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室內,空氣凝重得仿佛能擰出水來。家屬絕望的訴說、老婦痛苦的喘息、圍觀者低低的議論聲,交織成一片壓抑的背景音。淩雲站在板車前,目光如炬,腦海中飛速梳理著剛才問診得到的信息:持續高熱、黃綠腥痰、右側胸痛、呼吸急促……所有線索都指向一個凶險的診斷——邪熱壅肺,腐肉成癰。但醫道嚴謹,尤其是麵對已被誤治加重的病人,更需要確鑿的證據來支撐判斷,方能精準施治,避免再次失誤。
診斷工具的創新需求,迫在眉睫。淩雲需要聽到肺部的真實聲音——呼吸音的清晰程度、有無異常的囉音,這些是判斷肺部炎症部位、範圍和性質的最直接依據之一。然而,這個時代,顯然沒有現代聽診器那精密的膜腔和傳音管。時間緊迫,病情危重,必須就地取材,另辟蹊徑。
他眉頭微蹙,迅速環顧四周,目光掃過藥櫃、紙筆、雜物……最終,他靈機一動,落在了李文軒記錄病案所用的那疊桑皮紙上。桑皮紙厚實,韌性好,不易撕裂,或許可以一試。
“文軒,”淩雲轉頭,語速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取一張厚實韌性好的桑皮紙來,要完整無破損的。”
李文軒雖不明所以,但基於對淩雲毫無保留的信任,立刻從案頭抽出一張質地最佳的上好桑皮紙,遞了過去。周圍的人都屏息凝神,不知道這位屢創奇跡的郎中又要做什麼。
在眾人好奇的目光注視下,淩雲接過桑皮紙,雙手熟練地將其卷曲、壓實。他動作迅速而精準,先卷成一個鬆散的筒狀,然後反複調整、壓緊,最終製作出一個一頭略大、一頭稍小的、中空的、堅實的紙筒。紙筒長約一尺,大口徑如茶杯口,小口徑剛好能貼合耳廓。
製作完畢,他見李文軒眼中充滿疑惑,便舉起這個簡陋的“聽筒”,向李文軒解釋道,聲音清晰,既是為解惑,也是為安撫在場所有人的疑慮:
“文軒,你看,肺居胸腔,猶如中空之器,其內氣息流轉、痰涎湧動之聲,本是微弱難察。此物雖簡,然其中空結構,可助我探聽肺音。將大口貼於體表,小口對準耳竅,聲音經由筒壁傳導,可摒除外界雜音,略有放大之效。借此,或可辨明病邪在肺中的深淺、性質——是痰是飲,是塞是通,或許能聽得一二分明。”
這番解釋,將物理學的聲波傳導原理,用中醫“司外揣內”的理論和易於理解的比喻古雅地表達出來。李文軒聽後,眼中閃過驚異的光芒,雖覺此法聞所未聞,堪稱新奇,但聯想到淩雲之前種種非凡手段,基於對淩雲的絕對信任,他立刻意識到這或許又是一項創舉。他二話不說,認真地在病案記錄上記下了這一“神器”的製作方法和淩雲的原理闡述,為這前所未有的診斷“創舉”留下曆史性的注腳。
淩雲示意家屬幫助老婦側過身,露出背部。他深吸一口氣,將紙筒小端緊緊貼在自己右耳上,確保密封,隔絕雜音。然後,他彎下腰,將紙筒的大端,輕輕地、緊密地貼附在老婦的背部。
他仔細傾聽。先是右肺上部,然後是中部,接著是下部,再換到左側進行對比。他神情專注,整個世界仿佛隻剩下耳邊那由紙筒傳來的、被放大的身體內部的聲音。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微蹙,時而移動紙筒的位置,反複對比兩側相應區域的聲音差異。老婦粗重的呼吸聲、心跳的搏動聲、以及一些細微的、難以名狀的聲響,混合在一起,傳入他的耳中。
家屬和圍觀者看著淩雲這古怪無比的舉動,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呆,不明所以。他們見過郎中望聞問切,何曾見過把紙筒貼在病人背上聽的?這簡直如同巫覡之法,令人匪夷所思。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著懷疑、好奇和緊張的氣氛。
然而,淩雲完全沉浸在了“聽音”的世界裡。忽略掉正常呼吸音和心音的乾擾,他通過紙筒,清晰地聽到了幾個關鍵的異常體征:
在老婦的右側肺野,尤其是在中下部,他聽到了密集的、如同燒開水時氣泡破裂般的“咕嚕”聲——這正是濕性囉音的典型表現,提示肺泡或細小支氣管內有液體存在。同時,在囉音最密集的區域,正常的、清晰的呼吸音反而明顯減弱,變得低沉、模糊。
這關鍵的發現,如同黑暗中的燈塔,照亮了診斷的迷霧。濕性囉音是肺部炎症的直接證據,而局部呼吸音減弱,則強烈支持該區域存在肺組織實變。這一切,都與大葉性肺炎的病理改變高度吻合。
綜合判斷的時刻到了。淩雲直起身,輕輕取下耳邊的紙筒,臉上露出了然與凝重的神色。他結合之前問診所得:高熱、咳嗽、黃綠腥痰、右側胸痛以及剛剛聽診發現的濕性囉音和呼吸音減弱,所有的證據鏈完美閉合。
他確診,老婦所患,正是“肺癰”。其病機乃外感風熱之邪,或風寒入裡化熱,熱毒壅盛,蘊滯於肺,灼傷肺絡,導致氣血凝滯,血敗肉腐,醞釀成癰。這與之前“濟世堂”醫館單純的“風寒”診斷,截然不同,治法自然迥異。辛溫發汗之法如同火上澆油,隻會助熱傷津,使病情惡化。
淩雲放下手中的紙筒,目光掃過一臉焦急和茫然的家屬,神色凝重但語氣堅定地說:
“老人家所患,非普通風寒。乃是‘肺癰’,病邪深陷於肺,熱毒熾盛,已成癰膿。此前醫家診斷為風寒,用辛溫發散之藥,治法方向有誤,是故病情加重。”
他停頓一下,看到家屬臉上露出的震驚和將信將疑的神情,繼續清晰地說道:“眼下情勢危急,需立即更改方藥,不可再拖延。治療大法,當以清熱化痰、逐瘀排膿為要務,給邪以出路,或可挽回。”
家屬聽著淩雲條理清晰、言之鑿鑿的診斷,又回想起他那聞所未聞的“聽音”之法,再看看板上奄奄一息的老人,雖仍半信半疑,但此刻已無彆的選擇,這年輕的郎中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兩人對視一眼,最終決定咬牙一試,重重地點了點頭:“全憑淩郎中做主!”
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治療,即將在這簡陋的市集角落,依據這超越時代的診斷,正式展開。而那個小小的桑皮紙筒,也成了淩雲醫道上又一個傳奇的注腳。
喜歡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