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玉冰吃過午飯,又背著帆布包回了印刷廠。
而馮燕子把五百塊錢收好,叫來馮曉鶴,跟他簡單交代了幫柴玉冰的事情。
馮曉鶴自然是沒意見。
不說他本來跟姐姐感情就好的要命,姐姐的好朋友,他幫忙自然義不容辭。
就是看不慣背信棄義的男人,為了伸張正義,他也不會推諉。
姐弟倆收拾完碗筷,給馮母留了一張字條,便拿著相機出了門,直奔火車站站前方向走去。
她們家離火車站近,到徐連正攤位所在的那條街,也不過三條街的距離,步行十幾分鐘就能到。
說是一條街,其實就是對著火車站方向的一條南北貫通的小路。
這條路由政府規劃後,給工商局管理,租賃路兩排的簡易鐵皮房,和路中間一趟最上麵搭著木板的小推車供租賃人賣水果、熟食等產品。
小推車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而是實行輪換製度。
每天向前輪換一個位置,以此類推,讓大家都有公平的位置可以經營。
在這裡,雖然工作看上去不如正式職工體麵,但賺得可要比正式職工多多了。
況且這裡的攤位是隸屬工商局管理,遠不是輕易被冠上投機倒把罪名的個體戶能比。
一個小小的水果車,一個月的租金就要八十塊。
更不要說現實情況那是一車難求。
想租下一輛小車,不僅要有高昂的“好處費”,更需要有一定的關係,才能在這裡合法做生意。
第一年隻有十四台小車,和兩旁六個鐵皮房。
結果今年開始,市場管理部門就向工商局打了一次又一次申請,才加到十八台水果車,和加蓋兩個鐵皮房。
徐連正能在這裡租下一個小水果車,靠的是他大哥徐連忠在電業局的領導。
徐連忠的領導媳婦是工商局的主任。
總之費儘心思,舉全徐家之力,總算是搭上了關係,搞到了一個名額,讓徐連正這個蹲過笆籬子的人,也能有一份相對不錯的營生。
上一世柴玉冰同意跟徐連正處對象,一來是徐連正把他蹲過大獄的責任全推到劉海身上,給自己營造了一個好哥哥講義氣的形象。
二來就是徐連正擺水果攤起早貪黑,不管刮風下雨都要到站前去開買賣,讓柴玉冰覺得這人挺認乾。
隻可惜瑕難掩玉,無恥之徒偽裝的再好,也抵不過時間衝刷,終究會暴露本性。
馮燕子見過幾次徐連正,為了不讓徐連正看到自己,她便帶著馮曉鶴繞著鐵皮房往水果車那邊看。
鐵皮房和鐵皮房之間有空隙,一眼望去視線能看到幾個水果車。
她琢磨著讓馮曉鶴認認人兒,方便拿著相機拍照。
隻可惜她們姐弟倆從街頭一直走到街尾,繞了一圈又從另一側的街尾走到街頭,都沒有看到徐連正的影子。
“真是怪了,咋沒看見人兒呢?”
馮燕子嘟囔著,帶著馮曉鶴找了個柳樹下麵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