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質疑,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終於可以借題發揮的興奮。
嬴炎眼皮子都不抬一下,淡定的安排一切救災事宜。然後想要借題發揮的心瞬間就歇菜了。
沒有人敢試圖挑戰這位的權威。
但是——!!
“陛下!”一位年邁的禦史顫巍巍出列,聲音悲愴。
“臣鬥膽進言!太子殿下前番所為,雖為肅清朝綱,然手段酷烈,有傷天和。如今黃河肆虐,黎民受苦,此乃上天垂象,示警於人君!懇請陛下下詔懲戒太子,撫恤冤魂,或可平息天怒啊!”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不少附和。朝堂之上,“天意”、“懲罰”、“反省”之聲不絕於耳。
原本因太子“病倒”和皇帝強硬態度而暫時蟄伏的指責,此刻借著天災的由頭,再次甚囂塵上,且更添了幾分“天命”的沉重壓力。
人心惶惶。
他們怕的不是這次天災,而是萬一天意真的如此,那陛下如果不反省,天災繼續怎麼辦?
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和國家能經得起連續不斷的天災。
就在議論聲逐漸加大,幾乎要淹沒理智之時,嬴炎輕輕抬手。隻是一個簡單的動作,整個大殿瞬間鴉雀無聲。
“黃河水患,自古有之。”嬴炎的聲音帶著絕對的威嚴,“禹王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方定九州。如今區區決堤,便讓爾等惶惶不可終日,竟妄言天意?”
“若真有天意,那天意便是要朕與太子,革除積弊,掃清蠹蟲,讓我大秦江山永固!”
“黃河決堤,是河道失修,是吏治不清!將此等天災歸咎於國法森嚴,歸咎於太子秉公執法,是何居心?!”
這話是假的,笑話河道不失修黃河就不會決堤了嗎?
它一向是“餓了”就自己找祭品!
“陛下息怒!”陳平適時出列,躬身道,“當務之急,是迅速賑災安民,堵塞決口,防止災情擴大。”
“臣建議,立即選派得力乾員,前往災區統籌調度,開倉放糧,安撫流民。同時,徹查河道官員是否有貪瀆、失職之舉!”
嬴炎頷首,目光如電:“準!賑災之事,刻不容緩。至於人選……”
他的目光再次掃過群臣,最終,落在了一直沉默地站在隊列前方,麵色仍帶些許病容的太子嬴渡身上。
“太子。”
“兒臣在。”嬴渡邁步出列,身形挺拔。
“你去。”
“臣必定不辱使命。”】
<來了來了!就是這次黃河決堤,把太宗激的差點喊“阿母”。以此奠定了黃河“母親”的稱呼。>
<秦太宗:gun——>
<太宗最不喜歡的就是這件事,可以說是和胡亥並列了。我們這些後人一天天的拿出來笑話他……感覺某皇帝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親阿母柴太後:謝謝哈,雖然但是,我好像沒有那個資格和黃河相提並論。>
<有一說一,黃河又不是像長江一樣不留活口,還是哺育了不少華夏子民的。屬於養出來的比“吞”掉的多的那種類型。>
<所以綜合來講是功大於過,我們還是願意喊一聲黃河母親的!>
<黃河什麼時候決堤決到你家門口就老實了。>
<不怕!我的國家不會放棄我!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堅定不移的跟著國家走就好了!>
<還有兵哥哥……這年頭誰還沒有幻想過自己家有一個兵哥哥?>
<咳,沒有抹黑的意思,就是……不要給任何職業加上職業濾鏡。尊敬這個職業,而不是某個人。>
嬴渠梁驚歎:“後世的這個國家是怎麼做到凝聚力如此之高的?”
普通的百姓居然真的堅定不移的相信國家不會放棄他?