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先吐槽,感覺這個開頭有點老土……,天幕文常見開頭,委屈諸位將就將就。
老規矩:大腦寄存處,大家看的開心。
最後,麻煩一下,看書沒超過半小時的彆發書評。
超過半個小時的不管幾星我都認,因為這最直觀的看出來他真的看了。
真的看過的,我就認。
沒超過半個小時的……番茄有幾萬種行文方式,我寫的隻是不在你喜歡的那幾千種裡麵。好聚好散。
這裡罵不了臟話,你們自己體會。
另外:【】之中的是天幕內容;<>裡麵的是彈幕評論;其餘的是天幕下的事。)
秦曆三年,正逢秦始皇泰山封禪。
泰山之上大雨傾盆。不像是平日裡的甘霖和風細雨,倒像是天公潑下來的冰水,不把這人間狂妄澆滅不罷休一樣。
風聲雨聲儒學生,句句誅心。
“封禪者,告太平於天也!今徭役不休,刑戮無度,而妄登泰山,天故降此大雨以譴之!”
“不仁而得天下,不義而封泰山,天其肯受乎?”
“彼樹下避雨者,可知‘德潤身’之理?無德之君,雖高居泰山,猶困於暴雨!”
“……”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你這樣的居然敢來泰山封禪??遭報應了吧?!
活該!!
在歪脖子樹下避雨的秦始皇嬴政周身的黑氣都快成實體了。
儒家智障多年,他嬴政!怎麼說也算不離不棄。結果就這麼報答他??
果然就應該一個兩個把他們活埋了。
對始皇忠誠的臣子也是一個個拳頭握的發白,麵色鐵青。
主辱臣死。他們倒是想要為自己的君主反駁,可這傾盆大雨沒給他機會。
本身就擅長辯論的儒生們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在不動用兵卒的前提下簡直是無敵。
不止臣子,一同前來的還有公子公主,或惶惶不安,或怒視妄言者,或不知在想什麼神遊天外的……
秦始皇三十幾個子嗣之中最小的也差不多到了六尺五寸一米五),成人了,故而秦始皇算是在所有子嗣麵前丟了個大的。
公子扶蘇、公子高等一眾受儒家文化影響較深的就是茫然的那一批。
仁孝不能兩全,卡bug了。
申明一下:這裡是受影響,不是說他們就是學儒家的。畢竟誰也不能否認儒家文化對曆史上公子扶蘇的影響。)
至於神遊天外的那位……
十九公子嬴炎,你有什麼頭緒嗎?
話說這十九公子今年剛剛十三歲,不巧,正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時候。
此時這位爺恍恍惚惚的想——怪不得之前總有一種泰山封禪會出問題的直覺。
他還以為又是什麼奇奇怪怪的超自然現象。什麼?你問為什麼是“又”這個詞?
難不成還有什麼超自然現象?
有的朋友,有的。
“豎子!豎子!一群豎子!!!他們怎麼敢的!!”彆人都聽不到的蒼老聲卻快要把嬴炎的耳膜給刺破了。
身著玄袍的男子身影虛幻,一手叉著腰一手指著那些鳥語花香的儒生罵罵咧咧。
豎子啊!!呸!不當人子啊!!
嬴炎正常是可以和他交流的,但是架不住現在人多,和空氣說話,他不想被當做腦子不正常。
煩!尤其身上還被淋濕了一大半。
“十九叔?你沒事吧?”
他袍子下麵站著兩個小崽子,是他那個好大兄的兒子,秦始皇很喜歡他們,所以特許他們也能過來。
嬴禮和嬴華一左一右樹袋熊一樣抱著這個難得願意陪自己玩的長輩,眼神擔憂。
十九叔嬴炎表情實在算不上好,就是那種……,被一群蚊子在耳邊飛飛的時候會露出來的表情。
嬴炎很想回答有事,但是他是長輩,需要有長輩風範,不能這麼直率。
瞥了一眼不遠處的長兄扶蘇,更難受了。自己的兒子自己不帶著,甩手掌櫃當的不錯啊!大哥!
難不成是什麼大父傳承的傳統?
“沒事,就是你們最近彆學你們阿父,離那些儒生遠一點。”這裡是公子公主待著的地方,距離儒生還是有一段距離的,不用擔心說他們壞話被聽到。
“哦。”2。乖巧)
“嗬!小十九,你多管什麼閒事?彆回頭我們的好兄長還抱怨你帶壞他兒子。”說話的是十八公子胡亥,聲音頗為尖酸刻薄。
麵對這個唯一一個比自己小的弟弟,總是擺出一副“長兄如父”的樣子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