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堂之上那場不見刀光卻驚心動魄的博弈,如同在榆林坊這潭看似平靜的湖水中投下了一塊巨石。然而,與以往不同,這次激起的並非渾濁的泥沙,而是清澈而有力的漣漪,層層擴散,勢頭愈發猛烈。淩雲團隊的事跡,不再僅僅是底層百姓口中的“醫術好”,而是裹挾著傳奇色彩,迅速成為整個縣城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口碑在坊間以驚人的速度發酵。茶肆裡,說書人將這段經曆編成了段子,醒木一拍,唾沫橫飛:“列位看官,您道奇也不奇?那榆林坊的淩郎中,年紀輕輕,手段卻通神!連碼頭上的活閻王‘閻羅刀’吳霸天,得了那難以啟齒的隱疾,痛得死去活來,遍訪名醫束手無策,您猜怎麼著?愣是讓淩郎中幾劑藥、一套巧手法,給手到病除了!吳霸天那是感激涕零,拍著胸脯保他平安!”酒館中,酒客們交杯換盞間,也少不了議論:“嘿,更絕的是後麵!有人眼紅,告到官府,說淩郎中用什麼‘妖術’!你猜淩郎中在堂上如何?不慌不忙,引經據典,條條在理,把那師爺都說得啞口無言!最後官府愣是沒法定罪,還得讓他去考個憑證!這份膽識和骨氣,了得!”
這些添油加醋的傳說,將淩雲的形象從一個憑借手藝在市井角落艱難求存的“手藝不錯的野郎中”,徹底升華為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英雄式人物:他醫術高超,高到能讓凶神惡煞的地頭蛇心服口服;他不畏強權,有骨氣,敢在公堂之上與官府據理力爭並且不落下風。這種複合型的聲譽,如同一種強大的磁石,吸引了更廣泛的人群。人們不再僅僅因為便宜或就近而來,更多的是慕名而至,帶著好奇、敬佩,乃至一絲尋求“非同一般”解決方案的希望。
最直觀的變化體現在病人的人流和結構上。醫攤前,求醫者絡繹不絕,隊伍常常從清晨排到日頭偏西。更顯著的是,求醫者的層次發生了明顯的提升。除了那些熟悉的麵孔——賣菜的老王、扛包的李二、洗衣的張家媳婦等忠實的老街坊——隊伍中開始頻繁出現一些往日罕見的身影。
有穿著綢緞長衫、手指上戴著玉扳指、身後跟著小廝的商會小頭目,他們或為自己常年飲酒導致的胃脘不適而來,或為其東家、家眷的疑難雜症前來谘詢,態度客氣,但眼神中帶著商賈特有的精明和審視。
也有穿著雖不華麗但漿洗得一絲不苟的青色直身、腰間掛著衙門腰牌、神色謹慎的縣衙有實權的書吏。他們多因長期伏案導致的腰肌勞損、頸肩酸痛,或為家中突發急症的孩童而來,言語間滴水不漏,保持著官家人的矜持與距離感。
這些新麵孔的到來,使得醫攤前的氛圍與往日大不相同。少了幾分市井的隨意和喧鬨,多了幾分克製與探究。
隨之而來的是新型的、更為複雜的病例。
一位姓錢的綢緞莊掌櫃商會頭目),因常年交際應酬,飲酒無度,患上頑固的胃脘痛,發作時胃中灼熱、脹滿疼痛、噯氣吞酸。他之前也看過不少郎中,湯藥吃了不少,卻時好時壞。此次慕名而來,帶著幾分考較之意。淩雲仔細望聞問切,判斷其為肝胃鬱熱、濕熱中阻,並非簡單虛寒。他沒有沿用常見的溫補脾胃方,而是以半夏瀉心湯為基礎,巧妙加減,重用黃連、黃芩清瀉鬱熱,輔以枳實、厚樸理氣消脹,並加入蒲公英、鬱金等清解酒毒之品。服藥三劑,掌櫃便覺脹痛大減,灼熱感消失,不由得對淩雲辨證之精準、用藥之大膽刮目相看。
另一位是縣衙戶房的陳書吏,其幼子突發驚風急症,高熱抽搐,雙目上視,牙關緊閉,家人驚慌失措。陳書吏聽聞淩雲善治疑難,連夜抱子來求。麵對急症,淩雲沉著應對,先用針刺人中、合穀、太衝等穴以開竅熄風、鎮驚止搐,同時緊急配製安宮牛黃散或類似功效的涼開三寶之一簡化方)灌服,並輔以物理降溫。一番緊急處理後,患兒抽搐漸止,高熱稍退,轉危為安。淩雲又開出後續調理方藥,叮囑注意事項。陳書吏見兒子轉危為安,對淩雲感激不儘,其背後代表的官府中人態度,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這些病例,充分展現了淩雲處理複雜內科和兒科急症的卓越能力,使其聲譽不再局限於外傷和常見小病。
麵對這些身份不同、需求各異的新客戶,淩雲團隊的應對也愈發成熟得體。
李文軒的價值凸顯無疑。他負責接待和初步溝通,態度不卑不亢,言語得體。對商會頭目,他能清晰解釋方藥原理和調理周期,讓對方感到專業可靠;對衙門書吏,他則注重流程規範和隱私保護,記錄病案一絲不苟,讓對方放心。他的溝通技巧,如同一道潤滑劑,確保了診療過程的順暢。
韓老倌則發揮其察言觀色的特長。他能敏銳地察覺到來者身份的不尋常,提前做好安排,維持攤前秩序,避免衝撞,並在候診時通過閒聊拉近關係,套取一些有用信息如病情背景、潛在需求),為淩雲診療提供參考。他的存在,讓整個醫攤的運作在繁忙中依然井井有條。
章節結尾:
夜色降臨,喧囂的市集重歸寧靜。醫攤前,淩雲、李文軒、韓老倌三人圍坐在小桌旁,就著一盞油燈,清點著今日的收入。銅錢堆成了小山,甚至還有幾塊碎銀子夾雜其中,收入顯著增加,遠超以往任何一天。
淩雲沒有立即收拾,而是用手指輕輕撥動著那些帶著體溫的銅錢,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燈火,望向更遠的地方。他沉默片刻,抬起頭,看著兩位因連日忙碌而麵帶倦色卻眼神明亮的夥伴,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風波,總算過去了。咱們這‘淩郎中’的名頭,如今也算是在這城裡立住了。”他頓了頓,手指輕輕敲了敲桌麵,“名聲已成,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雜。這小小的攤位,風吹日曬,人來人往,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他的目光掃過這簡陋卻承載了他們無數心血和希望的角落,最終定格在李文軒和韓老倌臉上,語氣堅定:
“是時候了。咱們該考慮,給自己,也給信賴咱們的病人,一個真正的‘家’了。”
一句話,如同投入靜湖的石子,在二人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一個新的、更加宏偉的目標,就此確立。
喜歡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