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航者一號”在流光溢彩的規則通道中平穩航行。融合了靈漪星域技術後,躍遷過程變得更加穩定,對船員的影響也降到了最低。艦橋內,各項數據平穩運行,氣氛卻與前往靈漪星域時截然不同。少了幾分初入深空的忐忑,多了幾分曆經戰火淬煉後的沉穩與堅定。
莫凡靜立於觀景窗前,凝視著通道外飛速掠過的、被拉伸成奇異線條的星光。他體內那融合而成的“本源權限”如同溫暖的潮汐,與戰艦的“星火爐心”及躍遷引擎產生著微妙的共鳴。他能感覺到,自己對規則的感知範圍比以前擴大了數十倍,仿佛能“聽”到更遙遠星域傳來的、微弱的規則“背景音”。
“預計三小時後脫離躍遷,抵達預設偵察區域——‘塵埃之環’。”導航官報告。
“塵埃之環”,這是人類天文學家早年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的一個奇特星域,以其中心一顆垂死的紅巨星和周圍廣闊而複雜的行星狀星雲塵埃帶)而得名。這裡環境惡劣,理論上不適合碳基生命,但元始文明遺留的星圖中,卻在此處有一個模糊的、非自然的高能量標記。此次航行,首要目標便是探查此處。
三小時後,戰艦輕微一震,脫離了躍遷狀態。
舷窗外,景象壯麗而蒼涼。一顆巨大無比、散發著暗紅色光芒的垂死恒星占據了視野的中心,它表麵的活動已經極其微弱,如同風燭殘年的老人。圍繞它的,是綿延數光年的、色彩斑斕卻又死寂冰冷的塵埃雲帶,這些塵埃在恒星的餘暉下,反射出詭譎的光芒。
“開始環境掃描。啟動高靈敏度規則探測陣列,搜索元始文明標記的能量源。”李震將軍下令。
各種探測波束如同無形的觸手,掃向廣闊的塵埃之環。常規掃描反饋回來的隻有混亂的輻射、冰冷的塵埃團和破碎的小天體。
“規則探測陣列有發現!”靈靈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在塵埃帶內側,靠近紅巨星引力邊緣的區域,檢測到極其微弱的、結構化的規則波動!與元始文明的能量特征有部分相似,但……更古老,而且似乎……處於某種休眠或封閉狀態。”
“能確定具體位置和性質嗎?”莫凡轉過身問道。
“信號非常微弱,且受到紅巨星輻射和塵埃乾擾嚴重。隻能鎖定一個大致的方位。性質……無法判斷,但可以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
“向信號源方向靠近,保持最高警戒。”李震將軍命令道,“所有探測設備聚焦該區域。”
“遠航者一號”如同一個謹慎的獵手,開啟隱匿模式,緩緩駛入色彩斑斕卻又危機四伏的塵埃帶。巨大的塵埃雲如同星際迷霧,能見度極低,戰艦不得不依靠先進的傳感器和導航係統在縫隙中穿行。
隨著不斷深入,那微弱的規則信號逐漸變得清晰了一些。同時,傳感器也開始捕捉到一些不尋常的跡象——一些塵埃團的結構過於規整,仿佛曾經是某種巨大結構的組成部分;偶爾還能探測到一些非自然的高熔點金屬合金碎片,它們漂浮在塵埃中,曆經億萬年而不腐。
“這裡……可能是一個古戰場,或者某個遠古文明廢棄的據點。”地質學家分析著探測數據。
突然,戰艦前方傳來一陣細微的空間擾動!一道原本與周圍塵埃無異的小型旋渦驟然擴大,產生了一股不弱的引力亂流!
“小心!空間異常!”舵手緊急操控戰艦進行規避。
就在戰艦險險避開亂流核心的同時,主屏幕上捕捉到了引發亂流的源頭——那旋渦的中心,並非自然現象,而是一個半掩埋在巨大塵埃冰塊中的、殘破不堪的金屬造物!它通體呈暗灰色,風格古樸而奇特,表麵刻滿了從未見過的紋路,其中一些紋路,竟然與元始文明和燼族的符號有幾分神似,但又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發現非自然造物!體積約等於小型山峰!表麵有能量殘留和……撞擊損傷痕跡!”
“放大圖像!”
當清晰的圖像傳來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那殘破的金屬造物,依稀能看出是一個巨大的環形結構的一部分,仿佛某個宏偉星門或者空間站的殘骸。在其斷裂的切口處,可以看到內部複雜到極點的能量管道和晶體結構,雖然早已黯淡,但仍能想象其完好時的輝煌。
“這……這難道是……”一位研究元始文明曆史的專家激動得聲音發抖,“傳說中元始文明鼎盛時期試圖建造的、用於連接遙遠星域的‘眾星之門’的試驗品或者碎片?!”
眾星之門!傳說中可以瞬間跨越數十萬光年的超級科技造物!竟然在這裡發現了它的殘骸?
“檢測到目標規則信號源增強!源頭……就在那個環形殘骸的內部!”靈靈驚呼。
難道這殘骸內部,還保存著某種仍在運作的裝置?或者是……某種被封印在其中的東西?
“派遣偵察小隊,登陸殘骸進行初步探查。”李震將軍當機立斷,“莫凡,可能需要你壓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