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貴州來信_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章 貴州來信(1 / 1)

清晨的陽光剛把營地的霧氣驅散,軍需帳篷裡就傳來了算盤聲。王銳坐在木桌前,麵前攤著新整理的物資清單,手指在算盤上飛快撥動,嘴裡念念有詞:“糙米現有800斤,按每人每天1斤算,夠全營吃兩天半;稻草200斤,編草鞋能編150雙,還有50多個弟兄沒草鞋,得再找些稻草……”

他麵前的小筐裡,放著剛編好的兩雙草鞋,鞋邊還細心地用布條包了邊,避免磨腳——這是他跟著趙鐵柱學的,昨天編到半夜,總算摸到了竅門。作為剛上任的軍需官,他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好,不辜負陳硯的托付,也不辜負“王銳”這個名字。

“王銳,統計得怎麼樣了?”陳硯走進帳篷,手裡拿著一把剛磨好的刺刀,刀身映著晨光,閃著冷冽的光,“今天得把物資缺口算清楚,要是周世昌那邊能幫上忙,咱們也好提需求。”

王銳連忙把清單遞過去,指著上麵的數字:“營長,俺算好了。武器方麵,能打響的漢陽造現在有65支,還缺235支;彈藥更缺,每支槍平均隻有5發子彈,重機槍還是5挺壞的,修不好;物資方麵,除了糙米和草鞋,還缺鹽巴、藥品,尤其是治外傷的草藥,昨天有個弟兄擦槍劃傷手,隻能用鹽水消毒,疼得直冒冷汗……”

陳硯看著清單上密密麻麻的“缺”字,眉頭皺了起來——3營的底子還是太薄,光靠借糧和修舊槍,撐不了多久。他正想說話,帳篷外傳來炊事兵老周的呼喊:“營長!王軍需官!營門口有個貴州來的夥計,說要找陳石營長,還帶了信!”

“貴州來的?”陳硯眼睛一亮,心裡隱隱有預感——原身的記憶裡,隻有表姐夫周世昌會從貴州寄東西來,這次說不定是他派來的人。他連忙對王銳說:“走,去看看!”

兩人快步走到營門口,隻見一個穿著短褂、背著布包的年輕夥計站在那裡,褲腿沾滿黃泥,草鞋磨得快破了,臉上帶著疲憊,卻眼神明亮。他看到陳硯走來,連忙上前一步,拱手道:“您就是陳石營長吧?俺是貴州遵義周世昌先生派來的,給您送etter信)來的!”

夥計的貴州方言裡夾雜著生硬的普通話,陳硯聽著親切,連忙點頭:“我是陳石,快進營裡歇著,喝碗水。”

把夥計讓進炊事棚,老周端來一碗糙米粥,夥計接過,三兩口就喝光了,抹了把嘴說:“營長,俺從貴州來,走了十多天,路上還遇到鬼子的偵察機,繞了好遠的路才到這兒。周先生說,這信很重要,讓俺務必親手交給您。”

他從布包裡掏出一個油布包,層層打開,裡麵是一張粗麻布信紙,上麵用毛筆寫著字,字跡有些潦草,卻透著一股力道,顯然是倉促寫就的。陳硯接過信紙,展開,一股淡淡的墨香混著鄉土氣息撲麵而來——這是周世昌的字跡,原身的記憶裡,表姐夫寫得一手好毛筆字。

“賢侄親啟:

見字如麵。自你赴滬參戰,家中甚念。近日赴貴陽商會辦事,偶見吳鼎昌貴州省主席)府中之人,將貴州鄉紳與僑商捐的物資步槍200支、糙米3000斤、草藥50斤)截留在貴陽,稱‘前線暫不需,先存府庫’,實則據為己用,分與嫡係部隊,黔軍各營均未得補給。

