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議論紛紛_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00章 議論紛紛(1 / 1)

隨後,東閣大學士、帝師孫承宗亦開口道,他聲音沉穩,帶著曆經沙場的滄桑與威嚴:“陛下,老臣曾在遼東督師,親曆戰陣,深知邊患之烈,皆因初起時未能抓住時機,及時撲滅,終致尾大不掉,耗費國力無數。

觀今日南洋海寇之勢,與當年建州初起時頗有相似之處。其與西夷勾結,整合諸島資源,假以時日,若任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屆時再想剿滅,恐非數十萬大軍、千萬錢糧所能濟事。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陛下聖心獨斷,老臣以為,正當時也!

盧象升、趙承霄等皆當世良將,久經戰陣,鄭芝龍熟悉海情,麾下能人輩出,陛下若能委任得人,調度得當,輔以充足糧餉器械,上下一心,必能克竟全功!老臣,附議征南之策!”

孫承宗以史為鑒,並以自身在遼東的赫赫戰功和威望為背書,支持用兵,其分量極重。

他的表態,讓許多原本搖擺的武官和與遼東係有淵源的官員,紛紛傾向於主戰。

麵對主戰派層層遞進、有理有據的攻勢,持重派一時顯得有些沉寂。

這時,文華殿大學士畢自嚴再次出列,他作為經驗豐富的老臣,並未直接反對,而是將問題引向了更深的層麵:“陛下,諸位同僚激昂慷慨,老臣亦深受感染。然,老夫仍有一慮。遠征成敗,係於前線將帥之和衷共濟。

鄭芝龍雖熟悉海情,然出身海商,舊部多為閩人;盧象升、趙承霄等乃朝廷嫡係,戰功卓著。

水陸並進,號令能否統一?各部能否精誠配合?若有齟齬,千裡之外,陛下亦難遙控。此人事調配之慮,關乎征伐大局,不得不察。”

畢自嚴此言,直指可能存在的內部矛盾,確實點出了一個潛在的關鍵問題。

一直沉默立於武官班列前列的定國公盧象升,此刻再次動了。

他身形不算特彆魁梧,卻站姿如鬆,步履沉穩,每一步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

他出班,向禦座躬身行禮,麵容剛毅,目光清澈而堅定,聲音不高,卻擲地有聲:

“陛下,畢大學士所慮,臣以為過矣。”他先是坦然回應了畢自嚴的擔憂,“臣盧象升,自受命統領天雄軍以來,隻知忠君報國,勠力破敵。

鄭芝龍將軍雖出身有彆,然其歸順朝廷以來,屢立戰功,忠心可鑒,陛下既授以總督之權,賜以尚方寶劍,臣與趙侯爺等,自當恪遵號令,同心同德,絕無二心!戰場之上,唯有勝負,何分彼此?

水陸將士,皆為國征戰,皆陛下之臣子,豈有畛域之見?臣在此立誓,跨海之後,必與鄭總督、趙水師及諸位同袍和衷共濟,以蕩平海寇、揚我國威為唯一之念!若有違此誓,天人共戮!”

盧象升這番光明磊落、擲地有聲的誓言,瞬間打消了許多人關於內部不和的疑慮。

他以國公之尊,定邊名將之身份,如此表態,極大地穩固了主戰派的陣腳。

朝堂之上,持重派與主戰派各執一詞,爭論已達白熱化。

一方強調風險與內部協調之難,一方力陳機遇、長遠之利與必勝之決心,氣氛熱烈而膠著,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雙方代表和禦座上的皇帝之間逡巡。

一直沉默聆聽,穩如泰山的內閣首輔袁可立,終於在此刻緩緩出班。

他德高望重,是三朝元老,百官之首,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他先向禦座深深躬身一禮,然後環視眾臣,目光平和而深邃。

“陛下,諸位同僚。”他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大殿的每個角落,“今日之議,關乎國策,牽動天下。諸位或言戰,或言緩,皆引經據典,剖析利害,出於公心,為國謀慮,老夫聆聽良久,深感欣慰。”

他微微頷首繼續道:“曹禦史、李尚書、李閣老、畢學士所憂,在於民生之艱難,國庫之不易,遠征之風險,將帥協調之難。此乃治國之基,老成謀國之言,不可輕忽。”

接著,他轉向主戰派:“王尚書、林行長、張國公、宋尚書、徐閣老、孫閣老、盧國公所倡,在於社稷之長遠,海權之得失,商路之通暢,軍力之可用,以及以戰興國之機。此乃強國之要,開拓進取之見,不可不察。”

隨即聲音陡然變得凝重而有力:“然,老夫想問諸公,亦問陛下,我大明立國之本何在?在於民安,亦在於國強!民安需財用足,需商路通,需百姓樂業;國強需疆域靖,需武備修,需威加四海!

東南商路,牽連數百萬民生,此乃‘民安’所係;海權之爭,關乎國運興衰,此乃‘國強’所依!二者本為一體,相輔相成,豈可割裂看待?”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掃過全場,最終定格在皇帝身上,語氣愈發沉凝:“今日之勢,海盜肆虐,斷商路,戮百姓,此乃燃眉之急,若置之不理,則民不安,商賈怨,稅基損,國本動搖!

西夷窺伺,爭海權,遏我出路,此乃長遠之患,若退讓回避,則國不強,威德損,終受其製於海上!故,依老夫之見,此戰,非打不可!非勝不可!”

“首輔明鑒!”主戰派官員中不少人激動地低呼出聲。袁可立這一錘定音,幾乎奠定了朝議的最終走向。

但袁可立並未結束,他隨即又道,語氣轉為務實的籌謀:“然,如何打,方能既解燃眉之急,又固長遠之基?此乃接下來之關鍵!畢大學士、李尚書所慮之錢糧人事,需有萬全之策!

林行長、張國公、李尚書所提之籌資、助餉、國債之法,戶部、兵部、工部需即刻會同皇家銀行、皇家商會,詳加擬定,務求穩妥,不使民間擾攘,不使國庫空虛!

王尚書、盧國公、趙侯爺所掌之兵事,需有詳儘方略,水陸如何配合,進兵如何序列,皆需明確!宋尚書所司之工械,需保障無虞,並持續研發改進,以應萬全!

更要緊者,陛下聖斷之後,前線指揮,需權責統一,鄭芝龍既受欽命,便當有專閫之權;後勤調度,需如臂使指,朝廷需設專門之機構,協調各方,確保糧餉軍械源源不絕!

陛下既已聖心獨斷,臣,袁可立,懇請陛下,委任賢能,統籌全局,並明詔天下,以示朝廷靖海安民之決心,凝聚舉國之力,共克此艱!”

袁可立作為首輔,他的發言,為這場大辯論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喜歡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請大家收藏:()明興祖續命大明600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死亡遊戲:失敗者的逆襲 大魏風雲之千秋帝業 七零下鄉知青挖我前任牆角 快穿:反派都得給我跪著叫爸爸 在彈道儘頭吻你 惟見南星 讀動物心聲的小師妹,竟是沈家真千金 逆蝶緬北囚籠 穿書星際,炮灰竟是SSS級大佬 影視囤貨:從任務中攢夠生存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