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劍指潭州1._一劍照汗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一劍照汗青 > 第3章 劍指潭州1.

第3章 劍指潭州1.(1 / 1)

1.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江風卷旗,舟師東進

十月的長江裹挾著秋汛,濁浪拍打著船舷,濺起的水花在甲胄上凝成細碎的冰。劉雲立在“破虜號”旗艦的甲板上,望著兩岸峭壁如刀削,猿猴的啼聲從雲霧裡墜下來,砸在三萬水師的帆上——三十艘鄭氏快船如銀箭破水,十艘糧船緊隨其後,船尾的“複宋”大旗被江風扯得獵獵作響,旗角掃過艙門時,驚起一群棲息的水鳥。

“將軍,前麵就是涪陵水寨了。”李鐵踏著濕滑的甲板走來,手裡的海圖被江風吹得嘩嘩響。圖上用朱砂標出的涪陵城像枚楔子,卡在長江與烏江的交彙處,“斥候傳回消息,守寨的是元軍百戶長塔不台,原是汪良臣的部將,手裡有五百水師,據說還藏著二十門回回炮。”

劉雲指尖劃過圖上的漩渦標記,那是涪陵城下的“鬼見愁”險灘,暗礁在水下織成羅網,去年有三艘運糧船在此觸礁,船上的漕兵連屍首都沒撈上來。“讓快船減速,貼北岸行駛。”他突然轉身,對身後的傳令兵道,“告訴陳三郎,帶五十斥候扮成商船,先去打探水寨的布防——就說販運蜀錦的,要給塔不台送‘孝敬’。”

陳三郎是陳二狗的堂弟,臉上有道月牙形的疤,是去年在獨鬆關被元軍的箭擦過留下的。他此刻正蹲在貨船的艙裡,往錦緞堆裡塞短刀,聽見傳令兵的話,咧嘴一笑:“塔不台那廝最愛蜀錦,去年還強搶了涪陵繡娘的嫁妝,這次正好讓他嘗嘗‘錦裡藏刀’的滋味。”

快船駛過險灘時,劉雲扶著船舷往下看,隻見江底的暗礁如巨獸的齒,水麵上漂浮著朽爛的船板,上麵還嵌著半截生鏽的矛尖。“汪良臣在時,這裡的水匪比元軍還凶。”李鐵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據說塔不台為了討好上峰,把過路的商船稅提了三成,百姓敢怒不敢言,連擺渡的艄公都得給他交‘買路錢’。”

正說著,北岸的峭壁上突然傳來鼓聲。劉雲抬頭,隻見山腰的烽火台升起一股黑煙,隱約有旗幟在霧裡晃動——是元軍的狼頭旗。“來得正好。”他冷笑一聲,抽出腰間的劍,“讓神機營準備火器,等靠近水寨時,先轟掉他們的了望塔!”

二)涪陵鋤奸,民心歸附

商船“錦福號”搖搖晃晃駛入涪陵水寨時,塔不台正摟著小妾在寨牆的望樓裡飲酒。他看見船頭堆著的蜀錦,眼睛頓時亮了,揮手讓親兵放船進來。陳三郎跳上岸時,故意讓腰間的玉佩露出半截——那是從汪良臣賬房裡搜出的,上麵刻著“元廷良輔”四個字,塔不台見了,果然放下戒心。

“小的是重慶周記布莊的,”陳三郎弓著腰遞上錦盒,裡麵的金元寶在陽光下閃著光,“汪大人雖去了,但咱們這些做買賣的,還得仰仗塔不台大人照拂。”

塔不台掂著金元寶,酒氣噴在陳三郎臉上:“算你識相。”他突然壓低聲音,“聽說劉雲那廝帶著水師東進?告訴你,我這水寨固若金湯,他敢來,就讓他喂魚!”

