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距離那驚心動魄的救治之夜,已過去數日。陸府內室,早已不複當初的死寂與恐慌,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生機的寧靜與期盼。康複的跡象,一日比一日明顯,令人振奮。
這一日午後,陽光暖融融地灑進室內。床榻之上,陸承宇已能不用人攙扶,自行用手臂撐著,緩緩坐起身來,背後墊著厚厚的軟枕。雖然動作仍顯緩慢吃力,臉色也還帶著病後的蒼白,但那雙原本渙散無神的眼睛,此刻卻清亮有神,精神大好。他不再僅僅滿足於躺著,開始好奇地打量四周,關心起外界的事物。
他的目光落在坐在床榻邊圓凳上的淩雲身上,帶著幾分感激,幾分好奇,輕聲問道:“淩……淩先生,那晚……我迷迷糊糊的,隻記得疼得厲害……後來,是您救了我嗎?他們都說,是您把我從閻王爺那兒拉回來的。”少年的聲音雖弱,卻清晰。
淩雲放下手中正在翻閱的脈案,迎上那雙清澈的眼睛,語氣溫和地笑了笑:“公子言重了。醫者本分而已。主要是公子年輕,元氣根基尚在,方能抗邪外出。如今感覺如何?腹中可還脹痛?”
“好多了,”陸承宇微微搖頭,臉上露出一絲屬於他這個年紀的、劫後餘生的靦腆笑容,“就是沒什麼力氣,像踩在棉花上。淩先生,您為什麼要當郎中啊?還這麼厲害。”
淩雲見他心情開朗,便順勢與他交談起來,講了些淺顯的醫理,比如身體如同一個小天地,需陰陽平衡,生病便是天地失調,郎中便是幫忙調理的人。他也開導陸承宇,傷病初愈,心情舒暢最為重要,莫要急躁,安心靜養,身體自會慢慢恢複。這番溫和的交談,如同和風細雨,滋潤著少年劫後初愈的心田,無疑對他的康複大有裨益。
站在一旁看著兒子與淩雲對答如流的陸文昭,看著兒子日漸紅潤的臉色、清朗的眼神和逐漸恢複的活力,心中那塊壓得他幾乎窒息的重石,終於徹底落地。一種難以言喻的輕鬆和狂喜,充斥著他的胸腔。而這一切,都源於眼前這個年輕的郎中。他對淩雲的感激之情,與日俱增,已無法用簡單的言語來形容。
這份感激,迅速轉化為陸府所有人對淩雲態度上的根本性轉變,可謂奉若上賓。
陸文昭的變化最為顯著。他不再像最初那樣帶著居高臨下的審視,或是焦慮時的暴躁脅迫。如今,他對淩雲敬重有加,言行舉止間充滿了真誠的感激。他不再稱呼“淩郎中”,而是發自內心地尊稱一聲“淩先生”。用膳時,他必定邀請淩雲同桌,雖知淩雲因需保持嗅覺味覺靈敏而飲食清淡、不飲酒,但仍以茶代酒,頻頻敬謝。席間,他會虛心請教養生之道,詢問如何調理自身因軍旅生涯留下的暗傷,如何根據節氣變化飲食。言談間,已全無官架子,更像是將淩雲視為救命恩人兼可傾心相交的摯友。
府中的仆役丫鬟們,對淩雲更是奉若神明。他們的伺候無比周到,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清晨洗漱的熱水溫度恰到好處;更換的衣物是柔軟的新棉布;茶點是府裡最精致的;行走時必有小廝在前輕聲引路。每個人見到淩雲,無不垂手躬身,言必稱“先生”,態度恭敬至極,眼神中充滿了近乎崇拜的光芒。淩雲所居住的客房,一應物品皆按府中接待最尊貴客人的最高規格配置,熏香、暖爐、書籍、文房四寶,一應俱全,生怕有絲毫怠慢。