我已聯合遵義、安順等地鄉紳,暗中聯絡南洋僑商,欲為你營籌物資——僑商願捐捷克式輕機槍2挺、子彈1000發,鄉紳捐糙米1000斤、草鞋500雙,但需你應下一事:務必護好3營的貴州子弟,勿讓他們白白送死。黔地子弟本就少,經不起損耗,你若能保他們周全,後續物資,我必持續籌措。

另,吳鼎昌已察覺我等動作,近日可能會派人赴前線‘巡查’,你需小心應對,勿露破綻。盼你在滬安好,多殺鬼子,早歸貴州。

表姐夫周世昌九月一日”

陳硯反複讀了兩遍,手指捏著信紙,指節微微發白——吳鼎昌克扣補給,早有耳聞,但沒想到連貴州鄉紳和僑商捐的物資都敢截留,還分給嫡係,這是把黔軍當後娘養的;而周世昌的支持,無疑是雪中送炭,但“保貴州子弟”的條件,也讓他肩上多了一份責任——3營786人裡,有600多是貴州來的,大多是抓壯丁來的,家裡就這一個男丁,要是折損太多,他沒法向周世昌和貴州父老交代。

“營長,信裡說啥?”王銳湊過來,看到陳硯臉色凝重,心裡有點慌,“是不是貴州那邊出啥事了?”

陳硯把信遞給王銳,又對夥計說:“多謝你冒這麼大風險送信,周先生還托你帶彆的話嗎?有沒有帶什麼東西來?”

夥計從布包裡又掏出一個小包裹:“周先生還讓俺帶了點貴州的辣椒和臘肉,說前線缺油少鹽,讓弟兄們嘗嘗家鄉味。他還說,要是營長需要物資,就回信給他,俺在營裡歇兩天,再把信帶回去。”

陳硯打開包裹,裡麵是用油紙包著的乾辣椒,紅得發亮,還有兩塊臘瘦肉,雖然不多,但在缺肉的前線,已是難得的珍品。他鼻子一酸——在這戰火紛飛的前線,能收到家鄉的東西,比什麼都珍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周,把辣椒和臘肉拿去,煮在今天的糙米飯裡,讓全營弟兄都嘗嘗。”陳硯對炊事兵說,然後拉著王銳和剛趕來的趙鐵柱,往軍需帳篷走,“咱們得好好商量商量,這信裡的事,關係到3營的生死。”

進了帳篷,陳硯把信的內容跟趙鐵柱說了,趙鐵柱一聽吳鼎昌克扣物資,頓時火了:“他娘的!吳鼎昌這狗官!貴州子弟在前線拚命,他倒好,把物資截下來給嫡係!營長,咱們不能忍!得寫信告他!”

“告不了。”陳硯搖搖頭,“吳鼎昌是省主席,軍委會有人,咱們人微言輕,告了也沒用,反而會讓他記恨,以後更難拿到物資。周世昌讓咱們小心應對,就是怕咱們硬碰硬吃虧。”

王銳看著清單,皺著眉說:“營長,周先生能籌的物資,正好能補咱們的缺口——2挺輕機槍能加強火力,1000發子彈夠咱們用一陣,糙米和草鞋也能解燃眉之急。就是‘保貴州子弟’這事,咱們以後打仗得更小心,不能像以前那樣蠻乾。”

“王銳說得對。”陳硯點頭,“以後作戰,儘量減少傷亡,能用戰術解決的,就彆硬拚。比如伏擊、突襲,咱們貴州子弟爬山厲害、熟悉地形,這些都是優勢,要用上。另外,得給周世昌寫回信,告訴他咱們答應保貴州子弟,讓他儘快把物資送來,還要提醒他小心吳鼎昌的人。”

他讓王銳拿來紙筆,王銳遞過一張糙紙和半截炭筆——戰時缺筆墨,隻能將就。陳硯趴在桌上,認真寫回信,字跡算不上好看,但每一筆都很用力:

“世昌表姐夫:

來信已收,物資之事,感激不儘。3營貴州子弟,我必儘全力保護,作戰以減少傷亡為要,絕不讓他們白白犧牲。

吳鼎昌克扣補給之事,已知曉,我會小心應對,勿憂。物資方麵,輕機槍、子彈、糙米、草鞋均急需,盼早日送達。若需我營配合如派人接應),可隨時來信。

滬上戰事吃緊,我與弟兄們必奮勇殺敵,為貴州父老爭光,為國家儘忠。

侄陳石陳硯)九月二日”

寫完,他把信折好,用油布包好,交給夥計:“辛苦你再跑一趟,務必把信親手交給周先生,路上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險,就把信藏好,自己先保命。”

夥計接過信,用力點頭:“營長放心!俺就是丟了命,也會把信送到!”

送走夥計,陳硯站在帳篷門口,望著貴州的方向,心裡五味雜陳——周世昌的來信,不僅帶來了物資的希望,也讓他意識到,地方勢力的支持有多重要。黔軍在國民黨序列裡是雜牌,沒靠山,沒補給,隻能靠家鄉的鄉紳和僑商幫襯,而吳鼎昌的克扣,無疑是在斷他們的活路,這矛盾,以後遲早要爆發。

“營長,俺們把辣椒煮進粥裡了,香得很!”炊事兵老周跑過來,臉上帶著笑,“弟兄們聞到香味,都問是不是貴州來的,尤其是遵義來的弟兄,說這味跟家裡的一樣!”

陳硯跟著老周去灶台,老遠就聞到一股熟悉的辣椒香,混合著米香,勾得人直流口水。士兵們圍在灶台旁,眼神裡滿是期待,幾個貴州籍士兵還在用方言聊著家鄉的事,氣氛比平時熱鬨了不少。

“開飯嘍!”老周掀開鍋蓋,熱氣騰騰的辣椒糙米粥端了出來,每個士兵都分到一碗,有的士兵還分到一小塊臘肉,吃得滿嘴流油,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那個十六歲的小兵,家是遵義的,吃著粥,眼淚差點掉下來:“這味跟俺娘煮的一樣……俺想家了……”

趙鐵柱拍著他的肩膀:“想家就對了!好好殺鬼子,打贏了就能回家!營長說了,會保咱們貴州子弟,以後咱們都能活著回去!”

陳硯看著士兵們的笑臉,心裡踏實了些——周世昌的信,不僅帶來了物資的希望,更帶來了家鄉的溫暖,這比任何鼓勵都管用。他知道,有了周世昌的支持,有了弟兄們的信任,就算以後遇到吳鼎昌的打壓,遇到淞滬的血戰,他們也能扛過去。

夕陽西下時,夥計背著包裹,踏上了回貴州的路,陳硯和王銳、趙鐵柱送他到營地門口,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在遠處的樹林裡。陳硯心裡默念:“周先生,希望你能順利籌到物資,也希望咱們3營的貴州子弟,都能活著等到那一天。”

回到營地,王銳拿著剛統計的“貴州子弟名單”過來:“營長,俺把600多個貴州籍弟兄的名字、籍貫都記下來了,以後作戰,俺會重點統計他們的傷亡,您放心。”

陳硯接過名單,上麵的名字密密麻麻,每個名字後麵都標著籍貫——遵義、安順、貴陽……都是貴州的地方。他摸著名單,像是摸著這些年輕的生命,鄭重地說:“這名單,你收好,咱們就算拚了命,也要讓這些名字,儘量多的出現在勝利後回家的名單上。”

喜歡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請大家收藏:()鐵血黔軍:從抗戰到解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剛登基稱帝!二戰爆發了? 盜墓:我在老家挖出了通天地宮 我有一個靈寵 燕王殿下!你啥時候造反呀? 從替身開始走上人生巔峰 穿成星際惡雌,獸夫們跪求我彆走 災變紀元:我的空間異能無上限 幻世記:我的保安大人 末日基地:從改造鬼子洞開始 NBA讓你當藍領你帶艾佛森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