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九年初夏的清晨,宋家超市的木門上,紅漆寫的“今日盤點”牌子被風刮得輕輕晃。倉庫裡飄著淡淡的柴油味——那是昨晚宋衛東幫忙檢修三輪車時留下的,林薇正把一疊油印的“考察筆記”分給眾人,楚瑤則在給每個人塞了個布包:“裡麵裝了饅頭和鹹菜,火車上的飯貴,省著點花。”
人群裡少了個熟悉的身影——王素芬正蹲在超市後門的煤爐旁,給茶葉蛋翻著麵,見劉淑珍走過來,她趕緊從兜裡摸出個皺巴巴的五毛錢:“淑珍妹子,麻煩你幫俺帶塊省城的水果糖,小虎昨天還跟俺鬨,說從沒吃過‘城裡糖’。”劉淑珍攥著錢,重重點頭:“你放心,俺記著哩,要最甜的那種!”
綠皮火車“哐當哐當”地撞著鐵軌,晨霧裹著田野的麥香飄進車窗。劉淑珍把臉貼在玻璃上,手指跟著後退的白楊樹劃動,嘴裡不停念叨:“這火車頭得有多少匹馬拉啊?比咱屯裡的拖拉機快十倍都不止!”
李小明坐在對麵,嶄新的的確良襯衫領口扣得嚴嚴實實,手裡攥著個小本子,正數著隧道:“一、二、三!”數到第五個時,他突然抬頭問楚瑤:“紅梅姐,省城的樓真有三層高嗎?”楚瑤笑著揉了揉他的頭:“比三層還高,站在樓頂,能看見大半個城。”
林薇望著窗外掠過的磚瓦房,忽然碰了碰楚瑤的胳膊:“還記得三年前咱們坐火車來這兒嗎?我連糧票和錢都分不清,你抱著個破布包,生怕被人偷了。”楚瑤愣了愣,隨即笑出聲:“那時候哪敢想,現在咱們能帶著人來考察,還敢琢磨著改超市。”
周曉雲從布包裡掏出個搪瓷缸,給劉淑珍倒了杯溫水:“嬸子,您彆老盯著窗外,眼睛累。咱們這趟去,不光是看,還得把好東西學回來,以後咱超市也能讓屯裡人見識見識。”劉淑珍接過缸子,手還在輕輕發抖——這是她這輩子第一次離開宋家屯,心裡又慌又盼。
省城百貨大樓的玻璃門一推開,冷氣裹著香皂味撲麵而來,劉淑珍下意識地把胳膊抱在胸前,連腳步都不敢邁了。正前方的自動扶梯正緩緩向上,不鏽鋼的扶手閃著光,她指著那樓梯,聲音都變了調:“這...這樓梯咋自己動?是不是藏了啥機關?會不會把人卷進去?”
周圍有人看過來,李小明趕緊湊過去,小聲說:“劉嬸,俺剛才問了服務員,這叫自動扶梯,踩上去就走,不咬人。”他說著,先小心翼翼地邁了一隻腳,見沒事,才伸手扶劉淑珍:“嬸子你跟俺來,俺扶著你。”
劉淑珍的手緊緊攥著李小明的胳膊,指甲都快掐進他的襯衫裡。當扶梯慢慢上升時,她低頭看著腳下的台階,嘴裡不停念“阿彌陀佛”,直到周曉雲指著樓下說:“嬸子你看,王素芬的茶葉蛋攤要是擺這兒,肯定能賣爆!”她這才敢抬頭,看著樓下密密麻麻的人,眼睛都看直了:“這麼多人...比咱屯裡趕大集還熱鬨!”
