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官員說的很有道理,三十萬僧人中大多數都是年輕壯年,並且都是從寺廟中享受了巨大的利益。
這些和尚,整日打坐念經,啥也不乾,平日裡兩嘴一張,就會叫阿彌陀佛。
結果突然一下子啥都沒了。
可想而知,他們對朝廷肯定有怨氣。
現在大明的注意力還沒有散,假以時日,若是有人暗中串聯勾結,這些和尚不鬨騰才怪。
這三十萬人,還不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最起碼都有六十萬的親族。
不管是殺還是放,都是問題!
是以,這個問題被提上了日程。
而就在小皇帝和其他人將目光轉到嚴嵩這裡時,他的臉上隻有一副胸有成竹,緩緩說道。
“以僧代役,兩難自解!”
三十萬僧人,就是三十萬青壯,而且肯定都是對大明抱有怨氣的。
按照嚴嵩的意思,這些人肯定是不能繼續浪費米飯的,如今大明各地都不太平,修水利,修道路,還有修補城牆,疏通運河,建造船隻,加上雜七雜八的事務。
每年都有幾十萬的百姓服徭役,而且在大明出色的官僚體係下,基本上都是無償的。
所以還不如讓這些無所事事的僧人行動起來,去參加各方的建設,前往各地普渡眾生。
佛門中抄出來的糧食已經到了災區,各地的小規模造反已經慢慢少了。
正是輕徭薄賦,收攏民心之時。
可是問題來了,被亂民破壞的田地,道路,以及城市的複建刻不容緩。
這些事情總要有人乾,而且還必須是青壯。
失去了青壯年的支持,就靠著孤兒寡母,平日裡的生活怎麼樣,不用想都知道。
故而從古至今都發生過不少降而複叛的事情。
這就是以僧代役的好處,一來可以解民生之難,讓百姓休養生息,二來又可以解朝廷之難,大量的徭役有人去服,並且是待罪之身,可以往死裡用。
“嚴尚書,此言何解!”這幾個字的意思雷丞相是了解的,可是他怕小皇帝不理解,按照流程,現在是他提問的時候了。
況且,這兩個月各地雨露均沾,掛帥的雷丞相都聽到不少地方傳頌自己美名,到時候必定是青史留名。
這個時候投桃報李,配合一下沒什麼壞處。
果然,高台之上,小皇帝坐在龍椅上,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樣。
“總而言之,就是讓僧人代替大明百姓去乾那些臟活累活,從而讓大明的百姓過得比平時更好。”
“哦,原來如此,這確實是個好辦法。”
小皇帝腦子固然不行,可畢竟還是有統治者思維的,直接眉開眼笑的。
這樣一來,他手底下多了30萬的免費勞動力,肯定是賺了嘛。
小皇帝目光明亮,說道。
“愛卿果然是國之棟梁!”
“此時若能成功,那可真是大功一件。”
嚴嵩語氣沉悶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