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想自殺,沒門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8章 想自殺,沒門(1 / 2)

德川家光在本陣看得真切,臉色鐵青,拳頭攥得發白,咬牙下令:“右翼,前田部,壓上!牽製敵軍!中路,板倉重昌,給我率旗本先鋒,突擊敵軍中央陣地!不惜一切代價,衝過去!貼近他們!”

倭寇依仗人數優勢,采取了多波次、不間斷的衝鋒戰術。右翼的前田軍和中路的德川旗本部隊,在武士的驅趕下,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湧向明軍陣地。他們高喊著“板載”萬歲),試圖用血肉之軀衝過死亡地帶。

然而,迎接他們的是明軍更加熾烈和精準的火力。

“火銃隊!第一排,瞄準——放!”

“第二排,上前——放!”

“虎蹲炮,瞄準前方密集處,霰彈,開火!”

“擲彈兵,前方五十步,震天雷,投!”

明軍陣地上,槍炮聲、爆炸聲連綿不絕,奏響了一曲死亡交響樂。燧發破弩銃組成的排槍射擊,每次齊射都能在衝鋒的倭寇人群中掃倒一排。硝煙彌漫,幾乎遮蔽了視線,但明軍士兵們憑借嚴格的訓練和紀律,保持著穩定的射擊節奏。

一個伊達家的獨眼龍武士,悍勇異常,憑借靈活的身法連續躲過兩輪排槍,竟然衝到了明軍陣前三十步內。他臉上帶著猙獰的笑容,揮舞著名刀“青江”,吼道:“明狗!受死……”

“砰!”一聲清脆的槍響。

他剩下的那隻獨眼瞬間爆開,後腦勺噴出一團紅白之物。他僵在原地,晃了晃,沉重地倒下。對麵,一個明軍火銃手冷靜地放下仍在冒煙的銃口,啐了一口:“呸,聒噪!”

輕便的虎蹲炮發射的霰彈,在近距離造成毀滅性打擊。一發霰彈射出,數百顆鉛丸呈扇形覆蓋,將一片區域內的倭寇打成血葫蘆。而擲彈兵投出的震天雷,則在倭寇試圖集結或靠近陣線時,淩空爆炸或落地翻滾,破片四射,炸得倭寇人仰馬翻。

倭寇傷亡極其慘重,屍體在明軍陣前堆積如山,鮮血染紅了初春的土地,彙成一道道涓涓細流,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和硝煙味。但他們在嚴酷的軍法和武士道的癲狂驅使下,依然亡命衝鋒,竟真的有幾股悍勇的武士,憑借同伴屍體的掩護,衝到了明軍陣前數十步內!

“拔刀!殺明狗!天佑神國!”一些武士頭目嚎叫著,丟棄了無用的鐵炮,揮舞太刀,做最後的突擊。

“上刺刀!穩住陣線!”明軍基層軍官冷靜下令,聲音穿透喧囂。

“砰!砰!砰!”零距離的排槍射擊再次響起,將衝在最前的武士打成了篩子。緊接著,明軍步兵端起上了刺刀的火銃,發出震天怒吼,與突入陣內的倭寇展開了白刃戰。

一個身材高大的明軍哨長,麵對三名持刀武士的圍攻,毫無懼色。他格開第一把太刀,一個突刺將正麵的武士捅穿,順勢拔槍架住左側劈砍,右腳一個迅猛的側踹,將另一名武士踹得踉蹌後退,隨即調轉槍托,狠狠砸在對方麵門上,登時腦漿迸裂。第三個武士見狀,怪叫著撲上來,卻被旁邊一名明軍士兵用刺刀從肋下捅入,慘叫著倒地。

訓練有素的刺槍術與小隊配合,在近距離格鬥中展現出驚人的效率,絲毫不遜於甚至超過了倭寇依賴個人武藝的刀法。

戰至午時,倭寇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卻未能撼動明軍主陣地分毫。德川家光在本陣看得目眥欲裂,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決定使出預備的“奇策”。

他下令一支精心挑選、全部由劍術高強的浪人武士組成的“決死隊”,約千人,身披輕甲,從戰場側翼一條隱秘的小道迂回,企圖突襲明軍位於笹尾山的指揮中樞!

這支“奇兵”動作迅猛,如同暗夜中的毒蛇,確實一度突破了明軍外圍警戒,引起了片刻的騷動。他們悄無聲息地摸近,眼中閃爍著狂熱與決死的光芒。

“報——!東北側山穀發現敵軍精銳,正快速接近中軍!”斥候飛馬來報。

“哼,雕蟲小技。”俞谘皋冷哼一聲,似乎早有預料,臉上不見絲毫慌亂,“戚帥,讓你的‘神機營’亮個相吧。也讓這些倭寇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火器。”

“領命!”戚鎮海嘴角微翹,閃過一絲冷峻的笑意,下令道,“神機營,迎敵!讓他們嘗嘗‘連環快槍’的滋味!”

所謂“神機營”,是裝備了最新式後裝連珠槍的精銳步兵。他們迅速占據有利地形,沉默地等待著。當倭寇決死隊嗷嗷叫著,揮舞太刀衝上山坡,以為即將得手時,迎接他們的是前所未有的密集速射火力!

“噠噠噠噠……”連珠槍清脆而連貫的射擊聲響起,如同爆豆一般,火力密度遠超單發前裝槍!子彈如同潑水般傾瀉而出!

衝鋒的浪人武士如同撞上了一堵無形的彈幕之牆,瞬間倒下大片!他們身上爆出一團團血花,衝鋒的勢頭被硬生生遏製。有人被打得淩空飛起,有人連中數彈仍在慣性前衝幾步才撲倒,更多的人則是在驚愕和不解中被打成了篩子。他們至死都不明白,明軍的火銃為何能打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密,甚至連裝填的時間都看不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妖術!這是妖術!”一個腿部中彈,倒在地上的浪人絕望地嚎叫。


最新小说: 治好總裁夫人,你就是女婿! 從白丁到人生贏家 代碼江湖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 鹹魚妃她又躺贏了 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爭得門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