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都是他們家世世代代好不容易才積攢下來的!
什麼?你問這麼大的開銷那些寒門的子弟怎麼辦?
……太子爺前些日子才改的普通班和重點班。重點班的待遇夥食住宿比不上家裡是真的,可那也是和普通班是兩個標準。
寒門或者孤兒,都是低眉順目的給養濟院裡麵打雜,洗衣服、倒夜壺恭桶什麼雜事都乾。
要是自己家兒子在裡麵給庶民洗衣服倒恭桶,那他們的老臉也就可以直接丟了。
主打的就是一個你不想給錢那就丟臉。
太子殿下這一手,簡直是明晃晃地從他們這些人和富戶口袋裡掏錢,去養他自己的班底,順便還塞給他們一個“公平”選拔的名頭。
人家庶民就算是讀了書,也依舊改不了生存壓力大於生活壓力的現狀。
生存都存不下去了,誰還管生活安逸不安逸?
王綰是這麼想的。
沒辦法,大貴族對庶民的固有思維。
至於萬一他們真的有了什麼不滿?這不在王綰的考慮範圍之內。
不在王綰的考慮範圍之內,但是在嬴炎的考慮範圍之內啊!!
養濟院內,原本所有學子,無論出身,皆需參與灑掃庭除、漿洗衣物等雜役,此乃培養吃苦耐勞、體會民生多艱之意,也是維持這個龐大機構低階運轉的必要手段。
大家輪流做,並無貴賤之分,倒也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平等氛圍。
然而,隨著大量繳納高昂費用的貴族子弟湧入,這種平衡被打破了。
重點班的貴族子弟們自然不必再沾手這些“賤役”——他們付了巨款,豈是來給人倒夜壺的?
這些活計,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那些依靠勞作換取學習和食宿的普通班寒門子弟身上。
起初,或許還有些許同情或感激。
但當辛勞成為日常,而抬眼望去,儘是那些衣著光鮮、隻需埋頭苦讀便可享受優渥待遇的同齡人時,心態悄然發生了變化。
——他們之間相處的時間太長了。
憑什麼他們生來便可錦衣玉食,連雜役都可豁免?
我們寒窗苦讀,卻還要為他們洗衣倒恭桶?
那一點點微薄的“工錢”或“機會”,在巨大的身份鴻溝麵前,顯得如此蒼白可笑。
仇富的情緒或許還能被“讀書改變命運”的理想暫時壓製,但“仇權”——怨恨那些僅僅因為出身就天然享有特權、淩駕於規則之上的人——這種情緒卻如同野草,在沉默的土壤裡瘋長。
嬴炎要的就是這個。
他並不擔心寒門子弟將矛頭對準他這位太子。
因為給予他們讀書機會的是他,提高他們待遇哪怕是相對待遇)的是他,最終給予他們晉升通道的也是他。
他們的怨恨,很自然地會聚焦在那些同樣身為“學子”,卻仿佛活在另一個世界的貴族同窗身上。
同樣,那些貴族子弟花了巨資,卻進入一個需要小心翼翼、甚至可能被底層學子敵視的環境,他們及其家族又會做何感想?
他們會怪罪太子嗎?
或許會,但太子的權威和給予的“直通朝堂”的承諾讓他們不敢輕易發作。
那麼,他們的不滿和輕蔑,又會投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