陳三郎眼角的餘光瞥見寨牆下的回回炮,炮口正對著江麵,旁邊堆著黑黢黢的炮彈。“大人英明,”他陪笑著後退,“小的這就回船卸貨,再給大人送幾匹新到的雲錦。”

剛回到船上,陳三郎就扯下腰間的玉佩扔進江裡,對藏在艙裡的斥候道:“西南角的寨牆是土夯的,回回炮隻有五門能打響,其餘的炮膛都鏽了。今夜三更,咱們在糧倉放火,給大軍發信號。”

入夜的水寨格外安靜,隻有巡夜的元軍哼著小調走過。陳三郎帶著斥候摸到糧倉後牆,用匕首撬開磚縫,將火折子塞進浸透煤油的草垛裡。火光衝天時,塔不台還在望樓裡醉醺醺地罵:“哪個狗娘養的敢放火?”話音未落,“破虜號”的火炮就響了,了望塔應聲倒塌,碎木片混著慘叫聲落了一地。

劉雲帶著水師衝進水寨時,元軍正亂作一團。李鐵一馬當先,手中的長矛刺穿了兩個逃兵的胸膛,甲胄上的血順著甲板流進江裡,染紅了半片水域。塔不台想乘小船逃跑,卻被陳三郎一箭射穿了肩膀,栽進水裡時還在嘶吼:“汪大人不會放過你們的!”

天蒙蒙亮時,涪陵城的百姓湧到水寨門口,手裡捧著熱茶和乾糧。一個瞎眼的老婆婆被孫子牽著,摸著劉雲的戰袍哭道:“將軍,你們可算來了!塔不台去年搶了我家的耕牛,說要殺了給元軍做口糧……”

劉雲讓人把查抄的糧倉打開,讓百姓按需領取。看著他們背著糧食離去的背影,李鐵道:“涪陵城的縣丞是個漢人,叫張啟,據說早就想投咱們,隻是怕塔不台報複。”

“讓他來見我。”劉雲望著朝陽裡的水寨,“告訴他,隻要肯實心辦事,這涪陵縣令的位置,還讓他坐。”

三)險灘遇襲,隨機應變

離開涪陵的第三日,船隊行至“九曲回腸”險段。這裡的江麵突然收窄,兩岸的峭壁直插雲霄,江風打著旋兒灌進來,吹得船帆獵獵作響。劉雲站在甲板上,總覺得心裡發緊——斥候說前麵沒有元軍布防,但這地勢太險,藏上幾千人都看不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將軍,要不要讓快船先探路?”李鐵的手按在刀柄上,甲胄的鱗片在陰影裡閃著寒光。

劉雲剛要點頭,峭壁上突然滾下無數巨石,砸在最前麵的“先鋒號”上,船板瞬間裂開個大洞,江水“咕嘟咕嘟”往裡灌。緊接著,箭雨如蝗蟲般落下,船頭的士兵慘叫著倒下,箭杆上的狼頭標記在陽光下格外刺眼。

“是元軍的伏兵!”陳三郎從箭雨中滾到劉雲身邊,左臂中了一箭,血順著指尖滴在甲板上,“他們藏在峭壁的山洞裡,至少有三千人!”

劉雲望向峭壁,果然看見洞口的黑影在晃動。他突然扯下船尾的大旗,對傳令兵道:“讓糧船掉轉船頭,往南岸靠!快!”

李鐵愣了一下:“將軍,糧船沒設防……”

“就是要讓他們以為咱們要保糧食!”劉雲抽出劍指向北岸,“神機營集中火力轟左側的山洞,那裡的岩石看著最鬆!”

糧船掉轉船頭時,峭壁上的元軍果然慌了,紛紛往南岸調集兵力。就在此時,神機營的火炮響了,左側的山洞轟然坍塌,慘叫聲從煙塵裡飄出來。劉雲趁機下令:“快船分隊,繞到北岸峭壁下,用鉤爪搭繩梯,給我抄他們的後路!”

