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是十日之後。
南京城外,佛門高僧應江流兒之約,前來為倭寇之亂枉死的百姓和士兵召開水陸法會。
一解兵戈之氣,二為大明祈福,三安百姓之心。
又名安神大會。
江南之地,民生富裕,光是有名有姓的寺廟之數不少於上百,加上曆朝曆代對佛門都呈現扶持政策。
是以,不到天亮,城門外就已經站滿了密密麻麻的人影,其中有不少都是佛門的虔誠信徒。
而維持現場秩序的,自然是戚繼光親自訓練而出的其中五千名士兵。
數千兵卒筆直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已經近兩個時辰,仍然還是精神抖擻,不動如山。
看到他們的人都在尋思著,哪怕是曾經嶽飛所率領的嶽家軍恐怕也不過如此。
而新軍能這麼軍紀嚴明自然是有原因的,自胡宗憲往下每天都要學習一些關於江流兒好,江家父子深明大義的話。
上麵的將軍們都說過了。
他們訓練,就是為了打仗。
打仗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大明。
因為這樣江流兒會開心,同時自己隔三差五吃到的肉塊也會更大更肥。
所以大家訓練都特彆的賣力。
能夠進入隊列的士兵,都是從剩下的四萬人選的精銳中的精銳。
高台之側,戚繼光環視一周,心裡十分滿意,雖然隻訓練了一個多月,但是他們原本就是老兵,而且經曆過了幾天血戰。
他相信,隻需要再過上一段時間,這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將不弱於他曾經所率領的戚家軍。
一旁,江流兒已經穿著一身色彩明顯的盔甲,在巡視軍隊了。
儘管軍隊現在自領軍之人開始,都尉、校尉,基本上都是他的人了,可他對於佛法不感興趣。
左右不過就是一些讓人退一步,再退一步之類的。還不如和軍士們加深一下印象。
況且圓德大師有福王和嚴世蕃兩個人作陪,一個皇親國戚,另外一個位高權重,問題自然不大。
他如今的名聲已經刷的夠多了,況且這一次的安神大會就是他促成的,還不如讓他們兩個也露露臉。
尤其是嚴世蕃,他傳信說,福王的這些伎倆早已司空見慣,就是地方上還是有太多的人不知道厲害。
身為一方大員,他要是親自下場拉攏那太掉逼格了,可是要是繼續這樣下去,最少要三五年的時間,他才可以搞掉福王。
這也是他要給嚴世蕃刷刷聲望的關係之一。
圓德大師不愧是有德高僧,話語間儘是禪機,偶爾傳出去的隻言片語讓外麵的人連連點頭。
安神大會總共過去了三天這才結束。
連帶著淩雲寺這個名字也變得耳熟能詳起來。
最後總結的時候,在城裡大吃大喝兩天的江流兒又出現了,象征性的說了兩句總結發言。
就好像他一直都在,從未離開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