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勤部終於結束了接人任務,開始了真正的本職工作,物資收集。
現在這個時候,貨幣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如果試圖用錢購買物資,隻會得到一句“貴賤不買”的回答。
因此,早上開會的時候,秦陽特意強調,外勤部的工作主要以“0元購”為主;反正現在大家都這麼乾,秦陽自然也沒有任何顧忌。
今天是外勤部正式開展工作的第一天。除了大規模的“0元購”行動外,秦陽還特意吩咐手下的人,外出時如果看到有主的緊缺物品,可以試著聯係物主商量價格,具體情況晚上回來彙報。
等打頭隊伍把路麵的釘子清除後,秦陽自己也興致勃勃地帶著兩個小組前往倉儲區“開盲盒”了。
在他眼中,那片廣闊的倉庫區簡直就是積分的寶庫,每一個緊閉的卷簾門後都可能藏著意想不到的收獲。
與此同時,夏柳青迎來了她作為物資核對員的第一天正式工作。
由於不確定外勤部的隊伍何時返回,害怕耽誤正事的她直接搬了個凳子,坐到了主樓後麵電梯旁卸貨區的陰涼處,手裡還拿著沒記全的物資積分表。
手中的表格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物資的積分標準,但夏柳青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這裡隻有她一個人。幾十米外的圍牆上,幾個防務部的員工在簡陋的棚子下麵躲避太陽,有說有笑,與她的孤獨形成了鮮明對比。
她的思緒飄向了遠方,飄向了那個可能再也回不去的家。
已經半個多月沒有聯係上家裡了。
如果按每天24小時計算,實際上已經過去二十多天了。最初在學校的那幾天,她還會時不時地盯著手機,期待著信號突然恢複,期待著家人的消息。
但現在,她已經不再抱有那麼天真的期望了。
短短幾天工夫,夏柳青已經逐漸適應了工廠的生活。
雖然工作內容與她上學時想象的未來截然不同,但跟之前窩在大學宿舍裡靠罐頭和餅乾度日相比,現在已經很好了。
夏柳青輕輕地歎了口氣,目光茫然地望著天空;她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開始接受這個新的現實。
末日真的來了,世界已經改變了,而她也必須改變。
“爸媽一定還好好的…”她默默地想著,“他們總是那麼能乾,那麼會照顧自己。”這種想法給了她一些安慰,但也伴隨著深深的無助感,她現在什麼也做不了,隻能祈禱家人平安。
短時間內,她也不指望有回家的希望了。工廠雖然不像家,但至少提供了食物和安全的住所。
在這個混亂的時候,安穩的生活,本就是一種奢侈。
“你好,你是夏柳青吧?”一個聲音打斷了夏柳青的思緒。
她抬頭看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穿著物資部的黑色製服,麵帶微笑地看著她:“我是物資部的冉琳,也是負責清點物資的。”
“冉姐好。”夏柳青連忙站起來,有些拘謹地回答:“是的,我是外勤部的物資核對員夏柳青。”
“不用緊張,你們秦部長已經給我們領導說過你了。”冉琳手裡拿著一個厚厚的筆記本,笑道:“以後就是我們倆配合清點物資了。”
“請冉姐多多指教!”
“不敢當,我也是剛上任不久。”兩人聊了一會,冉姐給夏柳青講了一些物資登記的注意事項和技巧,讓她受益匪淺。
就在這時,冉琳隨身帶著的對講機傳來了聲音:“呼叫物資部,外勤部第十一小組已經到了鄉道,預計十五分鐘內返回工廠。收集的物資比較雜,需要人工卸車,大概需要10個人卸一小時。”
“收到!”對講機裡傳來一個年輕的女聲,“李部長,我是物資部陸佳,倉庫後邊需要卸貨,人數20人,時薪1積分,你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