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策:孔聖東來·遼東開智文脈東移·教化蠻荒)
“衍聖公孔貞運!”
“臣在!”一位身著朱紫、氣度儒雅的老者躬身。
“著你即刻啟程!率孔門十二哲嫡係後裔!攜曲阜孔廟至寶——青銅欹器、石刻《論語》、先聖衣冠!奔赴遼東!於遼陽、沈陽、撫順等百所新建蒙學——行‘聖跡東巡’之禮!”
“所行之事:
?開筆破蒙禮:朱砂點童子之額!授‘文曲’毛筆筆杆嵌銀星)!
?誦經賜福:童子能誦《論語》千遍者……賜‘銀線童生巾’鑲銀線,光耀鄉裡)!
?優才保送:各蒙學結業最優者……直送南京國子監!為天子門生!享進士待遇!”
第七策:天命擴軍·紫微照甲三十萬虎賁·踏平三韓)
“兵部尚書盧象升!”
“臣在!”盧象升聲如洪鐘,新生的力量在體內奔湧。
“即日起!征東各軍,統一更名——‘天命軍’!朕要這三十萬虎賁,成為朕手中最鋒利的——天命之刃!”
“改製如下:
?新式戰甲:通體玄黑!甲葉暗嵌紫微星徽以隕鐵熔鑄!吸光夜放紫芒!千米之外可見!)!
?紫微吞龍旗:玄底金邊!中央繡紫微帝星吞噬黑龍之圖!象征帝星鎮偽龍!
?氣運護體金符:賜每位將士金符一枚!內藏龍脈蘊靈丹丹粉!重傷可止血續命!”
...
朱嘯目光掃過階下躍躍欲試的將領,聲音陡然拔高:
“天命軍以五千人為一軍!設十軍!統帥如下:
?天命第一軍統帥:盧象升!坐鎮中軍,總督全局)
?天命第二軍統帥:秦鎮嶽!鐵壁防禦,不動如山)
?天命第三軍統帥:戚鎮海!水陸並進,疾如烈火)
?天命第四軍統帥:滿桂!悍勇無雙,鐵壁先鋒)
?天命第五軍統帥:李定國!少年驍將,奇兵突襲)
?天命第六軍統帥:吳三桂!年少悍銳,騎射無雙)
?天命第七軍統帥:袁崇煥!火炮大師,堅城克星)
?天命第八軍統帥:周遇吉!悍勇絕倫,衝鋒陷陣)
?天命第九軍統帥:馬祥麟!白杆精銳,山地奔襲)
?天命第十軍統帥:高迎祥!流民梟雄,血鐮破陣)”
“一月之內!整軍完畢!甲胄換新!戰旗繡定!金符賜下!”朱嘯熔金瞳燃起滔天戰意,“朕……要這支承載天命、沐浴紫微的鐵軍……踏平朝鮮!犁庭掃穴!讓‘天命軍’之名……響徹寰宇!”
遼東書院·聖光滌蠻·文脈貫通
六月初六·沈陽·新落成之“遼東孔子書院”
人山人海!三萬餘名剃去了金錢鼠尾、換上了整潔雖粗糙)漢家衣冠的遼東童子,密密麻麻地跪坐在書院巨大的廣場之上!他們眼神中帶著懵懂、好奇,也有一絲新生的希望。
高台之上!衍聖公孔貞運身著莊重朱紅祭服,神情肅穆。他親手將來自曲阜孔廟的至寶——那尊象征著“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治國之道的——青銅欹器,恭敬地安放在至聖先師孔子像前的香案之上!
“吉時已到!開——蒙——!”孔貞運朗聲宣告,聲傳四方!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三萬童子齊聲誦讀《論語》!稚嫩卻充滿力量的聲音彙聚成一股洪流!衝上雲霄!震散了連日陰霾!陽光穿透雲層,灑落大地!
聖跡現!
那尊沉寂了數百年的青銅欹器!竟在朗朗書聲與陽光照耀下!無風自動!緩緩旋轉!最終穩穩地停在了象征中庸、平衡、國泰民安的——“中正”之位!
與此同時!
香案上那尊高大的孔子聖像!雙目之中!竟流淌下兩行溫潤的金色漆淚!淚滴落在香案上,化作點點金芒,融入陽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