就連逐漸康複的陸承宇,對淩雲也充滿了深深的依賴和親近。他視淩雲為救命恩人,對淩雲的話言聽計從。喝藥從不叫苦,針灸時咬牙忍耐,淩雲囑咐的靜養事項,他記得比誰都牢。有時甚至會像依賴父親一樣,向淩雲訴說傷口愈合時的癢痛,或是詢問何時能下地走路。這種信任,超越了普通的醫患關係,帶著孩子氣的真摯。
隨著接觸日深,陸文昭與淩雲的關係也在悄然深化。一日,在書房品茗閒談時,陸文昭不再局限於病情和養生,開始似有意似無意地透露一些朝中的瑣事或自身的處境。他會感歎幾句身為武將,在京城為官,看似風光,實則如履薄冰;會隱約提及所謂“淮西勳貴”集團內部的門戶之見和排擠,坦言自己這般無深厚背景的武將,行事不易,常常需要瞻前顧後。
這些話語,已明顯超出了單純的醫患關係範疇,帶有引為知己、建立信任的意味。陸文昭似乎在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對淩雲的絕對信任和拉攏之意。
麵對這些涉及官場的話題,淩雲始終保持著謹慎。他深知自己一介布衣郎中,根基淺薄,不宜卷入過深。他多以醫理譬喻來回應,比如用“調和陰陽”比喻平衡之道,用“正氣存內,邪不可乾”來暗喻立身要正。他不輕易對具體人事發表看法,更不涉足敏感的政事,但陸文昭釋放的這份善意和信任,他已然心領,這為他今後在京城立足,無疑打開了一扇重要的大門。
又過了兩日,見兒子陸承宇病情已十分穩定,隻需按時服藥、靜養即可,陸文昭主動提起了去留之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找到淩雲,言辭懇切:“淩先生,犬子能撿回這條命,全仗先生回春妙手。如今他已無大礙,我等感激不儘,卻也不敢再長久耽擱先生。先生的‘濟安堂’想必也有諸多事務。您看這樣可好?您可隨時回‘濟安堂’處理自家生意,我府上會派專車每日接送先生過來為犬子複診,絕不敢耽誤先生正事。一切用度,均由陸某承擔。”
這番話,既體現了陸文昭的體貼,考慮到了淩雲的事業,也明確表明了他希望維持並深化這份關係的意願。每日接送,意味著聯係不會中斷,這份“善緣”將持續下去。
淩雲感受到陸文昭話語中的真誠和尊重,心中也覺妥當。一直住在陸府,雖受禮遇,但終究不便,也難免惹人注目。況且,“濟安堂”確是根基,李文軒和韓老倌想必也已焦急萬分。
他略一沉吟,便點頭應允:“陸大人考慮周全,如此甚好。待我再觀察公子兩日,若情況持續穩定,便可采用這每日往返的方式。”
陸文昭見淩雲答應,大喜過望,當即吩咐下去,當晚設下豐盛的家宴,雖不算極度奢華,但菜肴精致,氣氛溫馨。席間,陸文昭以茶代酒,再次鄭重謝過淩雲,陸承宇也勉強坐起,向淩雲敬了半杯清水。雖淩雲依舊婉拒酒水,隻以清茶相陪,但席間言笑晏晏,氣氛十分融洽。主賓之間,再無隔閡,一段始於危難、基於恩情的善緣,已然深深結下。
宴罷,淩雲站在廊下,望著夜幕下陸府各處亮起的、溫馨的燈火,心中清明。他深知,經此陸府一事,他在京城,已不再是那個僅靠些許口碑在底層傳播的“神醫”,而是真正擁有了第一位有分量、有實權的“貴人”。這份關係,如同一顆種子,預示著未來無限的可能與機遇。前路雖依舊未知,但至少,他已不再是孤身一人行走於這京華的茫茫人海之中。夜色溫柔,前程可期。
喜歡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請大家收藏:()大明:開局救活馬皇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