林薇和楚瑤走在後麵,看著眼前的景象,也想起了現代超市的模樣。楚瑤輕聲說:“你看那開放式貨架,顧客能自己拿東西,比咱現在的櫃台方便多了。”林薇點頭,從兜裡掏出小本子:“我剛才注意到,他們的商品都分了類,糧食歸糧食,零食歸零食,找起來省勁兒。”
突然,李小明跑過來,手裡舉著個包裝好的餅乾盒:“林薇姐!你看這個!餅乾都裝在鐵盒子裡,上麵還有畫!咱超市的餅乾要是也這樣裝,肯定有人買!”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那是曾經在菜市場撿菜葉時,從未有過的光彩。
服裝區的營業員走過時,劉淑珍的目光一下被吸引住了——她們都穿著淺藍色的上衣,胸前彆著個小牌子,上麵寫著名字。她拉著周曉雲的袖子:“小雲你看,她們穿的衣服都一樣,看著真整齊,不像咱超市的人,有的穿棉襖有的穿單衣。”
楚瑤正好聽見,笑著說:“這叫工裝,統一著裝顯得專業。我剛才問了,是縣服裝廠做的,咱們回去也能訂,就選咱超市的紅色,喜慶。”劉淑珍點點頭,心裡琢磨著:“要是俺也穿這樣的衣服,來買東西的人會不會覺得俺也像‘城裡人’?”
另一邊,林薇正趴在收銀台旁,看著收銀員開票。那收銀員手裡的本子分了類,“糧食類”“副食類”寫得清清楚楚,她趕緊把這記在本子上:“現在咱們開票都是隨便寫,以後也按類彆記,月底算賬就方便了。”
熟食區的香味飄過來,劉淑珍忍不住走過去。玻璃櫃裡的鹵味都用保鮮膜包著,上麵還貼了紙條,寫著“今日新鮮”。她想起王素芬的茶葉蛋,心裡算了算:“要是給茶葉蛋也包上這膜,再寫個‘宋家茶葉蛋’,是不是就沒人嫌臟了?”她趕緊從布包裡掏出塊布,把保鮮膜的樣子畫下來——雖然畫得歪歪扭扭,但每個褶皺都記得清清楚楚。
李小明則蹲在貨架前,盯著價簽看。那價簽是印的,紅色的字特彆顯眼,不像超市裡是用粉筆寫的,一擦就掉。他把價簽的尺寸、字體都記在本子上,還特意摸了摸紙質:“這紙厚,淋了雨也不怕爛,咱回去也印這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中午的商場食堂裡,搪瓷餐盤碰撞的聲音格外熱鬨。劉淑珍看著盤裡的兩菜一湯——炒青菜、紅燒肉,還有一碗蛋花湯,突然紅了眼眶。她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小聲說:“俺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在這麼亮堂的地方吃飯,還是坐著椅子,不用蹲在灶台邊。”
周曉雲趕緊遞過一張紙巾,輕聲說:“嬸子,以後咱們超市也開個小食堂,就擺幾張桌子,讓買東西的人累了能歇腳,吃碗熱乎麵。”劉淑珍抬起頭,眼裡閃著光:“真能行嗎?咱屯裡人哪敢想在超市裡吃飯啊。”
“咋不行?”林薇走過來,坐在她身邊,“以前咱們也不敢想能開超市,現在不也開起來了?以後咱們還要把超市開得更大,讓宋家屯的人都能過上城裡人的日子。”
楚瑤端著餐盤過來,笑著說:“你們知道嗎?我聽服務員說,南方有些城市的超市,已經用電腦收銀了,掃一下就能算賬,比人算得還快。”李小明眼睛一下亮了:“就是曉雲姐說的那個會算數的機器?俺以後能學會用嗎?”楚瑤點點頭:“隻要你想學,以後咱們超市也能有。”
劉淑珍聽著,心裡突然踏實了——她以前總覺得,省城是遙不可及的“另一個世界”,但現在才發現,那些“城裡的好東西”,隻要她們肯學,也能帶到宋家屯。
返程的火車上,每個人的布包都鼓了起來。劉淑珍的包裡裝著給王素芬的保鮮膜樣品、給小虎的水果糖,還有三張宣傳畫——一張是百貨大樓的,一張是服裝區的,還有一張是熟食區的,她把畫折得整整齊齊,生怕壓壞了。
李小明的包裡裝著貨架草圖,上麵標滿了備注:“矮貨架給老人用”“零食放在小孩夠得著的地方”,還有他從商場撿的一張價簽,夾在本子裡當樣品。周曉雲則抱著一疊管理製度,是她跟商場經理軟磨硬泡要的,上麵寫著“員工早會流程”“衛生打掃標準”,她已經在上麵畫了很多紅圈,想著回去怎麼跟大家說。
林薇和楚瑤坐在窗邊,翻著相機裡的照片。有一張是劉淑珍站在自動扶梯上,眼睛睜得大大的,既害怕又興奮;還有一張是李小明拿著餅乾盒,笑得露出了小虎牙。林薇輕聲說:“咱們這趟沒白來,不光學了東西,還讓大家看見了希望。”楚瑤點頭:“明天先把櫃台拆了,改成開放式貨架,這是最容易改的,也能讓大家早點看到變化。”
火車在夕陽裡駛進縣城站,遠遠就能看見糧站那棟熟悉的老建築。劉淑珍扒著車窗,一眼就看見超市門口的燈亮著——那是趙金鳳特意點的馬燈,怕他們回來晚了看不見路。
“回家了!”劉淑珍長舒一口氣,心裡突然有點酸——才出去一天,就想超市後門的煤爐味,想王素芬煮茶葉蛋的香味,想趙金鳳嘮叨的聲音。
火車剛停穩,宋衛東就跑了過來,手裡還拿著件外套:“劉嬸,小明,快穿上,傍晚風涼。娘在家煮了薑湯,說你們坐火車肯定凍著了。”他接過劉淑珍的布包,掂量了一下:“這裡麵裝的啥?這麼沉。”劉淑珍笑著說:“都是好東西,回去給你們看!”
