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各位親王也在各自的藩邸安頓下來。
在名古屋城,福王朱常洵正在巡視他的新王府。
"不錯,不錯!"福王滿意地打量著宏偉的天守閣,"這尾張藩的城堡,比本王在河南的王府還要氣派!王長史,你去找幾個本地工匠,把後花園改建一下,要既有大明園林的恢弘,又不失東瀛庭院的精巧。"
"殿下英明。"王長史躬身應道,"不過改建需要大筆銀兩,是否向朝廷申請撥款?"
福王擺擺手:"不必麻煩朝廷。本王聽說林行長那裡可以辦理貸款,利息還低。你去找林行長,以本王未來的歲俸為抵押,貸個二十萬元,先把王府整修妥當。"
在金澤城,瑞王朱常浩則是另一番做派。
"前田家不愧是文教世家,這藏書閣的典籍真是豐富。"瑞王翻閱著前田家留下的和歌集,對身旁的屬官說道,"本王打算在此設立書院,邀請解巡撫來講學,你們覺得如何?"
"殿下聖明。"屬官恭敬回應,"不過當務之急是先安頓好王府用度。聽說帝國銀行可以辦理彙款業務,是否將京師的用度轉來?"
"正是。"瑞王點頭,"你去找林行長辦理吧。記住,文化教化乃是根本,不可怠慢。"
在偏遠的山形城,桂王朱常瀛麵對的是更加艱苦的環境。
"這羽州藩的城堡,未免太過簡陋了。"桂王望著略顯破敗的城堡,歎了口氣,"不過既然陛下命本王在此就藩,自當儘力而為。王傅,你去統計一下城內存糧,再看看有何特產可以開發。"
"殿下,北溟省何巡撫說過,這裡盛產木材和礦產。不如我們與巡撫衙門合作開發?"王傅建議道。
"好主意!"桂王眼睛一亮,"你去找何巡撫商議,本王可以出資入股。"
而在鹿兒島鶴丸城,惠王朱常潤則對薩摩藩的造船技術很感興趣。
"聽說島津家的水軍很強?帶本王去看看船廠。"惠王興致勃勃地對向導說。
"殿下,船廠已經被朝廷水師接收了。不過鄭侯爺說過,可以與我們合作建造新式戰船。"
"太好了!"惠王興奮地說,"你立即去定海府見鄭侯爺,就說本王願意投資造船!"
半月後,林墨白開始巡視各省,落實金融支持計劃。
在東瀛省,他與張國維商議:"張巡撫,根據初步統計,東瀛省已完成金銀兌換一億兩千萬元。我建議將部分儲備金用於建設道路和港口,促進商貿。"
"正合我意。"張國維指著地圖,"我打算修建從江戶到京都的官道,還要擴建橫濱港。林行長可否提供貸款?"
"當然。"林墨白爽快答應,"銀行可以提供五百萬元的低息貸款,分十年償還。"
在安夷省,解經雅向他展示書院建設計劃:"林行長,我們計劃在京都、奈良、大阪三地各建一座大型書院,預計需要資金一百萬元。"
"教育是根本。"林墨白立即回應,"銀行有教育專項貸款,年息隻要百分之三。我還可以聯係江南的印書坊,為書院提供教材。"
在北溟省,何騰蛟興奮地向他彙報:"林老弟,開發債券大獲成功!首批五百萬元已經募集到位,我們已經開始修建通往北海道的道路了!"
"太好了!"林墨白也為他們高興,"不過要注意資金管理,每一筆支出都要有詳細記錄。等道路修通,北溟的開發就能全麵展開了。"
在南溟省,陳必謙向他請教:"林行長,各島嶼之間的銀錢往來很不方便,可否在主要島嶼設立銀行分行?"
"已經規劃好了。"林墨白展開海圖,"我們將在琉球、鹿兒島、宮古島等十二個主要島嶼設立分行,配備快船往來調度現銀。"
兩個月後,東瀛五省的新政初見成效。此為後話。
在東瀛省,江戶到京都的官道已經開工,沿途商旅絡繹不絕。張國維對左光先說:"看來林行長的金融支持確實見效,這才兩個月,商貿就活躍了許多。"
左光先雖然依舊嚴肅,但也承認:"寶鈔流通順利,稅收明顯增加。不過下官還是要提醒,金融手段雖好,但吏治清明才是根本。"
在安夷省,三座書院同時開工興建。解經雅與黃希憲巡視工地時,看到許多本地百姓前來圍觀。
"他們在議論什麼?"解經雅問通譯。
通譯笑著回答:"他們在說,大明不僅帶來了新的錢幣,還要教他們的孩子讀書識字,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在北溟省,通往北海道的道路已經修通一段。何騰蛟站在新修的路基上,對宋一鶴說:"等這條路修通,北溟的毛皮、木材就能運出來了。到時候,咱們的債券投資者都能獲得豐厚回報。"
宋一鶴撥弄著算盤,臉上露出笑容:"根據測算,五年內不僅能還清本息,還能為省庫創造大量收入。"
在南溟省,各個島嶼的銀行分行陸續開業。陳必謙對汪喬年說:"看來金融手段確實能促進穩定。各島有了銀行,商貿往來更方便,百姓生活也改善了。"
汪喬年難得地露出一絲笑意:"下官修訂的《刑名條例》也推行順利。有了銀行交易記錄,查辦案件容易多了。"
這一日,林墨白站在定海府的帝國銀行大樓頂層,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陸夢龍和鄭芝龍站在他身邊。
"短短兩個月,東瀛就煥然一新。"陸夢龍感慨道,"寶鈔流通,道路修建,書院興起,這一切都離不開林行長的金融支持。"
鄭芝龍大笑:"何止!現在我的水師發餉、采購物資,全都使用寶鈔,不知省了多少麻煩!"
林墨白微笑道:"這隻是開始。等鐵路修通,工廠建起,東瀛將會成為大明最富庶的地區之一。到時候,這裡出產的商品將銷往全世界,為大明帶來無窮財富。"
海風吹拂,定海府的燈火與星空連成一片。這座新生之城,正見證著一個偉大時代的開啟。大明的龍旗在城頭飄揚,寶鈔在市場中流通,書院裡傳來朗朗書聲,工地上響起勞動號子。
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