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隊的連勝勢頭在聯盟裡滾成了雪球,討論聲從媒體版麵溢到球迷論壇,“休斯頓三巨頭”的名號就像紮了根似的,傳得越來越響。可老話總沒錯,樹大招風——讚譽聲剛起,緊跟著的就是放大鏡般的審視,還有對手們卯足勁的死磕。下一場客場碰多倫多猛龍,那支克裡斯·波什壓陣的隊伍,直接把這份“特殊待遇”擺到了台麵上。
加拿大航空中心球館的氣氛不算頂狂熱,沒有震得人耳朵疼的呐喊,可猛龍隊那幫年輕人像揣著股衝勁的小豹子,波什站在內線一揮手,全隊跑位、防守都透著股不管不顧的活力。比賽哨聲剛響,身體對抗就沒斷過,胳膊肘碰胳膊肘,肩膀頂肩膀,裁判的哨子跟串了線似的,吹得斷斷續續。好好的進攻節奏被切得七零八落,姚明往籃下一站,對麵要麼倆人繞前堵他接球,要麼上來就包夾,壓根沒給他舒服拿球的機會;麥迪手感也邪門,平時抬手就進的跳投,今兒個怎麼投怎麼偏,籃筐像跟他較上了勁。
首節打了快一半,林凱替補上場。他攥著球想往隊友手裡送,試著用傳球把進攻串起來,可猛龍隊的防守太凶,後衛眼疾手快,好幾次貼著他斷傳球路線。有回他瞅著巴蒂爾空切往籃下跑,趕緊低手擊地傳球,剛把球送出去,猛龍那後衛跟撲獵物似的撲過來,“啪”一下把球捅出了邊線。林凱彎腰撿球,忍不住搖了搖頭,心裡那股悶勁往上冒——這球傳得沒問題,可架不住對麵防得太狠。
更讓人窩火的是裁判的判罰。有次林凱伸手斷猛龍後衛的球,明明乾乾淨淨沒碰到人,裁判哨子一響,直接吹了他犯規;還有回他突破上籃,對麵手都打到他胳膊上了,他趔趄著沒投進,裁判卻跟沒看見似的,連個手勢都沒有。場邊範甘迪教練看得直跳腳,指著裁判喊了兩句,嗓門大得全場都聽見了,結果裁判回頭就給了他個技術犯規。這明擺著的“明星哨”,再加上客場作戰的劣勢,火箭隊打得束手束腳,每走一步都磕磕絆絆。半場哨響,記分牌上火箭隊落後7分,那數字刺得人眼疼,更衣室裡沒人說話,就剩球員們粗重的喘氣聲,悶得像堵了塊石頭。
“彆慌!都冷靜點!”姚明擦了把汗,扯著嗓子打破沉默,他作為隊長,聲音沉得穩,“彆被裁判的哨子帶偏了!咱打咱自己的球,彆管那些有的沒的!”
下半場一開場,火箭隊總算緩過了勁。球員們慢慢摸透了裁判的判罰尺度,不再糾結於那些小碰小撞,防守端先提了勁——麥迪貼防更緊,巴蒂爾卡位置更狠,姚明在內線站得更穩。林凱也收了收打法,不再冒險傳那些容易被斷的球,拿到球要麼找空位投中距離,要麼突兩步吸引防守再分出去,簡單直接,反倒少了失誤。第三節快結束的時候,林凱瞅著猛龍後衛傳球的空當,猛地往前一撲,把球斷了下來,接著轉身就往對麵籃下衝,一路沒人追上,抬手就是個上籃。球進的瞬間,記分牌第一次翻成了火箭隊領先,場邊為數不多的火箭球迷總算喊出了聲。
第四節徹底成了球星的較量。波什在內線跟開了掛似的,轉身跳投、勾手,怎麼投怎麼有,猛龍隊靠著他咬著比分;麥迪那邊也不含糊,不管對麵誰防,拿球就拔起來跳投,那標誌性的乾拔,弧度又高又穩,球一次次砸進籃筐。最後幾分鐘,比分咬得死死的,一秒鐘能變兩次結果,直到終場哨響,火箭隊才憑著老隊員的經驗,險險贏了幾分。贏是贏了,可沒人笑得出來——那過程比輸了球還累,每一分都掙得費勁。
賽後林凱往更衣室走,腿像灌了鉛,渾身發沉,可更沉的是腦子——不是體力耗光的累,是精神上的透支。整場比賽繃著弦,既要應付對麵的防守,又要琢磨裁判的尺度,連口氣都不敢鬆。回到酒店房間,他往床上一坐,摸出手機,屏幕亮起來的時候,一條泰勒·斯威夫特的短信彈了出來。