剛走到超市門口,就看見趙金鳳站在台階上,手裡端著個搪瓷盆,裡麵是冒著熱氣的薑湯。她看見林薇他們,趕緊迎過來:“可算回來了!俺這一下午都在這兒等,生怕火車晚點。”她給每個人都盛了一碗,“快喝,暖暖身子。”
王素芬也從後門跑出來,手裡還拿著個熱乎的茶葉蛋:“淑珍妹子,俺的糖呢?小虎都問了一下午了。”劉淑珍趕緊從包裡掏出水果糖,遞給她:“你看,省城的糖,帶包裝的,甜得很。”王素芬接過糖,笑得合不攏嘴:“俺家小虎要是知道,肯定高興壞了!”
晚飯後,超市二樓的燈亮到了半夜。幾張桌子拚在一起,上麵攤滿了資料、照片和草圖。王素芬也來了,手裡拿著劉淑珍帶的保鮮膜樣品,正琢磨著怎麼包茶葉蛋:“俺覺得這樣包就行,既乾淨又好看,以後俺每天早起來包,保證新鮮。”
林薇指著貨架草圖,對大家說:“明天咱們就動手拆櫃台,宋建國和宋衛國負責鋸木頭,小明和劉嬸負責把商品分類,曉雲你跟楚瑤去聯係服裝廠,訂工裝。”
楚瑤拿出帶回來的工裝樣本,是塊淺藍色的的確良布:“咱們先做二十套,男女款都有,上麵繡上‘宋家超市’四個字,以後咱們就是正規的團隊了。”
周曉雲把管理製度貼在牆上,用紅筆圈出“早會”兩個字:“從下周一起,每天早上八點開早會,說說當天要做的事,也聽聽大家的想法,咱們一起把超市辦好。”
劉淑珍看著牆上的宣傳畫,突然說:“俺想學著畫宣傳畫,以後咱超市的畫俺來畫,不用去省城買了。”李小明趕緊說:“劉嬸,俺幫你,俺會畫貨架,咱們一起畫!”
夜深了,糧站的老掛鐘“當”地敲了十下。林薇關掉最後一盞燈,回頭看了眼超市——月光灑在“宋家超市”的招牌上,紅漆在夜裡顯得格外亮。她想起三年前剛來時,這裡還是個破舊的糧站,現在卻成了大家的盼頭。
劉淑珍最後一個離開,她摸了摸超市的木門,輕聲說:“老夥計,咱們以後也要變洋氣了,不輸給省城的大樓。”
夜風裡帶著麥香,遠處傳來幾聲狗叫。超市裡的燈火雖然滅了,但每個人心裡的火,卻燒得更旺了——他們見過了更大的世界,也知道了未來該往哪兒走。
而這,隻是宋家超市蛻變的開始。很快,這裡會有敞亮的開放式貨架,有統一的紅色工裝,有冒著熱氣的小食堂,還有更多帶著希望的人——
喜歡鎏金歲月:妯娌大戰請大家收藏:()鎏金歲月:妯娌大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