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氣傳承10.居庸關上揚正氣兵發中都_一劍照汗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一劍照汗青 > 第5章 正氣傳承10.居庸關上揚正氣兵發中都

第5章 正氣傳承10.居庸關上揚正氣兵發中都(2 / 2)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福,帶五個大陣去狼窩穀設伏。”我在地圖上圈出處峽穀,那裡是北魏時拓跋珪大敗後燕的古戰場,“用玄鳥隊的手雷炸斷穀口,再用鐵鏈鎖死穀尾,等忽必烈的援兵進來。記住,史天澤雖為漢將,卻助紂為虐,此番定要讓他嘗嘗亡國之痛!”周福領命時,我突然想起白登之圍的故事——當年劉邦被困七天七夜,靠的是智取,今日我們也要用同樣的法子,讓元軍明白,民心才是最堅固的關隘。

四)居庸關前,正氣長存

居庸關的晨光帶著火藥的味道。我站在關前的空地上,身後是六個大陣的將士,他們的甲胄在陽光下泛著冷光,手裡的兵器上還沾著未乾的血跡。關城上的狼旗依舊飄揚,但元軍的陣腳已亂,昨日的夜襲讓他們元氣大傷,此刻正縮在垛口後,弓箭拉得滿滿,卻不敢輕易射出。

“弟兄們,”我揚聲道,聲音在曠野中回蕩,“還記得文丞相的《正氣歌》嗎?”將士們沉默片刻,突然有人低低地念起來:“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很快,更多的聲音加入,從斷斷續續到整齊洪亮,像股洪流衝擊著關城。我閉上眼睛,丹田處的金丹旋轉得越來越快,一股浩然正氣從腳底升起,順著經脈湧向四肢百骸。

“組玉龍大劍陣!”我猛地睜眼,歸一劍指向天空。六個大陣的將士迅速變換陣型,六千柄長劍斜指蒼穹,劍尖的寒光連成一片,竟在半空映出淡淡的光幕。“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我念著《正氣歌》的句子,金丹之力順著劍網流淌,每個將士的臉上都泛起金光,“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關城上的元兵開始騷動,他們握著弓箭的手微微發顫。有個年輕的元兵大概是第一次見這般陣仗,弓弦“啪”地斷了,他抱著頭蹲在地上,嘴裡不知在念叨著什麼。我能感覺到將士們的氣息與我相連,六千個人的正氣彙聚成一股洪流,撞向居庸關的城牆——那些北魏的夯土、遼金的磚石,仿佛都在這股力量下微微震顫。

“是氣勢磅礴,凜烈萬古存!”我劍指關城,六千柄長劍同時前指,金光如潮水般湧向城樓。元軍的箭雨射來,卻在金光外紛紛墜落,箭頭都被正氣震得粉碎。“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我大步向前,身後的將士們緊隨其後,腳步聲在大地上擂響,與《正氣歌》的吟誦聲合在一起,竟讓關城上的狼旗都停止了飄動。

“將軍,元軍亂了!”周福的聲音帶著激動,“他們的守將在城樓上拔刀砍人,好像想逼士兵射箭,但沒人敢動!”我微微一笑,正氣所至,邪祟自潰——兀良合台大概忘了,這座關城腳下,埋著多少漢人的忠魂。

五)援兵入甕,關城血戰

第四日午後,玄鳥隊的斥候帶回急報:史天澤率六萬援兵已過南口,正往狼窩穀趕來。我站在居庸關的箭樓上,望著關城上的元軍來回奔走,他們中既有蒙古騎兵,也有色目射手,還有被強征的漢人步兵,等級分明,正是忽必烈“四等人製”的鮮活寫照。“夜襲居庸關!”我拔出歸一劍,劍身在陽光下劃出冷光,“今日就讓這些元軍看看,漢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六百玄鳥隊員再次升空。這次我們帶了三十柄從大同關帝廟請的青銅劍,劍身刻著“忠義”二字,在月光下泛著冷光。我握著歸一劍,率先落在垛口上,劍光劃過處,元軍的哨兵應聲倒地,他們的甲胄上還刻著“色目軍”“漢軍”的字樣,卻在我劍下同樣脆弱。隊員們落在垛口上,突火槍的鉛彈在夜色中織成火網,有個十六歲的隊員為掩護我,被元軍的毒箭射中胸口,墜下城牆時還喊著:“將軍,彆讓他們再分四等人!”

血拚至黎明,關門終於被打開。我踩著隊員們的屍體走進關城,發現地上的血跡順著遼代的磚縫流淌,像條紅色的河。關中心的石碑上,“至元十年,兀良合台督建”的刻字還很清晰,卻已被百姓們用石頭砸得坑坑窪窪。“將軍,周福在狼窩穀得手了!”郭虎趕來報喜,甲胄上還沾著血,他一邊用粗糙的手背抹著臉上的汗,一邊急聲道:“史天澤的六萬援兵被咱們的手雷炸懵了!穀口的巨石塌下來時,他們的前軍正好擠在窄道裡,人馬互相踩踏,亂成一鍋粥!那些被強征的漢人步兵,一看見咱們的‘漢’字旗,就扔下武器跪在路邊哭喊,說早就盼著這一天了!”