點開是段音頻,標注著“新歌小樣”,後麵跟著幾行字:“剛寫完錄的,聽著就想起你們球隊現在的狀態——有股衝勁,可又透著點……嗯,說不上來,緊張的期待?你聽聽,給點直男視角的意見唄?;)”
林凱盯著屏幕,嘴角不自覺地勾了勾,剛才繃得緊緊的神經,突然就鬆了點。他摸出耳機戴上,點了播放鍵——清脆的吉他聲先飄出來,接著是泰勒那標誌性的嗓音,輕快,卻又藏著點韌勁。歌詞裡唱的成長、壓在身上的擔子、想衝破束縛的勁,像極了火箭隊現在的樣子:一邊連勝往前衝,一邊被盯著、被防著,渾身是勁,可又總有點不確定。旋律裡那股跳脫的活力,還有間奏裡突然變調的張力,真就跟泰勒說的一樣,緊張又期待。
他想了想,回了條消息:“旋律特彆棒,聽著有勁兒。中間那段過渡,像比賽裡突然變節奏,打對麵個沒準備。至於緊張的期待……大概是因為咱都朝著一個目標走,路上誰也說不準下一步什麼樣吧。”沒說虛話,沒刻意恭維,全是打球時的真實感受——那種繃著勁往前衝,又怕出岔子的心情,他太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幾分鐘,泰勒的消息回來了,帶個驚訝的表情:“哇哦!你這比喻也太特彆了吧!可莫名就對味兒!謝啦林,這對我幫大忙了!笑臉)”
就這麼幾句來回,像股涼絲絲的清泉,把心裡的煩躁衝得乾乾淨淨。林凱愣了愣——他從沒琢磨過,自己跟泰勒一個打球一個做音樂,居然能聊到一塊兒去。這種跨著領域的共鳴,比贏了比賽還讓人放鬆。他忽然反應過來,籃球不是他的全部,場下這些沒摻半點虛的交流,這些能懂他的人,其實也是撐著他往前走的勁。
正想著,手機又震了震,是林允兒從韓國發來的消息,沒說彆的,就問他比賽累不累,讓他彆忘吃飯、早點休息,字裡行間暖乎乎的。林凱回了句“贏了,放心,我歇著呢”,心裡踏實得厲害。
第二天訓練結束,隊友們都往更衣室走,林凱沒動,抱著球去了球場邊的籃筐下。他站在三分線外,想起昨晚泰勒那首歌的節奏——那股鬆鬆緊緊的張力,還有突然變調的巧勁。他試著把那感覺揉進投籃裡,不再像以前那樣機械地抬手、發力、出手,而是慢慢找節奏,出手前先鬆口氣,感受著胳膊上的勁,到了點再猛地發力。投了幾個,手感居然不一樣了——球出手更順,砸在籃筐上的聲音也更“軟”,進不進先不說,整個人都鬆了。
場邊範甘迪教練抱著胳膊看著,扭頭跟旁邊的助理教練說:“你瞅林那投籃,跟以前不一樣了——手更軟,出球倒更果斷。”助理教練點點頭,眼睛沒離開球場:“這小子就這點好,總在琢磨,總在變著法兒進步。”
那場跟猛龍的硬仗,還有跟泰勒那幾句關於節奏的閒聊,讓林凱忽然懂了“節奏之心”不是啥玄乎的東西——不隻是球場上傳球、跑位的快慢,更是能摸透生活裡的輕重緩急。真正的厲害,不隻是在球場上能扛住壓力,更能在場下把那些瑣碎、那些情緒理順了,還能從裡頭撈著點能用上的東西。
火箭隊的飛機衝上雲霄,穿過厚厚的雲層,往下次客場的城市飛。林凱坐在窗邊,看著底下白茫茫的雲海,心裡靜得很。他知道,後麵的比賽隻會更難,盯著他們的人隻會更多,可他不怕了——隻要自己彆亂了節奏,球隊彆亂了節奏,就總能往前衝。而那些場下的“和弦”——泰勒的歌、允兒的關心、跟這些人的共鳴,正讓他往前跑的這段路,變得越來越熱鬨,越來越有滋味。
喜歡nba之雙修大帝請大家收藏:()nba之雙修大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