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芸打開保溫桶,熱氣騰騰的粥香撲麵而來。她眼眶突然紅了:謝謝你,衛民哥。已經很久沒有人這樣關心過我了。
原來,周曉芸的母親沈春蘭是縣醫院的護士長,工作繁忙,很少顧及女兒。父親周斌雖然是乾部,但也整天忙於工作。周曉芸從小就很獨立,但也渴望被關愛。
另一次,周曉芸在清理賬本時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重要賬目被汙損了大半。她急得直掉眼淚,生怕被領導批評。宋衛民正好來會計室送餅,見狀二話不說就幫她重新抄錄賬本。他高中畢業,字寫得很工整,兩人一直忙到深夜才完成。
衛民哥,今天真是多虧你了。周曉芸感激地說。
宋衛民憨厚地笑笑:沒事,能幫上你就好。
月光下,兩人並肩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周曉芸突然說:衛民哥,你和我認識的那些人都不一樣。他們隻會說漂亮話,你是真心實意地對人好。
這些點點滴滴的溫暖,讓兩個年輕人的心越靠越近。然而,當沈春蘭發現女兒的異常時,立即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曉芸,你最近老是往小吃攤跑,是不是和那個賣餅的小子好上了?沈春蘭嚴厲地質問女兒。
周曉芸試圖解釋:媽,衛民哥人很好的,他...
好什麼好!沈春蘭打斷她,一個賣餅的農村小子,能有什麼出息?我告訴你,趁早斷了吧!
沈春蘭的反對理由十分充分:
第一,門不當戶不對。你爸是科級乾部,咱們家是城裡人,他一個農村賣餅的,配不上你!
第二,前途問題。賣餅能賣一輩子嗎?將來有什麼發展?難道你要跟著他受苦?
第三,生活習慣差異。農村人和咱們生活習慣不同,你受得了嗎?
第四,家庭負擔。聽說他家裡兄弟多,負擔重,你嫁過去就是受罪!
第五,回城問題。知青遲早要回城的,難道你要為了他留在農村?
為了阻止這段感情,沈春蘭甚至每天接送女兒上下班,不讓她有機會去見宋衛民。
但沈春蘭也是個明事理的人。她悄悄來磚廠小吃攤觀察了幾次,發現宋家人做生意確實實在,從不短斤少兩,對待顧客也很熱情。她還注意到宋衛民空閒時總是在看書學習,不像一般的小商販。
有一次,一個老工人買完餅不小心把錢包落在攤位上,宋衛民發現後追出去老遠還給人家。這一幕正好被沈春蘭看到,她對宋衛民的印象稍微改觀了一些。
人倒是老實,可惜...沈春蘭暗自歎息。
真正讓事情出現轉機的是周斌的介入。作為縣農業局的乾部,周斌經常來磚廠調研,思想比較開明。
一次偶然的機會,周斌來小吃攤買餅,正好看到宋衛民在幫一個老工人修理自行車。小夥子手法熟練,態度誠懇,給周斌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夥子,手藝不錯啊。周斌稱讚道。
宋衛民不好意思地笑笑:叔叔過獎了,就是些粗活。
周斌注意到攤位上放著幾本書,拿起來一看,竟然是高中數學和物理課本:你還看這些書?
宋衛民認真地說:我想參加明年的高考。雖然現在賣餅,但不能一輩子賣餅啊。
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周斌。回家後,他對妻子說:春蘭,我今天見到那個叫宋衛民的小夥子了。很不錯的一個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不是池中之物啊。
沈春蘭不以為然:賣餅的能有什麼大出息?
周斌搖搖頭:不能這麼看人。我看那孩子眼神清亮,做事踏實,還知道學習上進。這樣的年輕人,將來肯定有出息。
他接著說:現在政策好了,農村孩子也能考大學。隻要他考上大學,身份就不一樣了。再說,咱們曉芸喜歡,你硬攔著反而不好。
周斌還特意去了解了宋家的情況,回來對妻子說:我打聽過了,宋家雖然現在是農村的,但做生意很實在,幾個孩子也都上進。特彆是那個宋衛民,高中畢業,是塊讀書的料。
沈春蘭的態度慢慢軟化,但還是不放心:可是...
這樣吧,周斌想出個折中的辦法,咱們先不反對,但也不同意。觀察一段時間,如果那孩子真像說的那麼好,再考慮。
於是,沈春蘭雖然不再強烈反對,但仍然對女兒約法三章:不準單獨相處,不準收貴重禮物,不準影響工作。
周曉芸把這個消息告訴宋衛民時,他激動得差點跳起來:真的?你爸媽不反對了?
隻是不明確反對,周曉芸笑著說,所以你要好好表現啊!
從此,宋衛民更加努力了。白天在磚廠小吃攤忙著做生意,晚上挑燈夜讀。他還經常幫周曉芸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修水管、換燈泡、搬重物...每次都做得妥妥當當。
沈春蘭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對這個小夥子的印象越來越好。有時還會偷偷多給他裝些餅,或者提醒他天冷了加衣服。
一天晚上,周斌對妻子說:春蘭啊,我看衛民這孩子確實不錯。要不...讓他們處處看?
沈春蘭歎了口氣:我再觀察觀察吧。
雖然還沒有正式同意,但堅冰已經開始融化。宋衛民和周曉芸的愛情,就像春天的幼苗,在細雨中悄悄生長。
而這一切,都被宋家人看在眼裡。趙金鳳悄悄對宋老實說:咱們家老四要是真能娶到乾部家的閨女,那可是祖上積德啊!
宋老實敲敲煙袋:關鍵是兩個孩子真心相愛。至於其他的,看緣分吧。
是啊,在這個變革的時代,一切都在悄悄改變。門第之見終將被真誠和努力所融化,而美好的愛情,終將開花結果。
喜歡鎏金歲月:妯娌大戰請大家收藏:()鎏金歲月:妯娌大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