每天晚上回到公寓,他都會花一小時在腦海裡模擬比賽場景:從運球過半場,到觀察隊友跑位,再到尋找出手時機,每一個環節都細致入微。他還會在腦海裡規劃精神力的運用,思考怎麼把那微弱的“視線誘導”用在最關鍵的時刻——比如在對手封蓋時稍微乾擾對方的判斷,或者在傳球時讓防守人出現瞬間的注意力偏移。一次次的模擬中,他能清晰地感覺到,那層阻礙能力升級到v2的薄膜,正變得越來越薄,仿佛再用點力就能衝破。
這段時間裡,灰熊隊的戰績有所下滑。沒有了林凱在替補陣容裡的詭變突破和及時傳球,替補席的進攻變得有些滯澀,好幾次比賽都因為替補階段被對手拉開分差而輸掉。聯盟裡關於新秀挑戰賽的討論早已傳開,勒布朗、韋德、安東尼這些新星的名字頻繁出現在新聞裡,他們的光芒越來越耀眼,相比之下,受傷的林凱幾乎被媒體遺忘。
但這些並沒有讓林凱沮喪,反而像一團火,點燃了他心裡更強的鬥誌。他知道,現在的蟄伏是為了更好的回歸,等他傷愈複出,一定會讓所有人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終於,在受傷後的第四周,隊醫給林凱做了全麵的複查。拿著檢查報告,隊醫仔細看了一遍,又抬頭看了看林凱,緩緩點了點頭:“踝關節的穩定性恢複得很好,力量測試也達到了上場標準。理論上來說,你可以開始進行有球訓練了,之後再慢慢增加訓練強度。但記住,林,心理關和身體關同樣重要,上場後不要害怕再次對抗,不然很容易留下心理陰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凱深吸一口氣,壓下心裡的激動,眼神銳利得像出鞘的刀:“我準備好了,醫生。”
脫下穿了四周的保護靴,換上熟悉的籃球鞋,當雙腳重新踏上訓練館的木地板時,林凱還有些陌生的感覺——腳掌接觸地麵的觸感,膝蓋彎曲時的發力感,都和受傷前有些不一樣。他沒有急於求成,先從最簡單的定點投籃開始,每次出手前都會特意感受腳踝的發力,確保動作不會對腳踝造成負擔。
一開始,他的動作還有些僵硬,投籃也偶爾偏出,但隨著投籃次數的增加,肌肉記憶漸漸回歸。投完五十個定點投籃後,他開始練習運球:先是慢速的原地運球,感受籃球在手中的旋轉;接著是行進間運球,從球場這頭運到那頭,再慢慢加入變速變向。每一個動作都循序漸進,不敢有絲毫急躁。
隊友們訓練間隙休息時,都注意到了場邊訓練的林凱。看著他運球、跑動、投籃的身影,不少人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複出後的林凱,好像和受傷前有些不一樣了。他的傳球比以前更老辣,一次隊內傳球練習中,他明明看起來要把球傳給右側的隊友,卻在最後一刻手腕一轉,把球送到了左側空位的隊友手裡,時機和力度都恰到好處,讓接球的隊友毫不費力就能出手;他的無球跑動也更加刁鑽,再加上那似乎比以前更難捉摸的存在感,好幾次在訓練中,防守他的隊友都因為瞬間沒跟上他的跑動而失去位置。
隊內對抗賽開始後,林凱被分在了替補一方。輪到他們進攻時,林凱運球過半場,麵對沃特森的貼身防守,他沒有像以前那樣急於突破,而是放慢速度,耐心地觀察著場上隊友的跑位。
突然,他做出了一個向右側傳球的假動作——不僅手腕動了,連眼神和肩膀都跟著轉向右側,動作逼真得讓在場邊看訓練的教練都以為他要傳球。沃特森果然被晃了一下,下意識地向右側側身,想要攔截傳球路線。但就在這一瞬間,林凱卻收回了傳球的動作,利用沃特森側身露出的空間,直接乾拔跳投!
沃特森反應極快,意識到被騙後立刻轉身,奮力起跳想要封蓋!可就在他起跳的瞬間,腦子裡莫名閃過一個念頭:林凱的出手點好像比平時高了一點。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卻讓他的封蓋動作慢了半拍,指尖最終隻擦到了空氣。
“唰!”籃球空心入網,撞擊籃網的聲音清脆悅耳。
“好球!”場邊立刻響起隊友們的驚呼,還有人吹了聲口哨。
沃特森落地後,疑惑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林凱,皺著眉嘀咕:“剛才那球怎麼回事,感覺有點怪……”
隻有林凱自己知道,在起跳出手的刹那,他集中全部精神,將【幻影存在】的“視線誘導”微弱效應,精準地施加在了沃特森對他出手高度的判斷上。這是一次極其精細的操作,消耗的精神力比平時多了不少,但效果卻遠超預期。
場邊的胡比·布朗教練沒有像其他隊友那樣歡呼,而是摸著下巴,若有所思地看著林凱。他能感覺到,這個年輕球員身上,好像有什麼東西正在悄然蛻變。
幾天後,經過隊醫的再次評估和教練組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林凱已經完全具備了上場比賽的條件,可以在接下來的常規賽中複出。
比賽前的更衣室裡,隊友們都在忙著做賽前準備,胡比·布朗教練卻特意走到林凱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準備好了嗎,孩子?今晚我們的對手是菲尼克斯太陽,他們的跑轟戰術節奏很快,對你的腳踝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林凱正低頭係鞋帶,聽到教練的話,他抬起頭,眼神裡既有平靜,又有藏不住的火焰:“教練,我已經等這一天很久了。”
喜歡nba之雙修大帝請大家收藏:()nba之雙修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