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無聊,其他人可不無聊。
通過經曆過的事,其實是可以分析出這個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的。
這對未來君臣相宜非常有好處。
此處以人精陳平為首。
黔首們也不無聊——大秦娛樂方式太少了,天幕是恰到好處的娛樂。誰都能看到,遇見人都能有共同話題聊天了。
彆的不說,能減輕不少心理上的壓力。
隻有嬴元。莫名其妙被祖宗打上了“不學好”的標簽,周圍都真空了不少。
張行之大聲嘲笑,絲毫不留情麵。
嬴元:“……”
至於嗎?他當時是真困了!也是怕十九公子困而已。
“彆笑了,你忘了你也不久後會當公子伴讀嗎?你覺得憑借孝公的挑剔,真的能對你滿意?”
張行之:“……”
他還真確定不了。畢竟大秦曆代君王都是有點龜毛在身上的。
當然這話他不敢說。
秦法規定不可議君王。
【那位講起課來像是寺人自摸的先生姓方,是荀子的弟子之一。其實也比較受嬴政器重。
具體表現在非常識時務,你萬一惹毛了他——!!他就會變得毛絨絨的……
要不然也不能在做完所有工作之後有機會前來教導公子一些基本的課業。
用兩千年後的話來講,就是器重你,所以你要無償加班。好在朝堂上的人都不靠著那點薪水過活。
方先生一眼瞧見學堂內多了個小身影,頓了下,微微頷首,才開始今日的授課。
他講的是《荀子》第二十二篇《正名》。荀子哲學和政治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受儒家和名家的雙重影響,這一篇章不僅探討了語言的本質、名實關係,還涉及社會治理、道德建設等多個方麵。
剛開始就學了這篇,是嬴炎的福氣。
他雖然聽不懂,但是嬴渠梁能聽懂啊!這祖宗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給自己晜孫翻譯。並給予了荀子思想的高度認同。
“這個荀子可真不錯。要是在寡人那個時候,高低要請來大秦。”
孩子分分鐘被帶歪。】
<有一說一,這個請,他正經嗎?>
<秦孝公還是比較正常的,精神狀態開始脫軌其實應該是他兒子。畢竟稱王了嘛。>
<駟兒:笑話!要是稱王後和稱王前一個樣,那寡人這王不是白稱了嗎?!!>
<雖然但是,秦孝公翻譯的……居然有點道理唉!!這就是明君嗎?>
<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李斯:“……”
哇!第一篇啟蒙唉!
他老師的時代恰好的名家最活躍的時候受社會風氣的影響,思想中其實也有不少名家的影子來著。
恍恍惚惚想起來不久前十九公子隨意的表示自己是名家……
嗯,老師一定很欣慰。
至於秦孝公扭曲了他老師的思想?
那不可能!他是老師的弟子他能不知道嗎?!老師就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