我望著關城內漸漸亮起的晨光,歸一劍上的血跡在風中凝結成暗紅,指尖觸到劍鞘上的紋路,忽然想起昨夜犧牲的那個十六歲隊員——他懷裡還揣著封沒寫完的家信,字歪歪扭扭,卻一筆一劃寫著“等我回家”。喉頭一陣發緊,我用力握緊劍柄:“傳令下去,善待降兵,願歸鄉者發足路費,願從軍者編入輔營。”

六)光複居庸,兵指中都

居庸關的光複比預想的慘烈。清點戰果時,周福捧著賬冊的手一直在抖,紙頁上密密麻麻記著犧牲將士的名字,玄鳥隊員竟折損了六十餘人。他聲音哽咽:“將軍,這六十個弟兄……最小的才十四,是從應州逃難來的孤兒,說要跟著咱們打回臨安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走到關城中央那座被砸得坑窪的石碑前,上麵“至元十年,兀良合台督建”的刻字已模糊不清,倒像是被無數隻手摩挲過的痕跡。“把這塊碑鑿了,”我沉聲道,“刻上弟兄們的名字,旁邊加四個字——‘正氣長存’。”周福一愣,隨即用力點頭:“末將這就去辦!還要把大同關帝廟的關公像請過來,就立在碑前,讓關公看著咱們怎麼打下中都!”

三日後,阻擊援兵的周福傳來捷報:史天澤帶著三千殘騎逃回北京,六萬援兵隻剩些散落的馬蹄印和丟棄的軍械。我率玄鳥隊趕去狼窩穀時,積雪已被血染紅,北魏時的石窟裡躲著些漢人百姓,他們捧著從元軍輜重裡搜出的宋瓷,瓷底“臨安官窯”的刻字雖被泥土糊了大半,卻依舊能辨認。有個老婆婆顫巍巍地把瓷碗遞到我麵前:“將軍,這是我家祖上傳下來的,說等哪天漢旗插上中都,就用它盛酒慶功……”

休整那日,趙時賞的五個大陣風塵仆仆地趕回居庸關。他的客家刀隊少了三成,戰袍上還沾著陝西的黃土,卻咧著嘴笑:“劉雲,陝西的元軍被咱們打懵了!涇陽的百姓給咱們送來了新釀的酒,說等你到了中都,咱們就著燕山的雪喝個痛快!”他從懷裡掏出張皺巴巴的地圖,上麵用紅筆圈著中都的布防:“忽必烈在中都城牆外挖了三道壕溝,埋了鐵蒺藜,還調了速不台的殘部守城門——不過那老東西在歐洲吃了敗仗,手下兵卒早沒了銳氣。”

我展開地圖,指尖劃過“中都”二字,忽然想起大同關帝廟老道的話:“天下的關隘,最險的從不是城牆,是人心。”抬頭望向北方,晨光正漫過八達嶺的峰巒,照亮通往中都的官道。玄鳥隊的小白落在肩頭,嘴裡叼著根從烽火台摘下的柏枝,那柏枝上還沾著未化的雪。

出兵那日,二十三個大陣在居庸關前列成整齊的方陣。玄鳥隊的六十隻玄鳥銜著漢旗,在關城上空盤旋,旗上的關公像迎著朝陽,紅綢飄帶在風中獵獵作響。我拔出歸一劍指向北方,劍鋒劈開晨霧,六萬將士齊聲呐喊,聲浪震得烽火台的銅鈴亂響:

“弟兄們!前麵就是中都!”我的聲音穿透喧囂,帶著金丹內力傳遍曠野,“當年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讓漢家兒郎在異族鐵蹄下跪了百年!今日,咱們就要踩著狼旗,把漢旗插回中都城頭!讓忽必烈看看,什麼叫‘天地有正氣’!讓天下人看看,漢人骨頭硬著呢!”

馬蹄聲在官道上響起,二十三個大陣的甲胄映著朝陽,像條金色的長龍。玄鳥隊的將士在空中盤旋,他們的喊聲穿雲破霧,驚起了恒山的雪——那雪落在歸一劍上,瞬間化成水珠,順著劍脊滑落,像極了弟兄們不曾掉過的眼淚。

關城上的“元”字旗早已被扯下,換上了繡著關公像的漢旗,在風中舒展如火焰。我勒馬回望,“正氣長存”的石碑在晨光中閃著光,六十個名字仿佛都在微笑。忽然明白,所謂正氣,從不是哪個人的孤軍奮戰,是無數雙握緊刀槍的手,是無數顆向著故土的心,是哪怕流儘最後一滴血,也要把漢旗插向遠方的執著。

“出發!”我輕喝一聲,策馬向北。身後,六萬馬蹄踏碎凍土,與風同行,朝著中都的方向,揚起一路煙塵。

喜歡一劍照汗青請大家收藏:()一劍照汗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摸屍就能變強?這仵作太刑了! 桎梏之境 重生獻祭?本尊乃滅世大魔頭 萬界書店,開局迎來美猴王 山海有靈:玄鳥引途 你劈腿在先,我泡校草你彆哭啊 躺平師尊被迫無敵 霸道總裁惹我 家族修仙,我能生出靈根子嗣 快穿:古董雜貨鋪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