陳三郎忍著箭傷,第一個抓住繩梯往上爬。崖壁上的碎石砸在他背上,他卻咬著牙不鬆手,爬到洞口時,揮刀砍斷了元軍的繩索,後麵的士兵如潮水般湧進去。洞裡的元軍沒想到後路會被抄,頓時亂了陣腳,被砍得哭爹喊娘。

激戰到午時,伏兵終於被肅清。劉雲站在峭壁上,望著江麵上漂浮的屍體,突然發現他們的靴底都繡著“汪”字——又是汪良臣的舊部。“看來潭州的元軍早就得到消息,想在這裡把咱們堵死。”李鐵捂著流血的胳膊道。

劉雲撿起一支元軍的箭,箭頭淬著黑血:“他們以為憑這點人就能攔住咱們?傳令下去,休整半日,繼續東進——下一站,萬州!”

四)論功行賞,新製初立

萬州城的城門是在第七日午時打開的。守將趙德是個漢人,見劉雲的船隊到了,直接斬了元軍千戶的頭,提著城門鑰匙跪在碼頭:“將軍,屬下等這一天等了三年!”

城裡的百姓比涪陵更熱情,沿街擺著茶水點心,孩子們舉著自製的小旗歡呼。劉雲走進縣衙時,看見大堂的柱子上還刻著“還我河山”四個字,筆畫被歲月磨得淺了,卻依然透著股硬氣。

當晚的慶功宴設在縣衙的院子裡,火把照亮了每個人臉上的笑。劉雲端著酒碗站起來:“陳三郎帶斥候探明敵情,首功!升斥候小陣主,賞銀五十兩,錦緞十匹!”

陳三郎剛要謝恩,卻被劉雲按住肩膀:“還有你左臂的傷,算軍功,記在賬上,將來一起算。”

“李鐵指揮水師破涪陵、敗伏兵,功居第二!”劉雲又端起一碗酒,“升大陣副,領五千兵馬,鎮守萬州至涪陵的水路!”

李鐵抱拳時,甲胄的碰撞聲驚飛了院中的夜鳥:“末將定不負將軍所托!”

輪到獎賞普通士兵時,劉雲讓人把查抄的財物全搬到院子裡:“有一技之長者,優先挑!會打鐵的領鐵錘,懂水性的領漁船,剩下的銀兩分下去,每人五兩,寄回家去!”

士兵們歡呼著上前挑選,那個在獨鬆關失去一條腿的老兵,顫巍巍地拿起一把新打造的長刀,眼淚掉在刀麵上:“俺兒子要是還在,也該這麼大了……”

第二日清晨,劉雲在縣衙大堂召集眾人議事。“萬州的治理,還按重慶的規矩來。”他指著牆上的布告,“張啟任縣令,管民政;李鐵管防務;陳三郎領斥候營,監察全州。”

張啟捧著《州府律》,手指在“輕徭薄賦”四個字上停了停:“將軍,百姓說,隻要能安穩種地,再苦再累都願意。”

“那就給他們安穩。”劉雲望著窗外的朝陽,“把汪良臣霸占的田產全部分下去,每戶發種子,秋後隻收三成稅。再開個學堂,讓孩子們讀書,將來好為咱們做事。”

議事結束時,陳三郎匆匆進來,手裡拿著封密信:“將軍,潭州的元軍有動靜了!行省平章政事阿剌罕調集了五萬大軍,在湘江口布防,還招了兩萬綏協軍,號稱十萬……”

劉雲展開密信,指尖在“十萬”兩個字上頓了頓,突然笑了:“正好,讓他們看看,咱們這‘輕舟’,能不能撞翻他們的‘大船’。”

江風從窗縫裡鑽進來,吹得布告上的字跡微微顫動。遠處的碼頭上,新招募的水師正在操練,號子聲與江濤聲混在一起,像首未寫完的戰歌,順著長江向東而去。

喜歡一劍照汗青請大家收藏:()一劍照汗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何以為民 逼我老婆改嫁?我反手一個大逼兜! 年代1968:牛棚裡的幸福生活 北大荒?開局自帶兩百平物資倉庫 婚內不同房?你當本世子舔狗呀? 讓你穿越,帶回來反重力是什麼鬼 盜墓:開局撿屬性,成就盜墓之王 錯亂王妃,忠誠的狗 碎璃重曜 丟掉戀愛腦,真學霸隻想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