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拉來的客戶規模都不是很大,但正所謂積少成多,三十個企業加起來,也足以定下一個大項目了。
第一個月開門紅!
每個人一個紅包,大家開開心心的,競爭意識也提了上來。
楊帆作為創意部總監,他自己也帶了兩個新人。
新招聘的大學生,女生林悅,男生高薪!
他稱之為“薪悅組合!”
楊帆的目標是大項目,他可不想小打小鬨。
為了提升大家的信心和積極性,他放下了自己的麵子,硬著頭皮去找陳叔叔,請求他幫忙提供旗下公司的廣告設計項目。
這個廣告設計項目的費用高達一百萬元,對於一般人來說,這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然而,他並沒有將這筆款項分紅據為己有,而是決定將其中的一部分拿出來分給自己的兩個手下。
經過考慮,他決給每個人分紅一萬元。
這一萬元對於他們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這一萬元甚至比他們在見習期一個月的工資還要多!
當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手下時,他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等拿到一萬紅包,突如其來的驚喜讓他們興奮不已,對工作的熱情也瞬間被點燃了。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完成了各項任務。
任務完成後,楊帆並沒有讓他們休息,而是派他們去其他小組學習經驗。
他語重心長地提醒他們:“到了新的環境,要多聽、多看、多學習,少說話、多做事。隻有這樣,你們才能不斷進步,取得更好的成績。”
欣夢廣告公司靜悄悄發展。
李清顏知道之後,暴跳如雷。
她感覺不斷的出招打在了棉花上,欣夢一點事情都沒有。
這讓她產生深深地挫敗感。
她對欣夢輕視與誤判了。
悔不當初,當她看到欣夢收縮戰線、專注於中小客戶和“小打小鬨”的創新。
這一段時間李清顏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飛揚自身的擴張和對付其他潛在對手上,對欣夢的“新動向”不夠警惕。
她原以為蘇夢已是強弩之末,不過是苟延殘喘。
然而事實完全不一樣,欣夢不但沒有破產倒閉,反而暗自發展。
這讓李清顏如何不生氣。
氣急敗壞想方設法,進行新的打壓手段。
她要強行收購!
李清顏發瘋了,她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收購欣夢廣告公司的十人隊伍,還取了一個響堂堂的名字,“破夢組合”!
接著采取一係列措施:
複製欣夢的成功模式,利用資本優勢進行“降維打擊”。
對欣夢新爭取到的、哪怕很小的優質客戶或合作夥伴進行挖角或乾擾。
繼續在輿論上抹黑,稱欣夢隻能做“低端”業務,已失去核心競爭力。
同時回籠資金,加速收購計劃。
李清顏認為欣夢的收縮是虛弱的表現,正是壓低估值、推動收購的好時機。
她加大在二級市場的動作,通過中間人提出更苛刻的收購條件,試圖趁蘇欣夢最虛弱時給予致命一擊。
所謂的中間人,二道販子更是水軍。
楊帆知道了這個情報之後,他恨不得馬上趕過去把李清顏好好抽一頓。
這娘們兒簡直就是一個瘋子。
這種手段隻會兩敗俱傷!她也討不到好。
他認為不能讓這個瘋婆子這麼肆無忌憚這樣鬨下去。
鼓足勇氣約她見麵。
這一次李清顏相當傲氣,避而不見!
約了五次,才答應見一麵,真的是比三顧茅廬的諸葛亮還難見麵。
而且時間地點還是李清顏定的。
楊帆按照地址找了半天才找到,景悅彆墅區,最中間d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