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們繼續第七卷的旅程。這是第102章。
第七卷:四海承風
第102章:海外市場的政策與法規調研
進軍東南亞市場的決策一經拍板,“靜心坊”這艘已然成型的巨輪,開始小心翼翼地調轉船頭,駛向陌生的海域。程致遠牽頭的“東南亞市場開拓項目組”迅速運轉起來,而擺在麵前的第一道,也是最棘手的關卡,便是錯綜複雜的海外市場政策與法規。
項目組會議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待查事項:食品準入標準、保健品認證、標簽規定、進口關稅、增值稅、清真認證a)……每一個詞彙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合規成本和時間陷阱。
負責法規調研的團隊負責人李薇,一位細致沉穩的法學碩士,正在向林靜和程致遠彙報初步findings,她的眉頭緊鎖:
“林總,程總,情況比我們預想的要複雜。僅僅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這三個首選國家,法規就存在顯著差異。”
她指著投影上的圖表解釋道:
“新加坡監管相對嚴格但清晰,我們的膏方產品大概率被歸類為‘健康補充劑’,需要向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提交詳細的成分分析、安全性證明和功效宣稱支持文件。流程透明,但審批周期可能長達數月。”
“馬來西亞的關鍵在於清真認證。”李薇加重了語氣,“這是打開當地主流市場的鑰匙,甚至影響到超市、藥房的渠道入駐。申請流程繁瑣,需要對從原料sourcing包括我們的美辰天驕阿膠塊)、生產設備、倉儲物流整個鏈條進行審查,確保完全符合伊斯蘭教法規定。”
“印尼的情況更複雜,”她繼續道,“除了同樣重要的清真認證,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進口健康食品的管控極為嚴格,文件要求多,注冊流程漫長,而且對本地代理商有硬性要求。”
程致遠用手指敲著桌麵,沉聲問:“最現實的路徑是什麼?時間預估呢?”
李薇推了推眼鏡:“綜合評估下來,新加坡雖然標準高,但法規穩定,可以作為我們海外合規的‘樣板間’和首站突破點。馬來西亞和印尼,必須尋找經驗豐富的本地合規顧問,同時啟動清真認證的準備工作,這將是長期戰役。”
一直沉默聆聽的林靜開口了,她問了一個關鍵問題:“我們的核心優勢——比如對阿膠塊原料的極致把控,在海外法規下,是優勢還是障礙?”
李薇苦笑一下:“林總,這正是挑戰所在。在有些國家的標準裡,阿膠作為動物源性產品,入境檢驗檢疫會非常嚴格,需要提供額外的獸醫衛生證書、原產地證明等。而且,關於阿膠的功效宣稱,我們必須非常謹慎,不能直接套用國內的‘補血養血’等中醫術語,需要找到更國際化、更易被監管機構接受的科學表述方式,比如‘支持能量水平’、‘有助於皮膚健康’等。”
會議室裡一片沉寂。原本以為憑借過硬的產品力就能闖天下,沒想到第一關就被各種條文規定攔在了門外。
“我明白了。”林靜深吸一口氣,眼神卻愈發堅定,“這就好比我們要去彆人家做客,必須先了解並尊重主人家的規矩。這不是刁難,而是最基本的商業準則。”
她看向李薇和整個項目組,語氣鄭重:“這項工作急不得,也省不得。我要求:第一,預算要充分,該請的頂級本地顧問一定要請,用專業應對專業;第二,態度要謙遜,我們不是去征服,而是去融入,所有流程嚴格按照當地法規執行,絕不投機取巧;第三,視野要長遠,將這次全麵的法規調研,作為我們構建全球合規體係的第一步,積累經驗,培養我們自己的國際化合規團隊。”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看著那些令人頭疼的條款,反而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大家不要有畏難情緒。想想看,一旦我們啃下了這些硬骨頭,成功拿到了這些認證,就意味著我們拿到了通往數億人口市場的‘通行證’,同時也為我們產品的安全性和規範性建立了更高標準的背書。這本身,就是一道堅實的競爭壁壘。”
林靜的話像定心丸,也讓團隊重新審視這項繁瑣工作的價值。程致遠接話道:“沒錯。而且,通過這個過程,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和消費保護理念,這對我們後續的產品本地化和市場營銷,是寶貴的一課。”
調研工作繼續深入下去。項目組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三地的律師事務所、谘詢機構建立了聯係,會議常常安排在北京時間的晚上,以配合對方的時差。辦公室裡,深夜亮著的燈盞,見證了這支先鋒團隊為“靜心坊”駛向藍海,小心翼翼地繪製著第一張精準的航海圖。
他們深知,唯有對規則抱有最大的敬畏,才能在全球化的航程中,行穩致遠。這道看似枯燥的合規之門,正是通往“四海承風”夢想的,必須親手叩響的第一扇大門。
喜歡阿膠糕裡的光陰請大家收藏:()阿膠糕裡的光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