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公尹伊,在最關鍵的時侯,幫塵清眠成為禮部尚書。
就是這毫無理由的一幫,讓塵清眠抓住機會,一紙文書,使“翮翥學堂”小學生部在大隋內地遍地開花。
“翮翥學堂”小學生部讓老百姓的孩子免費讀書,免費食宿,免費著裝,一舉從根上壟斷了大隋來自下層的人才資源。
可下層老百姓人口基數占大隋全部人口的九成以上。
相當於刨了大隋基層人才的根。
也成了大隋由盛而衰的導火索。
兩次戰爭,都輸的莫名其妙,連敵人的邊都沒沾到,就被一邊倒的屠殺。
若不是大隋還有水師,大隋政權真的成了一個空殼。
可大隋水師啊,既不能下水,也不能上岸來西都,不知道水師有什麼用?
當初是開國公尹伊和吏部尚書楚江秋聯合起來把塵清眠扶上禮部尚書的,他們當初是無奈,不想這麼重要的職位被崔太後勢力得到。
塵清眠到底是誰的人,其實他們心裡門清。
表麵上,在朝中做官,有點人脈關係和背景的,都知道塵清眠是當今元貞皇帝的人,再深一點,知道塵清眠是夜王的人,出任代州牧首、以及西域總督都是夜王發聲力挺,與塵清眠的便宜嶽父開國公尹伊沒啥關係。
隻有最後這次,幫塵清眠成為禮部尚書,其實是為了討好夜王。
他們一致認為塵清眠是夜王的人。
幾個月過去,現在卻成了救命稻草。
因為現在把大隋弄的奄奄一息的商會,是威遠侯、西域總督、禮部尚書塵清眠創辦幕後支持的。
一個月以前,沒人敢相信。
現在,信了。
就在三天前,又是一紙傳單如雪飄滿西域,說西域放開了。
任何人想去西域,西域都會派馬車接送,商會的車行,任何時候都免費送到,一路上,管吃管住管送回。
這樣的傳單,已經在老百姓中傳開。
傳單自然也會傳到大臣們的手中。
傳單的最下邊,紅通通隻有十個大字:“歡迎到西域落戶,可分田。”
看熱鬨不嫌事大,很多人抱著去西域三十日遊的想法登上了去西域的馬車。
路途十日,遊玩十日,不,傳單上有的是一個很新奇的字“體驗”,體驗十日,回來十日。
結果,西都老百姓在商會的車行前排起了長龍,拋家舍業,也要去西域落戶。
如今商會的事,沒人敢阻擋,若不是商會估計不足,準備的馬車有限,說不定,現在西都的老百姓,十室九空,已經全部跑光了。
隻有那些豪閥世族,頗有資產的大戶人家,還有舍不得西都繁華的小資者無動於衷,其他人都在等候商會的馬車。
落不落戶先不說,看又不要錢,隻當旅行增長見識了。
這種事,商會向來不是隻針對一地,而是大隋全國各地。
所以,通往西域的關口西關(嘉峪關),已經是通關,隻要打商會車行旗幟的馬車,一律放行。
嘉峪關兩邊,一字長蛇,穿流不息,晝夜不停。
開國公尹伊就坐在其中一輛馬車上。
感覺坐自家車都沒有坐商會的馬車舒服,商會對報名去西域的老百姓,幾乎有求必應,哪怕你剛吃過飯,感覺又餓了,隻要向馬夫提出來,就有人把吃食端到你的眼前,雖然簡陋,或許隻有兩個包子,但是就憑馬夫這份用心,已經征服老百姓了。
“大同社會亦不過如此!”
“老哥哥你說的什麼意思啊,我怎麼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